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石山核心营地的议事堂,今日被一张巨大的“天下形势图”占去了大半空间。这张图是情报司(原外情司升级)花了三天三夜,结合各地暗桩传回的情报绘制而成,用漂白的麻布作底,木炭勾勒山川河流,再用不同颜色的矿物颜料标注各方势力:黑色代表清,红色代表大顺,明黄色代表南明,蓝色代表大西,而铁石山所在的沂州府,被一圈醒目的朱红线圈了出来,像一颗孤悬的钉子,嵌在几大势力的夹缝之间。
情报司统领赵诚站在地图前,手里拿着一根细长的木杆,依次指向不同的区域,声音沉稳地讲解:“诸位请看,如今天下大势,已分成五大块,外加无数地方小势力,局势比之前任何时候都复杂。”
木杆首先落在地图最北端,覆盖了北京、直隶及关外的黑色区域:“这是清军的控制范围。多尔衮已率主力进入北京,封吴三桂为平西王,令其率部追击李自成。目前清军兵力约八万,其中满洲八旗三万、蒙古八旗两万、汉军旗三万,主力布防在北京、天津及山海关一线,正逐步消化北方州县。按暗桩回报,多尔衮已任命阿济格为‘南征大将军’,预计下月率两万精锐南下,首当其冲的就是山东、河南一带。”
赵虎的目光紧紧盯着黑色区域与山东的交界线,眉头紧锁:“这么说,阿济格的大军,用不了多久就会打到咱们家门口?”
“大概率是这样。”赵诚点头,“山东北部的州县多已降清,清军南下,铁石山是山东南部少有的抗清据点,必然会被重点‘清扫’。”
木杆接着移向陕西、河南一带的红色区域:“这是大顺军的地盘。李自成从北京西逃后,收拢残部约五万,退守西安,控制着陕西大部及河南西部。不过大顺军经一片石大败后,士气低落,且内部矛盾加剧,不少将领开始拥兵自重。目前大顺与清军已在山西、河南交界展开拉锯,短期内无力东进,但也算是在咱们西边牵制了部分清军。”
曾与大顺军打过交道的周毅补充道:“大顺军虽战力不如清军,但熟悉中原地形,且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若清军全力南下,大顺或许会趁机反攻河南,对咱们而言,算是个潜在的‘牵制力量’,但绝不能指望他们能主动支援,李自成向来多疑,不会轻易信任咱们。”
随后,木杆指向江南的明黄色区域:“这是南明弘光政权的控制区,以南京为都城,占据江南、湖广及福建部分地区,兵力约十万。但诸位需注意,南明内部党争激烈,马士英、阮大铖把持朝政,史可法虽有抗清之心,却处处受制,十万兵力多是溃散的明军拼凑而成,战斗力堪忧。暗桩传回消息,弘光帝近日还在选秀女,朝堂上下毫无备战之心,短期内指望南明北上抗清,基本无望。”
“扶不起的阿斗!”陈秀才看着明黄色区域,气得直跺脚,“先帝殉国,中原沦陷,他们不想着收复失地,反而醉生梦死,这样的朝廷,迟早要亡!”
最后,木杆指向西南的蓝色区域:“这是大西军张献忠的地盘,控制四川大部,兵力约六万。张献忠行事残暴,在四川多有屠戮,虽能抵御清军入川,但与周边势力(包括南明)矛盾极深,自顾不暇,对中原局势影响有限。”
讲解完四大势力,赵诚的木杆在山东、河北、河南交界的空白区域点了点:“除了这四大势力,还有无数地方军阀和乡勇武装。比如山东中部的刘泽清,拥兵两万,却只知劫掠,既不降清,也不抗清;河南东部的李际遇,聚众数万,算是‘流寇’,时而袭扰清军,时而劫掠百姓;还有各地的山寨、乡勇,规模从数百到数千不等,大多各自为战,不成气候。”
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落在了地图中央那圈朱红线上——铁石山。它位于山东南部,北接清军控制的山东北部,西临大顺军活动的河南东部,南靠南明势力范围的边缘,东边则是几个小军阀盘踞的区域。就像赵诚所说,它像一颗钉子,嵌在几大势力的夹缝中:北边是最凶残的清军主力,西边是元气大伤却仍有威胁的大顺,南边是腐败无能的南明,东边是不稳定的地方军阀,没有任何一方是可靠的盟友,也没有任何一方会轻易放过这块“抗清据点”。
“这就是咱们的处境。”赵罗走到地图前,手指落在朱红圈上,“北边的清军是最大威胁,阿济格的两万精锐南下,第一个要打的就是咱们;西边的大顺,可利用但不可信,若咱们与清军死战,他们或许会来‘捡便宜’,而非支援;南边的南明,指望不上,甚至可能在咱们虚弱时来‘招安’,借机吞并;东边的小军阀,随时可能倒向清军,成为攻击咱们的帮凶。”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核心成员:“所以,接下来的战略,绝不能‘单打独斗’,也不能‘盲目结盟’。第一,继续加强防御,赶在阿济格南下前,把山口的工事再加固一层,多挖散兵坑和防空洞;第二,情报司加派暗桩,密切关注大顺和南明的动向,尤其是史可法在扬州的部署,若南明能在江北组织防御,或许能分担咱们的压力;第三,派人联络山东东部的几个小山寨,许以火器支援,让他们在东边牵制清军,至少不能让他们倒向清军。”
赵远叔看着地图,若有所思:“那大顺那边,要不要派人接触一下?就算不能结盟,至少让他们知道,咱们和清军是死敌,若他们能在河南牵制清军,咱们这边的压力也能小些。”
“可以试试,但必须小心。”赵罗点头,“派去的人要机灵,只谈‘共同抗清’,不谈结盟,避免被他们缠上。”
议事堂里的气氛,从最初的凝重,渐渐变得清晰起来。之前大家只知道“清军要来了”,却不清楚各方势力的具体情况,如今这张形势图,像一盏灯,照亮了乱世的格局,虽然铁石山处于夹缝中,四面受敌,但也并非没有生机:清军虽强,却要分兵应对大顺;南明虽弱,却能在江南吸引部分清军注意力;地方小势力虽杂,却也能通过“以火器换同盟”的方式,争取到暂时的支持。
赵诚收起木杆,将形势图的边角固定好,确保它能一直挂在议事堂里,这张图,将成为铁石山接下来制定战略的核心依据,每一次势力范围的变动,都可能影响铁石山的生死。
夕阳透过议事堂的窗户,照在地图上那圈朱红线上,像是给铁石山镀上了一层暖色。虽然前路依旧凶险,但至少,他们看清了脚下的路,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
群雄割据的乱世里,铁石山这颗“钉子”,要想不被拔除,就必须在各方势力的缝隙中,找到一条生存下去的路。而这条路,只能靠他们自己一步步走出来。
喜欢明末:从铁匠世家开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明末:从铁匠世家开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