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拒了江南苏老先生的合作提议,林薇薇将全部心力都投入到对“石见穿”的深入研究与内部人才培养上。日子在忙碌而充实中悄然流逝,转眼春深夏浅,州府迎来了梅雨季节。连绵的阴雨给“百草轩”的药材保存带来了不少麻烦,但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湿邪困脾,脾胃不适的顾客明显增多,店里健脾祛湿的茯苓糕、薏米茶等产品销量大增。
这一日,雨势稍歇,天色依旧阴沉。店内顾客络绎不绝,石头和阿木在前堂忙得不可开交。林薇薇正在后院工坊指导春生处理一批新到的茯苓,要将其切片后根据不同厚度分别晾晒,以备制作不同用途的产品。春生如今对药材的处理已十分娴熟,手法精准,偶尔还能提出些改进意见。
“掌柜的,”春生一边利落地切着茯苓,一边若有所思地说,“您看这茯苓,中心部位的茯神,宁心安神之效尤着,边角肉质厚实处,健脾利水更强。以往咱们都是混用,若能将不同部位稍作区分,比如安神茶中用茯神居多,健脾糕里用边肉为主,效果会不会更精准些?”
林薇薇闻言,眼中露出赞许之色。这正是《百草归真》中“辨材施治”的精髓所在,春生能自发想到这一层,说明他已真正入门,开始从“识药”向“用药”迈进。她点头嘉许道:“你说得极是。药材虽为一物,然不同部位,乃至不同产地、不同炮制方法,其性味功效皆有细微差异。高明的药师,便在于能察其微末,善加利用。此事便交由你负责,将这批茯苓按部位分拣开来,分别记录其使用效果。”
春生受到鼓励,干劲更足。就在这时,前堂传来石头略显急促的声音:“掌柜的,您能出来一下吗?有位客官……情况有些特殊。”
林薇薇与春生对视一眼,放下手中活计,来到前堂。只见柜台前站着一位身着灰色布衣、作普通仆人打扮的老者,约莫六十上下年纪,面容清癯,眼神却异常沉静锐利,虽衣着朴素,但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难以言喻的雍容气度。他并未购买物品,只是静静打量着店内的陈设和产品说明。
石头低声对林薇薇道:“掌柜的,这位老丈进来有一会儿了,只看不问,但看的极为仔细,不似寻常顾客。”
林薇薇心中微动,上前一步,温言道:“这位老丈,不知有何需要?小店若有招待不周之处,还望海涵。”
那老者闻声转过身,目光在林薇薇身上停留片刻,微微颔首,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久居上位的威严:“阁下便是林薇薇掌柜?”
“正是晚辈。”林薇薇恭敬应答。
老者目光扫过柜台上的各类茶包糕点和墙上的简要说明,缓缓道:“老夫途经此地,闻得贵店药膳别具一格,尤擅调理。观贵店陈设,产品说明皆清晰明了,注重配伍与个体差异,与寻常食铺大不相同。不知掌柜师承何人?”
这个问题颇为敏感。林薇薇心思电转,谨慎答道:“晚辈愚钝,并无固定师承。不过是家中长辈略通医理,留下些粗浅笔记,加之自己平日喜好,胡乱揣摩,偶有所得,实在难登大雅之堂。” 她将邓老者和薛神医的指点都隐去,只推说家传,以免节外生枝。
老者闻言,不置可否,目光却落在柜台一角摆放的、用于展示的几块不同炮制程度的“石见穿”样本上(这是林薇薇用于向有兴趣的同行展示的教具)。他走上前,拿起一块醋淬过的石见穿,仔细端详,又刮下少许粉末,置于鼻尖轻嗅,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惊异。
“此物……颇为奇特。”老者沉吟道,“质地坚硬,气味咸涩微凉,似有通利之性。掌柜可知其详?”
林薇薇见他对石见穿如此感兴趣,且一语道破其性,心知遇到了真正的行家,不敢怠慢,便将自己发现此物、初步验证其通滞散结功效以及炮制方法等,择要简述了一遍,依旧强调其药性峻猛,需谨慎使用。
老者静静听完,微微颔首:“掌柜年纪轻轻,于药材辨识、药性把握,确有独到之处。不贪功,不冒进,深知用药之险,难得。” 他话锋一转,似不经意间问道:“老夫有一故旧,年事已高,素有咳喘宿疾,每逢季节交替或阴雨天气便易发作,痰多黏稠,胸闷气短,常年服药,效果渐微。不知掌柜于此类顽疾,可有调理之法?”
