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斯顿的午后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拉出长长的光斑。林峰刚结束上午的个人训练,正坐在客厅里看着比赛录像,门铃忽然响了起来。
打开门,外面站着的是罗伯特·考文顿。他手里拎着一个看起来颇有些分量的礼品袋,脸上带着些许紧张和巨大的感激之情,与他球场上那副拼命三郎的样子判若两人。
“林哥……没打扰你吧?”考文顿的声音有些局促。
“罗伯特?进来坐。”林峰有些意外,但还是笑着让他进屋,“怎么突然过来了?还带东西。”
考文顿走进客厅,将礼品袋小心地放在桌上,里面是几瓶上等的德州烤肉酱和一件定制款的休斯顿当地艺术家创作的版画,画的是林峰总决赛抢断后快攻的背影。礼物不算奢华,却显得格外用心。
“林哥,我……”考文顿深吸一口气,眼神真挚地看着林峰,“我就是想来当面谢谢你。没有你,我现在可能还在发展联盟挣扎,或者都不知道在哪支球队试训。是你把我带到这里,在夏季联赛教我,还在教练面前力挺我。我……我不知道该怎么报答你。”
他的话语有些激动,却无比真诚。一个落选秀能迅速在卫冕冠军站稳脚跟,并获得稳定轮换甚至首发的机会,林峰的知遇之恩和倾囊相授,对他来说重于泰山。
林峰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坐下:“罗伯特,机会是你自己争取来的。我看重的是你的态度和潜力。你能投进三分,能玩命防守,这就是我们最需要的。你不用报答我,打好球,帮助球队赢下更多比赛,就是最好的回报。”
“我一定会的!”考文顿用力点头,眼神坚定,“下赛季,我一定拼尽全力,绝不会辜负你的信任!你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林峰看着他充满干劲的样子,笑了笑。他拿起遥控器,调出一段剪辑好的比赛录像,画面中是几个顶尖侧翼球员的进攻集锦。
“光有拼劲还不够,要学会用脑子打球。”林峰指着屏幕,“正好你来了,聊聊防守。你看这里,防这种喜欢背身单打的侧翼,你不能用全力顶,要卡住他的下盘发力点,让他坐不舒服。”他站起身,模仿着防守动作,“重心要低,但脚下要活,时刻准备应对他的转身。”
考文顿立刻聚精会神地看着,像一块海绵一样吸收着每一个细节。
“还有,防突破时,最重要的是判断。”林峰切换了几个镜头,“不要轻易吃他的假动作,更不要轻易起跳。侧滑步跟住,用手干扰他的视线和运球节奏,把他逼向陷阱区或者姚哥的协防区域。你的臂展和横移速度是你的优势,要充分利用。”
他讲解得非常细致,从脚步到手的摆放,从阅读对手肩膀的细微动作到预判传球路线。考文顿听得目不转睛,甚至拿出手机备忘录飞快地记录着要点。
“3d球员,3分和防守一样重要。”林峰最后总结道,“空位机会出来就要果断投,这是你立足的根本。但要想成为顶级的3d,甚至更多,防守端的智慧和韧性才是关键。这条路很苦,但很清晰,就看你能走多远。”
“我明白了,林哥!”考文顿眼中闪烁着悟性的光芒,“卡下盘,少跳,多用脑,投果断!我会把这些练成本能!”
一场原本的感恩拜访,变成了一次宝贵的私人大师课。师徒二人之间的情谊,在这场倾囊相授与虚心求教中再次升温。
送走满怀感激和斗志的考文顿后,林峰的手机响了起来。是姚明。
“老弟,没打扰你休息吧?”姚明的声音从听筒传来,“北京这边初步的集训名单和日程定下来了,教练组希望我们尽快过去一趟,先开个会,碰一下基本的战术思路和保障方案。你这边时间方便吗?”
“没问题,姚哥。我随时可以。”林峰立刻回答。
几天后,北京,国家体育总局篮球馆的会议室里。
气氛严肃而专注。长长的会议桌旁,坐着中国男篮的教练组核心成员、领队,以及姚明和林峰这两位绝对核心。白色的战术板上已经画了一些简单的线条和圆圈。
主教练首先介绍了目前集训名单的构成、主要对手的分析以及初步的备战计划。随后,他将目光投向姚明和林峰:“大姚,林峰,你们是球队的核心,也是最了解目前世界篮球潮流的人。关于我们这次世锦赛的战术基调,想先听听你们的想法。”
姚明看了看林峰,示意他先说。这是一种无声的信任和托付。
林峰没有推辞,他站起身,走到战术板前,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教练。
“各位教练,我的想法很明确。”他的声音沉稳自信,“我们这次世锦赛,应该主打 **‘姚核心策应 + 快速防守反击’** 的体系。”
他在战术板上画了一个圈代表姚明,放在篮下:“我们的最大优势,毫无疑问是姚哥。但国际篮联没有防守三秒,对手一定会对他进行更疯狂、更坚决的包夹和绕前。如果一味地硬打低位,效率会降低,姚哥的消耗也会巨大无比。”
接着,他在后场画了两个箭头:“所以,我们必须把速度推起来!利用姚哥的防守篮板和高质量的一传,利用我和其他速度快、敢打敢拼的年轻后卫,坚决打早期进攻(Early offense)和转换(transition)!在对手的防守阵型尚未落成之前,就完成攻击!”
他详细解释道:“由守转攻的瞬间,我和其他速度型后卫要像两把尖刀一样快速推进。姚哥,你拿下篮板后,第一眼就要找我们快下的身影。即使没有直接快攻的机会,也要争取在进攻时间的前10秒,通过简单的挡拆或者突分形成机会,避免落入他们最喜欢的半场阵地绞杀。”
教练们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这套思路清晰合理,既发挥了姚明的内线统治力和牵制力,又规避了FIbA规则下可能遇到的麻烦,更重要的是,它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中国队后卫线的速度优势,这是以往战术中相对薄弱的一环。
“林峰这个思路很好!”一位助理教练表示赞同,“扬长避短,节奏变化也能打乱对手的部署。”
“是的,”主教练也点头,“这符合我们现有的人员配置,也能让大姚打得更高效、更节省体力。就这么定下来,作为我们战术体系的基调进行细化演练。”
这时,林峰补充了至关重要的一点:“为了保证姚哥在整个世锦赛期间都能保持最佳状态,我的私人康复师苏晴博士将会加入我们的保障团队。她全程跟踪了姚哥上赛季在NbA的康复和体能情况,最了解他的身体状态。她会制定详细的赛间恢复和疲劳监控方案,确保万无一失。”
这话一出,教练组和领队脸上都露出了放心的神色。姚明的健康是国家队最大的财富,也是最大的隐忧。有世界顶级的运动康复专家全程保驾护航,无疑是吃了一颗定心丸。
姚明自己也笑着点头:“有康复团队在,我就彻底放心了。这下可以毫无保留地去拼了。”
会议结束后,林峰和姚明并肩走出会议室。
“感觉怎么样?”姚明问道。
“感觉……”林峰看着窗外训练场上已经开始热身的年轻队员们,目光深远,“感觉我们这次,真的可以有点不一样了。不仅仅是为了成绩,更是要打出一种新的东西。”
从休斯顿公寓里的师徒传授,到北京会议室内的战术拍板,林峰正在用他的方式,影响着两支对他而言至关重要的球队的未来。火箭队的未来拼图正在他的指导下茁壮成长,而国家队的崭新蓝图,也因他的智慧和担当,变得清晰而令人期待。
喜欢NBA2009从拯救姚麦开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NBA2009从拯救姚麦开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