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书丽即然回来了内地,就没再去香港,倒是顾晓芬听姑姑的话留在了香港,在那边协助宏业生物的合资公司开始了新 业务.
新的合资公司起名为京宏生物; 成立不到一个月.内地的甘草酸单铵盐已经打好包 ,分批次陆续运往香港了.
京宏生物的新产品上市就受到了追捧,第一批货不到一天就全都被订走了,剩下的货物只得加急快运过去.
顾晓芬在香港一待就是三个月.直到夏天快到了,才从香港回到内地.
她回来前打了电话给顾书丽,顾书丽亲自开着车去 机场接她回来.
初夏的京市机场,阳光映得人睁不开眼。
顾书丽停好车,刚走到国内到达出口,就被人群中一个亮眼的身影吸引了目光 , 那不是她侄女还是谁?
三个月不见,这孩子像是脱胎换骨一般。
以往的顾晓芬,穿着总是偏向沉稳的职业装,深色西装套裙配低跟皮鞋,头发规规矩矩挽成发髻,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老成。
可此刻站在那里的她,身着一条米白色真丝衬衫裙,领口系着一条浅驼色丝巾,裙摆随着脚步轻轻晃动,衬得身姿愈发高挑纤细。
脚下是一双米白色细跟凉鞋,鞋跟不高,却恰好勾勒出优雅的步态。
头发不再是紧绷的发髻,而是松松地挽成一个低马尾,几缕碎发垂在脸颊旁,柔和了脸部的轮廓。
她化了淡淡的妆容,眉形精致,唇色是自然的豆沙色,整个人透着一股明亮又干练的气质,像是被香港的风浸润过,褪去了往日的青涩,多了几分都市女性的时髦与从容。
顾晓芬手里拉着一个银色的行李箱,另一只手提着一个精致的皮质手提包,正四处张望着寻找顾书丽。
阳光落在她脸上,皮肤白皙透亮,眼神明亮有神,比起三个月前在香港商场遇到林浩时的青涩警惕,此刻的她眼神里多了几分笃定与从容,整个人像是被一层柔光笼罩着,闪闪发光。
“晓芬!” 顾书丽笑着挥手。
顾晓芬立刻转过头,看到顾书丽,脸上瞬间绽开一个灿烂的笑容,快步走了过来:“姑姑!”
走近了,顾书丽才发现她身上的细节。
衬衫裙的面料质感极佳,丝巾的纹路精致,连手提包都是香港当下最时兴的款式,显然是在香港这段时间,审美和品味都有了质的飞跃。
更难得的是那份气质,以往在京西制药做总经理,她身上带着的是一股子硬撑的干练,像是在模仿顾书丽的沉稳,可现在这份干练里多了几分松弛与自信,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舒展。
“姑姑,我好想你!” 顾晓芬给了她一个轻轻的拥抱,声音里带着雀跃。
顾书丽拍了拍她的后背,笑着打量她:“真是变了好多,越来越漂亮,也越来越干练了。香港这三个月没白待。”
“还是姑姑您让我去的好,”
顾晓芬挽着她的胳膊,语气里满是感激,“在京宏生物跟着李总他们做事,学到了好多东西,香港的商业氛围和管理模式,跟咱们内地真的不一样,开阔了不少眼界。”
两人边说边走向停车场,顾晓芬滔滔不绝地讲着香港的工作和生活,从京宏生物产品上市的火爆场景,到铜锣湾的繁华街景,再到她利用休息时间学的粤语和礼仪课程,眼神里全都是兴奋。
顾书丽静静听着,心里由衷地为她高兴。
顾晓芬今年二十六岁,在京西制药跟着顾书丽做了五年总经理,从一个刚回京的 下乡知青,一路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管理者。
在 1985 年的京市,二十六岁还没结婚,已经算得上是 大龄女青年了。
前几年,家里人急着给她介绍对象,相亲宴安排了一场又一场,可顾晓芬心思全在工作上,加上见过太多商场上的虚情假意,对相亲一直提不起兴趣。
后来顾书丽出面跟哥哥嫂子做通了工作,说晓芬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婚姻大事不必强求,家里这才没再逼着她相亲。
车子驶往顾晓芬家所在的胡同,四十分钟后,停在了熟悉的四合院门口。
刚下车,就看到院门敞开着,顾晓芬的父母顾书豪和万琴,还有弟弟顾恒,早就站在门口等着了。
“大姐,晓芬!你们可算回来了!” 万琴一眼就看到了女儿,快步迎了上来,拉住她的手上下打量,眼睛都亮了,“我的妈呀,这是我们家晓芬吗?怎么变得这么好看了!这身衣服真洋气,头发也好看,比电视里的明星还精神!”
