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赵夏下班还早着呢,现在才中午。李青华决定溜达出去吃个饭,没有查导航,走到哪儿算哪儿,溜达去吃个饭再溜达回家。
李青华找到一个连店面都没有的小店,之所以知道是吃饭的地方,还是因为外面的树荫下也摆了两张桌子,有个人坐在那儿点菜。
李青华推门进去了,店里吃饭的人不多,可能是因为在村里,大家都习惯自己煮饭吃吧。
有个人一直盯着李青华看,多年的工作认人经验,让李青华马上认出来是早上排队打大米粉的时候,一起聊天的人之一。
果然,那人很热情地打招呼,“诶,赵老师的朋友,来,过来一起坐啊。”
李青华马上摆出社交笑容,大方坐了过去,两人一起聊菜,李青华还问他,有什么推荐的特色菜?俨然就是一个过来找朋友玩,不懂当地菜的外地人。
那人跟他推荐了一个菜,柠檬鸭,葡萄炒排骨。柠檬鸭不错,吃着可以接受,名字也可以接受。
但葡萄炒排骨,乍一听名字感觉很猎奇,但吃起来竟然还不错。
听说葡萄是用的本地的,酸甜口,所以有一点点像糖醋排骨,但又比糖醋排骨清新解腻,多了一股葡萄的果香。
两人坐着一起吃了饭,吃饱了分道扬镳,各回各家。
李青华走在回家的路上,觉得也是挺神奇的,明明早上才聊过一两句话,中午遇到了,就跟认识的普通朋友一样边吃饭边聊天了。
要是职场上,顶多就是点点头,表示下礼貌,但会各自保持疏远的距离,或者热情的接近,一般都是带着某种目的。打听消息也好,搞关系以后好办事也好,都是有企图心的,李青华并不排斥这种带有企图心接近的人。
但他也很享受刚才和算是陌生人的人一起吃饭,聊美食话题,聊当地祭祀,刚才那个人没有找他打听什么隐私,就单纯的聊天,吃完饭各自结账走人。
热情但有边界,在哪里都受人喜欢。
溜达回家,也消食完毕。李青华睡了个午觉,起来去客厅继续看那本没看完的书。
他昨天随手拿的这本书,还挺好看的,是本小说,写得是一本男主穿越到架空的古代,种田搞基建的升级流小说,没有后宫没有cp,纯搞基建种田,李青华看入迷了。
李青华看的上本小说,还是在读大学的时候看的,所以他也懂那些小说行话,后来毕业后工作太忙,就没时间看也就戒了,感觉现在又能重新拾起看小说这个爱好了。
沉迷看小说的李青华,直到赵夏回来都没发现。
“青华!你在看什么书,这么入迷?”
李青华这才回过神来,“小夏回来啦?我在看这本《穿到架空世界基建种田》,还挺好看的。”
“是,是吗?好看晚点再看吧,做晚饭了。”
“哦,好。”李青华起身,跟着赵夏学做东西。
新米的淀粉氧化得比陈米少的多。氧化后淀粉长链会被打断,导致弹性下降,要做米皮的话,陈米就要加入更多的玉米淀粉增加米皮弹性。而新米可以相对的少加玉米淀粉,如果是汉中那边的米皮专用米,是不需要加玉米淀粉的,直接就能做。
“嗯……我做的不是很专业,也不算地道的热米皮,算是自己吃的改良版,哪天你有机会去那边旅游,可以去当地吃正宗的。”
“当然,美食就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需要什么正不正宗,符合我们俩的口味就可以了。”
李青华倒是不介意,兴冲冲地跟着赵夏准备帮忙。
赵夏点点头,申明结束,开始做饭。
大米粉、盐、玉米淀粉加点水稀释,再加入沸水烫浆,后面的做法就跟凉皮类似了,铁盘刷油,倒入米浆摊匀,蒸熟,趁热揭下来,继续蒸第二张,直到把所有的米浆蒸完。
趁李青华帮忙蒸米皮的功夫,赵夏准备蒜水,油泼辣子,醋水,菠菜焯水,又加了点酸菜。没办法,他们没买豆芽,也懒得再去买了,只好用别的菜将就下了。
准备好后,李青华把米皮全部做好了。
两人先趁热吃了热米皮,油波辣子不辣,但超级香,李青华这才发现赵夏家里买了一大堆调味料,辣椒粉都有好几种。米皮相对比较厚,比肠粉、凉皮有嚼劲,在秋季微凉的天气里吃一碗热米皮,感觉还是很舒服的。
赵夏怕蛋白质不够,还煮了几个鸡蛋,赵夏不爱吃蛋黄,李青华吃了两个蛋黄,其他鸡蛋被赵夏收集起来了。
“收集起来干嘛?喂狗吗?”
