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的秋水泛着冷光,北岸的荒原上,密密麻麻的清军营帐延伸至天际,旗帜在风里猎猎作响,多铎的五万主力已完成集结,数百艘征集来的船只在黄河与淮河交汇处的码头排列,像一群蛰伏的巨兽,随时准备扑向南岸的复国军防线。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三枚红色信号弹突然从清军营地里升空,划破天际,紧接着,不同方向的渡口同时响起了号角声,清军的大规模渡河战役,正式打响。
这次多铎吸取了之前的教训,不再死磕复国军重点设防的洪泽湖口、泗州渡口,而是将兵力分成四路,在从徐州到淮安的百余里战线上,选择了四个看似防御薄弱的渡河点,同时发起进攻。每路清军配备千余步兵、两百骑兵和两门青铜炮,意图以“多点开花”的战术,分散复国军的机动兵力,只要其中一处撕开裂口,后续主力就能蜂拥而入。
最西侧的柳家渡,率先响起了炮声。清军的青铜炮朝着南岸的村落轰击,炮弹落在土坯房上,溅起漫天尘土。村落里的复国军前沿警戒部队只有五十人,却依托加固过的院墙和屋顶的射击孔,用“复兴二式”步枪展开阻击。士兵张满趴在屋顶的草垛后,枪口对准河面的清军船只,每扣一次扳机,就有一名划船的清军士兵栽进水里。“打慢些!节省子弹!按计划撤!” 班长在院墙后大喊,他的身边堆着几捆浸了油的柴草,那是撤退前要烧毁村落的信号。
河面的清军船只越来越近,有的已经靠岸,清军士兵踩着跳板往岸上冲。张满打完最后一发子弹,翻身从屋顶滑下,跟着班长往村落后方的高地跑。刚跑出百米,身后就传来“噼啪”的火光,留在最后的士兵点燃了柴草,整个村落瞬间被浓烟笼罩,断后的清军步兵冲进村落时,只看到燃烧的房屋和被破坏的水井,连一粒粮食、一口铁锅都没找到。
类似的场景在四个渡河点同时上演。复国军前沿部队打退清军两三次冲锋后,便按预定计划主动后撤,有的撤往二线阵地,有的钻进附近的芦苇荡,化整为零,继续袭扰清军的后续部队。到正午时分,四路清军的先头部队都成功渡过淮河,在南岸建立了滩头阵地,甚至有两路清军已推进到内陆五六里,占领了几座空无一人的村落。
“王爷!南岸四个渡口全拿下了!复国军根本挡不住咱们!” 清军参将骑着马,兴冲冲地冲进多铎的中军帐,手里挥舞着缴获的复国军士兵帽子,“那些南蛮子见了咱们就跑,防线早就垮了!” 帐内的其他将领也纷纷附和,脸上满是兴奋,连续几天被狙击手压制的憋屈,终于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在他们看来,复国军兵力不足,所谓的“弹性防御”不过是掩饰怯战的借口。
多铎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走到地图前,手指在四个渡河点上重重一点:“命令各路人马,继续推进!中午占领的村落留少量兵力驻守,主力直奔淮阴、盱眙,只要拿下这两座城,复国军的机动部队就成了无根之木!”
命令传下,清军先头部队的推进速度更快了。其中东路清军的骑兵更是骄横,两百余名镶黄旗骑兵在佐领蒙格的带领下,不顾步兵的掩护,沿着官道一路疾驰,连破两座空村后,竟脱离主力,朝着十五里外的张家集猛冲,他们听说张家集有复国军的粮草仓库,想抢头功,却不知自己早已钻进了复国军布下的口袋。
张家集外的三里坡,正是赵罗预设的合围战场。这里两侧是陡峭的土坡,中间只有一条狭窄的官道,坡上的秋草被提前割倒,露出了隐藏在地下的壕沟和射击孔。当蒙格的骑兵冲进峡谷时,坡上突然响起了号角声,早已埋伏在此的复国军二线机动部队两千人,瞬间从壕沟里站起,两侧土坡上的“雷震”野战炮同时开火,炮弹落在骑兵队伍中间,炸得人仰马翻。
“不好!有埋伏!” 蒙格脸色大变,想下令撤退,却发现官道两头已被复国军的步兵堵住,前端是手持长矛的盾阵,后端是架着“复兴二式”的射手,骑兵们被困在峡谷里,连转身的空间都没有。
“杀!” 复国军步兵从两侧土坡冲下,长矛刺向战马的腹部,短刀砍向骑兵的腿弯。清军骑兵虽然精锐,却在狭窄的空间里无法展开阵型,战马受惊后四处乱撞,反而把自己人撞得人仰马翻。蒙格挥舞着马刀,砍倒两名冲上来的复国军士兵,却被坡上的狙击手锁定,一声清脆的枪响后,他从马背上栽倒,再也没站起来。
峡谷里的战斗只持续了半个时辰。两百余名清军骑兵,要么被斩杀,要么被俘虏,没有一人逃脱。当复国军士兵将蒙格的首级挑在长矛上,送到清军东路主力的阵前时,正在推进的清军步兵瞬间停下了脚步,脸上的兴奋被惊恐取代,他们没想到,看似溃逃的复国军,竟藏着这样一支反应迅速的机动部队。
消息很快传到多铎的中军帐。刚刚还喜气洋洋的帐内,瞬间陷入死寂。多铎看着桌上蒙格的首级,手指因用力而攥得发白,之前的得意荡然无存。他终于意识到,复国军的后撤不是怯战,而是诱敌深入的陷阱,那些看似被突破的防线,实则是包裹着利刃的棉絮,一旦清军冒进,就会被瞬间反噬。
“传我命令!” 多铎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各路人马停止推进,就地构筑工事!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前进一步!” 他知道,自己再不能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复国军的弹性防御体系远比他想象的更难缠,前沿阻击、主动后撤、合围冒进之敌,每一步都精准地踩在清军的弱点上。
接下来的几天,清军的推进速度骤然放缓。他们不再盲目冲锋,而是每占领一处村落,就派士兵加固工事,派出大量斥候探查四周,生怕再遭遇复国军的合围。可即便如此,分散在各处的复国军袭扰部队仍像蚊子一样,不断叮咬着清军,白天用冷枪射杀哨兵,晚上摸进营地放火,把清军搅得心神不宁。
赵罗站在淮阴的二线阵地上,望着远处清军构筑的工事,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他知道,战局已经朝着他预期的方向发展,清军虽然渡过了淮河,却陷入了坚壁清野后的补给困境,每推进一里,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而复国军依托二线阵地和机动部队,既能随时阻击清军的进攻,又能不断袭扰消耗敌军,一场漫长的消耗战,正式拉开了序幕。
淮河的风依旧带着湿冷的水汽,吹过两军对垒的战场。复国军的士兵们在战壕里擦拭着步枪,工程兵团的士兵们在阵地后方抢修工事,远处的清军营地一片沉寂,再没了之前的喧嚣。赵罗知道,这场消耗战会很艰难,但他更有信心,只要守住防线,拖垮清军的锐气和补给,终能等到反击的时刻,将这群北方的入侵者,彻底赶出江淮大地。
喜欢明末:从铁匠世家开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明末:从铁匠世家开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