星火科技的办公室依旧忙碌,但节奏已从展会刚结束时的狂热亢奋,逐渐转向一种更有条理、更具针对性的紧张。吴坤带着团队疯狂地梳理供应链,周伟则埋头于网络安全和新一代算法的优化。
林烨坐在自己的隔间里,面前摊开着“玄武-1.0”的初步架构图。龙腾的资金像血液一样注入公司,带来了生机,也带来了更高的期望。他必须更快地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
就在这时,周伟略显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他的思考。
“林哥,”周伟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他手里拿着平板电脑,屏幕亮着一封邮件,“出问题了。”
林烨抬起头,放下手中的笔:“怎么了?”
“是微测仪器那边。”周伟将平板递给林烨,眉头紧锁,“我们上周下单的那批mSA-1102传感器,刚才收到他们的正式通知,‘无限期延迟交付’。”
林烨接过平板,目光迅速扫过那封措辞官方而冷淡的邮件。发件人是微测仪器的客户经理,语气礼貌却毫无转圜余地:
“尊敬的星火科技团队:非常感谢您对mmI产品的支持。很抱歉地通知您,由于我司生产线的战略性调整及产能优化,您订单(po# xh-2023-mmI-008)中所涉及的mSA-1102型号传感器,将无法按原定计划交付。新的预计交付时间暂无法确定,我们将另行通知。对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如有任何其他需求,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生产线调整?”林烨的眉头微微蹙起。mSA-1102是微测仪器的一款经典高性能产品,稳定生产多年,从未听说过产能问题。而且,星火的订单量虽然不大,但对于这种小众高精度元件来说,也绝非可以随意忽略的小单。
“理由很牵强。”周伟的语气肯定了林烨的怀疑,“我立刻打电话过去追问,对方的说法很含糊,只重复邮件里的套话,说什么‘全球供应链紧张’,‘优先保障战略合作伙伴的长期需求’。最后甚至有点不耐烦地暗示我们‘可以寻找替代方案’。”
“替代方案?”林烨的声音冷了下来,“mSA-1102的噪声系数、共模抑制比、以及微功耗下的稳定性,是目前市场上同类产品中最好的。我们‘星曦’原型机的信号采集精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颗传感器。短期内,去哪里找完全替代品?”
他站起身,走到办公室中央那块巨大的供应链白板前。在“生物电传感器”一栏,mmI mSA-1102被用红笔圈了出来,旁边标注着“关键!单一来源!”。
“其他家的样品我们之前不是没测试过。”周伟跟过来,指着白板上其他几家供应商的名字,“欧州的Sensitec的类似型号,噪声高一个数量级,功耗也大。岛国的三菱电子的,性能接近,但价格贵了百分之四十,而且交期更长,同样存在供应风险。棒子国的Sunny芯片的,一致性太差,良品率低,根本达不到我们的要求。”
他越说语气越沉重:“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整个信号调理电路和前端的滤波器参数,都是围绕着mSA-1102的特性和输出阻抗进行优化的。更换主传感器,意味着硬件电路要重新设计,pcb要改版,底层驱动要重写,甚至算法可能都要重新调参……这至少会耽误我们两到三个月的研发进度!”
两到三个月!
在这个技术迭代日新月异,巨头虎视眈眈的时刻,两三个月的延迟,几乎是致命的。足够让模仿者拉近差距,足够让巨头布置更多的陷阱,也足够让市场的热情冷却。
办公室里的其他人都注意到了这边的低气压,纷纷停下手中的工作,投来关切的目光。吴坤也皱着眉头凑了过来:“怎么回事?哪个零件卡壳了?”
林烨将平板递给他,言简意赅:“mSA-1102,被微测仪器无限期延迟交货了。”
吴坤一看邮件,脸色瞬间变了,骂了一句粗口:“操!我就知道!老子清单上第一个标红的就是这玩意儿!真他妈来了!”
他猛地看向林烨:“肯定是巨象!赵天宏那个王八蛋出手了!微测仪器是镁国公司,巨象是他们最大的客户之一!打个招呼就能捏死我们这种小虾米!”