顾书豪也笑着点头,语气里满是骄傲:“是变了,成熟了,有大城市姑娘的样子了。大姐,你快进屋吧!”
顾恒今年二十一岁,刚大学毕业,个子高高瘦瘦的,戴着一副眼镜,文质彬彬的。
他凑上来,笑着打趣:“姐,你这从香港回来,简直像换了个人似的,我都快认不出你了。”
顾晓芬被家人看得有些不好意思:“妈,爸,小弟,我就是去了三个月,哪有你们说的那么夸张。”
“一点不夸张!”
万琴拉着她往院子里走,“你以前穿衣服都老气横秋的,哪像现在这么时髦。快进屋,妈给你做了你最爱吃的红烧肉和糖醋鱼。”
院子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葡萄架下摆着一张桌子,上面已经摆好了几个凉菜。
一家人簇拥着顾书丽和顾晓芬进屋,顾晓芬把行李箱和手提包放在一边,就被万琴拉着坐在沙发上,问个不停。
“香港那边热不热?吃得习惯吗?工作累不累?有没有人欺负你?” 万琴一连串的问题,透着浓浓的牵挂。
“妈,我都二十六了,能被谁欺负呀。”
顾晓芬笑着回答,“香港现在比京市热一点,不过办公室和公寓都有空调,挺舒服的。吃得也习惯,就是粤菜偏清淡,我偶尔也会自己做顿家乡菜。工作挺忙的,但很充实,李总和同事们都很照顾我。”
顾书豪给顾书丽倒了杯茶,问道:“大姐,我听说你现在开的那个公司叫n京宏生物,现在怎么样了?晓芬跟我们说产品卖得很好。”
“确实不错,”
顾书丽喝了口茶,语气欣慰,“第一批货在香港一天就售罄了,后续订单也排到了下个月。晓芬在那边帮了不少忙,从产品推广到客户对接,做得都很出色。”
万琴听了,更是笑得合不拢嘴:“我们家晓芬就是能干!书丽,多亏了你带着她,不然她哪能有今天的出息。”
“晓芬自己争气,” 顾书丽笑着说,“她本身就有能力,只是缺少一个更广阔的平台。”
饭菜很快上桌,一家人围坐在桌旁,边吃边聊。
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了顾恒身上。
顾恒学的是中文专业,按照如今的分配政策,毕业后会被分到京市的一家报社工作,这在当时可是人人羡慕的体制内铁饭碗。
“小弟,报社的工作定下来了吗?什么时候去上班?” 顾晓芬夹了一块红烧肉给顾恒,问道。
提到工作,顾恒的眼神有些犹豫,他放下筷子,迟疑地说:“姐,我还没想好要不要去。”
“没想好?”
万琴立刻皱起了眉头,“这么好的工作,多少人抢都抢不到,你怎么还没想好?体制内多稳定啊,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工资按时发,还有福利,多好的事儿。再说是 记者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工作,多体面!”
顾书豪也点点头:“是啊,小恒,这份工作来之不易,你可别犯糊涂。你学中文的,去报社做编辑,专业也对口,以后好好干,前途无量。”
顾恒咬了咬嘴唇,鼓起勇气说:“爸,妈,我不想去报社。我听姐说了香港的情况,也了解到国外的一些教育理念,我想出国读研究生,深造一下。”
喜欢冻毙桥洞重生后,我六亲不认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冻毙桥洞重生后,我六亲不认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