林薇薇心中凛然,这绝非寻常咨询!对方描述的症状,是典型的老年慢性咳喘(类似现代慢性阻塞性肺病或老年性支气管炎),病机复杂,多为本虚标实,寒热错杂,极难调理。她沉吟片刻,谨慎答道:“老丈,此类宿疾,缠绵日久,肺脾肾三脏皆虚,痰瘀互结,调理绝非易事,需极长时间缓缓图之,且需病人密切配合,调整饮食起居。晚辈才疏学浅,恐难当此任。”
她并未直接给出方案,而是先点明难度,既是实情,也是试探。
老者眼中闪过一丝赞赏,道:“掌柜坦诚。然医者父母心,即便难为,亦当尽力。掌柜不妨姑妄言之,老夫姑妄听之。”
话已至此,林薇薇知无法再推脱,便依据《百草归真》中关于“久咳”、“痰饮”的论述,结合自己理解,缓缓道来:“若依晚辈浅见,调理此症,需分步骤。急性发作时,当以化痰止咳、平喘降逆为主,可选用苏子、白芥子、莱菔子等降气化痰,配伍少量麻黄、杏仁宣肺平喘,但用量需轻,中病即止,不可过剂伤正。缓解期则更为关键,当以补益肺脾肾为本,可用人参、黄芪补肺气,山药、茯苓健脾,核桃、蛤蚧益肾纳气,同时佐以陈皮、半夏等燥湿化痰,防止痰浊再生。此外,饮食需清淡温软,忌生冷油腻,注意保暖,避免外感。若能配合适当的呼吸导引之法,舒缓情志,或更有助益。”
她这一番论述,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具体方药思路,还考虑了生活调摄,层次分明,思路清晰,已远超普通药膳师的范畴。
老者听完,沉默良久,方长长舒了一口气,眼中精光闪烁,看向林薇薇的目光已大为不同,带着一种发现瑰宝的欣喜与凝重:“好!好一个‘补益为本,化痰为标,调摄为辅’!林掌柜,你这一番见解,鞭辟入里,深得调理慢性顽疾之三昧!老夫这趟,没有白来!”
他不再掩饰,从怀中取出一块非金非木、刻着复杂云纹的令牌,递给林薇薇,语气郑重:“林掌柜,实不相瞒,老夫乃宫中太医院致仕院判,姓温。此番微服南行,一为寻访故友,二也为圣上寻觅民间调理圣体之良方。圣上近年亦为咳喘所困,太医署方剂用之已久,恐生耐受。今日得见掌柜,闻听高论,方知山野有遗贤。此令牌乃信物,望掌柜早作准备,不日或将有旨意召掌柜入京。此事关系重大,万望谨慎,切勿外传。”
宛如一道惊雷,在林薇薇脑海中炸响!
宫中致仕院判!圣上旨意!入京!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她瞬间心神剧震,几乎难以自持!她万万没想到,这位看似普通的老者,竟是如此身份!更没想到,自己竟会被卷入天家之事!
她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双手微微颤抖地接过那块沉甸甸的令牌,只觉得有千钧之重。她知道,这令牌代表的,是难以想象的机遇,更是无法估量的风险!天威难测,宫廷险恶,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
“温……温院判,”林薇薇声音微涩,“晚辈……晚辈才疏学浅,恐难当此重任,万一……”
温院判摆摆手,打断她的话,目光深邃:“林掌柜不必过谦。你的才学心性,老夫已亲眼所见。圣上乃明君,求贤若渴。你只需本分行事,尽己所能,将你之所学,用于调理圣体即可。至于其他……自有规矩法度。切记,谨慎,本分。”
他又叮嘱了几句,便如来时一般,悄然离去,消失在蒙蒙雨雾中。
林薇薇独坐店内,手中紧握着那块冰凉的令牌,心潮起伏,久久难以平静。店外雨声淅沥,店内药香依旧,但她知道,从这一刻起,“百草轩”和她林薇薇的命运,已经悄然转向了一条完全未知、布满荆棘却也充满无限可能的道路。
机遇与风险,从未如此巨大而真实地摆在面前。是福是祸?她无从知晓。但她唯一能做的,便是谨记温院判的告诫:谨慎,本分。
她深吸一口气,将令牌小心收好,目光重新变得坚定。无论前路如何,她都必须走下去。而这突如其来的变局,也让她更加坚定了加速培养春生等人的决心——必须尽快让“百草轩”拥有即使离开她,也能正常运转的根基!
璞玉蒙尘,终遇识者;暗香浮动,直上九重。 新的风暴,已然在平静的表象下酝酿。而林薇薇,这位来自南疆的年轻药膳师,即将被时代的洪流,推向一个更加波澜壮阔的舞台。
喜欢流放岭南:开局一座破酒馆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流放岭南:开局一座破酒馆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