“不是,炒蛋黄油,我收集了很多了,再收集点就可以炒了。”
“蛋黄油干嘛的?”李青华很好奇,他从没听说过蛋黄油这个东西。
“蛋黄油里面富含卵磷脂,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A和维生素d等多种有效成分,可以做面部护理油,可以缓解轻度烫伤、有抗氧化能力,也有轻微抗炎功效,可以滋润修护黏膜,还是挺好用的。”
“哦,好吧。”李青华以为是赵夏学来的什么土方子,也没说啥。
赵夏看着已经被李青华炫完的米皮,本来他还想着做这么多,应该是吃不完的,到时候送几碗到张大哥家呢,只能下次了。
他俩吃饱喝足,开始慢悠悠地包米饺。
对赵夏来说,米饺比较麻烦。因为要加热炒熟,还要揉到有韧性,这一步对不经常做面食的人来说有点点麻烦,需要耐心。
不过现在李青华在,他就交给李青华做了。
把米浆倒入加了底油的热锅中,不断地用铲子翻炒按压,直至米浆成团,变成微微发透的米团子。
转移至面板上,开始揉米团,直至变得有韧性且完全均匀。
在李青华炒米浆,揉米团的功夫里,赵夏在准备米饺里面的馅儿。
韭菜鸡蛋的,白菜猪肉的,还有香菇猪肉,调好味拌好馅儿,开始包米饺。
两人放着喜欢的歌,在客厅边聊天边包饺子。
赵夏注意到,李青华包饺子很熟练,“你在家经常包饺子?看起来很会的样子。”
“小时候经常跟着父母包,我们家逢年过节,有事没事都包饺子。不过上了大学后就没怎么包过了,算算也有十六七年了,没想到我还能这么熟练。”
“上大学后就开始忙了吧,工作后就更忙了,我也是这样,大学后就很少回家了。”
李青华想说可能跟赵夏的忙不太一样,他只是因为某些事单纯地不想回家了。但现在这么融洽的氛围,不好被破坏,也就默认了赵夏的说法。
“你大学离家很远吗?”
李青华从小到大,都算是在本地读的书,首都户口的优势,教育资源、就业资源都很好,他怎么着都没有离家很远过,物理上的距离近,但是心离得远,所以才很少回家。
“嗯,我报考的大学,离家有七八个小时的车程。”
赵夏没说的是,他填志愿的时候,故意选了离家远的大学,就是能有个借口长时间不回去。
他当时读的大学里也有跟他是同乡的人,放三天假人家都会回家。哪有什么离家太远,不方便回去,所以才少回家的理由?都是不想回去的借口罢了,想回家的人,路途多远都会想办法回家。
他俩聊到这个话题,都没心情了,后面沉默地听歌包完了米饺,蒸熟后,赵夏每个口味拿了一部分送给了张大哥。
张大哥开心地接下了,这些米饺张大哥家偶尔也做,不过做得少,他们家一般都是做米糕,煎米饼那些。
等赵夏回去,看到李青华又在捧着那本小说看。
“后天就是周末,也是这边祭祀的日子,带你去玩玩,要不要?”
“要!我明天跟王叔约好了,去钓鱼,钓到多的就去卖,到时候你要买什么告诉我,我买回来。”
“好。”
家里另一口人在外上班,自己是没事干的钓鱼佬,钓鱼又卖鱼,赚点生活费的这种家长里短的日子,李青华简直一秒入戏,扮演得非常传神。
喜欢小城烟火味,最抚大佬心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小城烟火味,最抚大佬心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