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才带着南明圣旨返回真定的次日,一支精锐的复国军部队悄然开拔,由周毅率领的疾风师第一团,配备两门75毫米后膛炮、四挺多管步枪及一个骑兵连,直奔东线与徐州交界的微山湖西岸。这里距刘泽清的徐州驻军仅五十里,是南明军阀视线可及的“敏感地带”,也是赵罗选定的“军事演习”场地。
“此次演习,不是摆样子,要让刘泽清、左良玉的人看清,复国军既有谈的诚意,更有打的实力。” 出发前,赵罗拍着周毅的肩膀,语气严肃,“演习科目要突出‘攻防兼备’:既要展示步炮协同的进攻锐度,也要亮出防御工事的坚固程度,让他们知道,就算撕破脸,我们也能守住东线,还能反手打掉他们的前沿据点。”
周毅领命后,带着部队星夜兼程,两日便抵达微山湖西岸。这里是一片开阔的滩涂地,既便于展开阵型,又能让徐州方向的清军斥候清晰观察。部队刚扎营,周毅就下令:“工兵连立刻构筑临时防御阵地,炮兵连架设火炮,瞄准滩涂中央的土丘(模拟敌军据点),骑兵连沿滩涂边缘巡逻,不许放任何无关人员靠近,只留一条通道,让刘泽清的人‘恰好’能看到演习。”
不到半日,滩涂地上就筑起了一道简易却规整的防御体系:散兵坑沿滩涂边缘呈弧形排列,坑后堆着沙袋,沙袋上预留了射击孔;两门后膛炮架设在土坡上,炮口对准中央土丘;四挺多管步枪分别布置在防御阵地的四个角,形成交叉火力网;骑兵连的士兵则牵着马,在阵地外围来回游走,马蹄扬起的尘土,像一道移动的屏障。
次日清晨,演习正式开始。随着周毅的令旗挥动,炮兵连率先开火——“轰隆!” 一枚开花弹精准命中中央土丘,土丘顶部瞬间被炸塌,碎石飞溅。紧接着,第二枚、第三枚炮弹接连落下,土丘被轰出一个个大坑,原本凸起的地形变得坑洼不平。徐州方向的密林里,几名刘泽清派来的斥候正躲在树后,看到炮弹的威力,脸色瞬间发白——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精准的炮击,自家的红衣大炮,别说击中百步外的目标,能顺利打响就不错了。
炮击结束后,步兵开始冲锋。三百名士兵分成三队,交替掩护着向土丘推进:第一队士兵卧倒射击,压制“模拟敌军”;第二队士兵快速跃进,占领临时掩体;第三队士兵则扛着云梯,准备“攻坚”。当推进到土丘下时,士兵们迅速架起云梯,有人手持手榴弹,模拟“炸碉堡”,有人举着步枪,模拟“肃清残敌”,动作干脆利落,配合默契无间。
最让斥候心惊的,是多管步枪的火力展示。当模拟“敌军骑兵反扑”的骑兵连从侧面冲来时,四挺多管步枪同时开火,“哒哒哒”的连续射击声如暴雨倾泻,骑兵连的士兵们故意放慢速度,模拟“中弹落马”的场景,人仰马翻的“惨状”,让树后的斥候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若是自家的骑兵遇上这种火力,怕是连冲锋阵型都维持不住。
演习过半,周毅特意让人“发现”了斥候的踪迹,却没有驱赶,反而派一名军官带着两名士兵,提着一袋刚烤好的饼,走到密林边缘:“我家将军知道诸位是徐州来的,特意让我送些干粮。今日演习,是操练抗清兵马,顺便让诸位看看,复国军的本事,足够守住边境,也足够和清军硬碰硬。”
斥候们面面相觑,接过饼却不敢吃。那名军官笑了笑,指着远处的防御阵地:“诸位不妨再看看,我们的工事,就算是你们的红衣大炮,也轰不开;我们的步枪,两息一发,比你们的火铳快三倍。真要动手,吃亏的是谁,不用我多说吧?” 说完,他转身返回阵地,留下斥候们在原地,脸色复杂。
当日下午,周毅又让人邀请徐州驻军的一名参将前来“观摩”。参将抵达时,正赶上演习的“防御科目”:士兵们在十分钟内,快速挖掘出一条深一尺、宽两尺的战壕,并用沙袋加固;炮兵连则将火炮转移到战壕后方,利用地形隐蔽,只露出炮口;骑兵连则分成小队,在阵地外围进行“游击袭扰”,模拟打击敌军的补给线。
“参将大人,你看。” 周毅指着阵地,语气平淡,“若是清军来攻,我们能守;若是有人想从背后动手,我们也一样能守。复国军的目标是抗清,不是内斗,但谁要是敢来碰我们的底线,这些炮口,这些枪口,可不会认人。”
那名参将看着阵地上严整的士兵、精良的武器,又想起早上斥候回报的炮击威力,额头上渗出冷汗,连连点头:“周将军放心,我家刘将军已接到朝廷圣旨,绝不会与复国军为敌,此次前来,只是例行巡查。”
演习持续了三日,每日的科目都不同——有步炮协同攻坚,有骑兵快速穿插,有防御工事快速构筑,每一项都精准展示了复国军的战斗力。消息很快传到刘泽清的徐州大营,也通过暗线传到了左良玉的武昌驻地。
刘泽清看着斥候的汇报,又听了参将的口述,心里彻底没了底气。他之前还想着“等复国军北上后,偷袭真定府”,可如今见复国军的精锐如此能打,别说偷袭,就算复国军主动来攻,徐州的五千兵马怕是也撑不住一日。他立刻下令:“加强徐州城防,但不许任何人靠近复国军的演习区域,更不许主动挑衅!” 同时,他还让人给真定府送去一批盐铁,名义上是“支援抗清”,实则是示好。
左良玉那边,虽未直接表态,却也撤回了留在庐州边界的最后一批斥候,原本紧张的东线氛围,瞬间缓和下来。
三日后,周毅带着部队返回真定府。当他向赵罗汇报演习成果时,赵罗正在查看东线的物资运输记录——江南的盐商已开始定期向真定府运送盐铁,刘泽清送来的盐铁也已入库。
“很好,胡萝卜给了,大棒也亮了,东线的安全,暂时无忧了。” 赵罗放下账本,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羁縻之策的“胡萝卜”,让南明在名义上承认了复国军的地位,打通了物资通道;军事演习的“大棒”,则让南明军阀看清了复国军的实力,不敢轻举妄动。一软一硬,一拉一压,终于将东线的隐忧,转化为暂时的安稳。
此时的真定府,已不再是之前那个孤立的根据地——北线虽有清军威胁,却因复国军的实力增强而不敢轻易来犯;东线虽有南明军阀,却因“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而保持中立;新控制区的均田令稳步推行,百姓归心,粮草充足。
赵罗走到地图前,目光重新投向北方——那里,才是复国军真正的战场。如今东线安稳,他终于可以集中精力,应对即将到来的清军反扑,将复国军的“雪球”,在华北平原上滚得更大。
喜欢明末:从铁匠世家开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明末:从铁匠世家开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