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钢炼成的消息,让铁石山的铁匠们比谁都激动。赵远把那块青黑色的钢片小心收在木盒里,却没舍得立刻用——这么好的料子,得用来造最要紧的东西。
“先造刀。”赵罗找到父亲时,赵远正和赵三叔公、赵五叔公围着钢片琢磨,“咱们现在最缺的是防身的家伙。有了好刀,守寨时才有底气。”
赵远点头应下:“正合我意。就用这精钢,先打十把刀,给守寨的青壮用。”
锻造精钢刀的活,落在了族里手艺最精的三个老匠人身上——赵远掌锤,赵三叔公控火,赵五叔公负责淬火,三个打了一辈子铁的老手,凑在一起,比年轻时学手艺还要郑重。
精钢和普通铁不一样,性烈,却也“听话”。赵远先把精钢块放进高炉旁的小炉里,用硬炭慢慢烧——火候不能急,得让钢块均匀受热,直到通体变成樱桃红,才用铁钳夹出来,放在新打的铁砧上。
“铛!铛!铛!”
铁锤落下的声音,比往日更沉,更匀。赵远抡着八斤重的大锤,赵虎在旁抡小锤辅助,一轻一重,节奏分明。精钢在锤下渐渐延展,边缘被锻打得越来越薄,却始终保持着笔直的线条——这是普通铁做不到的,稍不注意就会歪扭,可精钢韧性足,怎么锻打都不走形。
“退火了!”赵三叔公喊了一声。精钢锻打时会发热变硬,得时不时放进冷水里“退火”,让它保持韧性。淬火更是关键——赵五叔公早备好了两缸水,一缸是山涧的活水,一缸是掺了盐的冷水。他捏着钢刀的坯子,在火上烤到特定的暗红色,猛地浸入盐水中!
“滋啦——”
白雾腾起,带着一股刺鼻的气味。钢刀在水里“嗡”地颤了一声,像活了似的。赵五叔公盯着刀身的颜色,等了片刻,又把刀捞出来,放进活水缸里慢慢冷却——这叫“双淬火”,能让刀身既硬又韧,刃口锋利,刀背结实。
连续忙了三日,十把钢刀终于打成了。
刀身三尺长,两指宽,青黑色的刀身泛着冷光,锻打的纹路细密如织,像水波纹一样;刃口磨得薄而亮,对着光看,能隐约看到一层淡淡的白霜;刀柄缠着防滑的麻绳,尾端镶了块小铁环,方便挂在腰间。
看着这十把刀并排摆在石板上,连最沉稳的赵伯公都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刀身冰凉,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气势。
“得试试才知道好不好。”赵虎早就按捺不住,拿起一把刀,掂量着,“比普通铁刀轻些,却沉手,是好料子!”
测试选在山坳中央的空地上。赵罗让人搬来三根碗口粗的硬木桩,又找出几把之前从家里带来的旧铁刀——那些刀是用普通生铁锻的,刃口早就钝了,刀身还有些弯。
“先试试劈木桩!”赵虎拎着新刀,站在木桩前。族人都围了过来,屏住呼吸看着,连孩子都被大人捂住了嘴,不敢出声。
赵虎深吸一口气,抡起刀,对着木桩猛地劈下!
“唰!”
没有想象中“砰”的巨响,只有一声清脆的割裂声。钢刀像切豆腐似的,轻松劈进木桩里,深达半尺!他顺势一挑,木桩“咔嚓”断成两截,切口平整得像用尺子量过。
“好!”族人里有人低呼出声。
赵虎没停,又拿起一把旧铁刀,对着另一根木桩劈去。“咚”的一声,旧刀弹了回来,木桩上只留下一道浅浅的白痕,刃口反而卷了个小豁口。
“再试试劈旧刀!”赵远递过一把旧铁刀,让一个后生握着。赵虎拎着新刀,对着旧刀的刀身轻轻一砍——
“当!”
旧刀应声而断,断口齐整。新刀的刃口却丝毫无损,连个印子都没留。
“再试!”赵虎来了劲,拎着刀对着最后一根木桩连劈三下。“唰!唰!唰!”三刀下去,木桩被劈成四截,刀身“嗡”地轻颤,依旧寒光凛凛。
赵虎把刀递给赵远,赵远接过,用手指轻轻刮了刮刃口,又看了看刀背——没裂,没弯,刃口依旧锋利。
“成了!”赵远举起刀,声音里带着激动,“这刀,劈木如切菜,断铁不卷刃!是真家伙!”
“神兵!这是神兵啊!”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紧接着,满场都是震天的欢呼。
“有这刀,啥野兽砍不死!”
“流寇再来,一刀就能劈了他们的兵器!”
“以后谁还敢欺负咱们赵家!”
老匠人们红着眼,看着那些刀,又看向赵罗——若不是这孩子想出改进高炉、炒钢的法子,他们哪能造出这般好刀?赵虎等青壮更是围着刀转,眼里闪着光,恨不得立刻把刀佩在腰间。
赵罗站在人群外,看着族人激动的样子,心里也暖烘烘的。这十把刀,不只是兵器,更是他们在这乱世里挺直腰杆的底气。之前迁徙时的惶恐,初到铁石山的不安,此刻都被这“神兵”带来的振奋冲散了。
“这只是开始。”赵罗走上前,声音清晰地传遍全场,“有了精钢,咱们不光能造刀,还能造枪、造箭簇、造甲胄!守得住寨,猎得到食,种得好地——铁石山,就是咱们的根!”
“对!跟着小罗干!”
“铁石山就是咱们的根!”
欢呼声更高了,震得山坳里的碎石都仿佛在颤。十把精钢刀并排摆在石板上,在夕阳下泛着冷冽的光,像十柄守护的利器,映着族人脸上重燃的斗志。
对赵罗的信任,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他们知道,跟着这个死过一次却愈发清醒、有法子的少年,赵家一定能在这铁石山里,活出个人样来。
喜欢明末:从铁匠世家开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明末:从铁匠世家开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