林烨没有说话,但眼神冰冷。吴坤的判断与他一致。这绝不是什么巧合的“产线调整”,这是一次精准的、阴险的、旨在打击他们研发核心节点的“卡脖子”行动。
巨象甚至不需要亲自下场,只需要轻轻推倒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就能让星火陷入被动。
“我们现在怎么办?”周伟的声音带着焦虑,“消费版‘星曦’的研发刚进入关键阶段,原型机测试就等着这批传感器……”
压力骤然袭来。
刚刚到账的巨额资金似乎还在账户上散发着余温,眼前却已然竖起了一道冰冷的技术壁垒。这就是国际巨头的手段,不动声色,却能直击要害。
所有目光都聚焦在林烨身上。
他没有像吴坤那样暴怒,也没有像周伟那样焦虑。他的目光再次落在那封冰冷的邮件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大脑在飞速运转。
【超维记忆库】中,海量的信息在意识深处流淌。传感器原理、模拟电路设计、信号处理算法、故障补偿技术……无数知识碎片在碰撞、重组。
突然,他敲击桌面的手指停了下来。
一个大胆的、近乎疯狂的想法,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瞬间照亮了他的思维。
“他们断供的,是硬件。”林烨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奇异的、令人安心的力量,“但解决问题的钥匙,未必在硬件本身。”
周伟和吴坤都愣住了,不解地看着他。
“小伟,”林烨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如果我们暂时找不到性能相当的传感器,如果我们只能用次一级的、噪声更大、性能更差的器件……”
“那怎么可能?”周伟脱口而出,“信号质量是基础,基础差了,后续算法再强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不一定。”林烨走到白板前,拿起一支笔,飞快地画了起来,“如果,我们换一个思路呢?不再追求硬件本身的完美,而是用极致的算法,去补偿、去校正、甚至去‘创造’出我们需要的信号质量?”
他在白板上写下几个关键词:“软件定义传感器”、“AI辅助信号重建”、“系统级噪声抑制”。
“想象一下,把整个信号链看作一个整体。廉价的传感器会产生特定的噪声和失真,对吧?如果我们能通过机器学习,精确建模出这种噪声和失真的特性,然后在数字域进行反向补偿和重构呢?”
“或者说,利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加入一颗普通的、易获取的惯性测量单元,通过运动信息来辅助分离真正的生物电信号和运动伪影?”
“再极端一点,利用‘玄武’芯片的可编程性,动态调整前端的放大器和滤波器参数,去自适应地匹配劣质传感器的输出特性,最大化地榨取它的有效信息?”
林烨语速越来越快,思路越来越清晰,眼中闪烁着挑战技术极限的光芒。
“这……这需要极其恐怖的算法算力和对信号机制的深刻理解……”周伟被这个想法震撼了,这完全颠覆了传统的硬件设计理念。
“我们最不缺的,就是算法。”林烨斩钉截铁地说,“而且,我们还有‘玄武’,它给了我们在底层进行实时优化的可能。”
他看向周伟和几位核心算法工程师:“这是一次危机,但也是一次机会!一次逼着我们跳出框框,实现技术跨越的机会!如果我们能用一颗便宜的传感器,通过算法达到甚至超越mSA-1102的效果,那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更低的成本!更灵活的供应链!更强的技术壁垒!
办公室里安静下来,只剩下林烨的话语在回荡。所有人,包括吴坤,都被这个大胆到极致的技术构想吸引了。
“可是……这太难了,时间也太紧了……”周伟依然觉得难以置信。
“没时间犹豫了。”林烨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从今天起,算法团队全部转向这个新方向!硬件团队配合,立刻采购所有可能替代的传感器样品和ImU芯片,搭建测试平台!”
“我们要用最快的速度,告诉巨象,告诉所有人——”
“想用这种手段卡住星火的脖子?”
“做梦!”
一场与技术极限赛跑的攻坚战,就在这突如其来的打压下,被迫拉开了序幕。
喜欢重生:我的脑机接口横扫科技圈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我的脑机接口横扫科技圈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