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行辕的议事厅里,刚因海战胜利散去的凝重氛围,又被一封加急情报重新聚拢。斥候单膝跪地,身上的战袍还沾着北方的尘土,声音因急促赶路而沙哑:“大都督!北线急报,清廷任命豫亲王多铎为南征主帅,已在黄河以北集结五万兵力,其中包括两千蒙古骑兵和三千西北绿营精锐!”
赵罗捏着情报的手指微微收紧,眉头瞬间蹙起。多铎此人,他早有耳闻,曾随清军入关,打过不少硬仗,最擅长以精锐骑兵突袭撕开防线,绝非之前那些草包将领可比。更让他心头一沉的是斥候接下来的话:“清军还从荷兰顾问那里学了铸炮法子,在山东铸造了二十门仿制青铜炮,炮口比咱们之前缴获的更大,据说能打二里远,现在正用马车往黄河岸边运!”
议事厅里的将领们脸色骤变。之前清军南下,靠的是兵力优势和洪水突袭;如今多铎不仅带来了精锐,还补齐了火炮短板,显然是做足了准备。负责北线防御的李锐猛地站起身:“大都督,末将请求立刻返回淮河防线!之前咱们为了支援水师,从北线调走了两千工匠和三门野战炮,得赶紧补回去!”
赵罗没立刻应声,走到墙上的疆域图前,目光落在黄河与淮河之间的区域,这里是复国军的北线屏障,防线绵延三百余里,虽有淮河天险和沿岸堡垒,但清军若集中兵力猛攻一点,仍有被突破的风险。更让他担忧的是斥候提到的“荷兰顾问”,范·里贝克虽被俘,但之前荷兰人与清廷的合作协议已部分执行,清军的火炮技术必然有所提升,再加上多铎的指挥,这次南侵比上次更凶险。
“淮河前线现在怎么样?” 赵罗转头问李锐。李锐沉声回答:“咱们沿淮河修了十二座堡垒,每座堡垒配两门野战炮和两百士兵,民壮也组织了五千,平时协助巡逻;但防线太长,兵力还是分散,要是清军集中攻一座堡垒,怕是撑不住半天。”
话音刚落,又一名侦察兵冲进议事厅,脸上带着急色:“大都督!不好了!咱们的探子在黄河沿岸发现,清军正在秘密征集船只,从济南到徐州,大大小小的渔船、货船被他们搜走了近百艘,还在岸边搭建了临时码头,看样子是要渡河南下!”
“渡河南下?” 议事厅里一片哗然。之前清军南下靠的是洪水冲毁堤防,这次竟要直接强渡淮河?要知道淮河汛期刚过,水位虽有所下降,但河面仍宽逾百丈,没有足够的船只和掩护,强渡无异于送死,多铎敢这么做,必然是有恃无恐,要么是火炮数量足够压制沿岸堡垒,要么是有其他突袭计划。
赵罗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他走到窗前,望着北方的天际,那里没有硝烟,却仿佛能看到黄河岸边密集的清军营帐,看到被征集的船只在水面排列,看到多铎那张带着杀气的脸。之前“破浪一号”击败荷兰舰队,解除了海上威胁,他还以为能有半年时间扩充水师、稳固防线,没想到清军来得这么快,这么狠。
“看来,海上的胜利只是解了后顾之忧,真正的生死关还在陆上。” 赵罗转过身,语气凝重却坚定,“李锐,你立刻带五千精锐返回淮河防线,加固堡垒,重点防守徐州到淮安的河段,务必盯紧清军的船只动向;老林,军工工坊暂停‘破浪级’三号舰的建造,优先赶造十门‘雷震’野战炮,三天内运往北线;安全局,加派探子潜入黄河以北,查清清军的具体兵力部署和渡河时间!”
“得令!” 将领们齐声应和,转身快步离去,议事厅里只剩下赵罗和几名参谋。他重新走到疆域图前,手指沿着淮河防线缓缓移动,十二座堡垒像一串珠子,串联起复国军的北线屏障,但珠子之间的空隙,就是清军可能突破的缺口。多铎征集百艘船只,未必是真的要强渡,也可能是声东击西,用船只吸引注意力,实则派骑兵从侧翼迂回。
“大都督,您要亲自去北线吗?” 一名参谋小心翼翼地问。赵罗点头,目光锐利如刀:“水师有林振海盯着,船厂有周老船头主持,北线缺不了主帅。明天一早,我带亲兵营出发,去淮河前线!”
当天下午,淮安城内的气氛就紧张起来。街道上,运送粮草的民夫络绎不绝,车轮碾过石板路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城门口,李锐率领的精锐部队正整队出发,士兵们背着“复兴二式”步枪,腰间别着短刀,脸上没有了之前的轻松,只剩对战斗的肃穆。百姓们站在路边,默默递上干粮和水,没人说话,却用眼神传递着支持,他们知道,北线的战事,关系着江淮大地的安危,关系着每个人的生死。
夕阳西下,赵罗站在行辕门口,望着李锐部队远去的背影,心里清楚:这次清军南侵,将是复国军成立以来最严峻的考验。多铎的精锐骑兵、仿制的重型火炮、秘密征集的船只,每一项都像一把尖刀,悬在复国军的头顶。但他没有退缩,从抗洪防疫到肃奸清算,从研发无烟火药到打造“破浪一号”,复国军早已在绝境中淬炼出钢铁般的意志。
“备马!” 赵罗翻身上马,朝着亲兵营的方向而去。明天一早,他将踏上北线的征程,去面对那场注定惨烈的战斗。北方的阴云已经笼罩,但他相信,只要复国军上下一心,守住淮河防线,终能拨开乌云,迎来复仇的曙光。
喜欢明末:从铁匠世家开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明末:从铁匠世家开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