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寨外的平原上,复国军的工兵正用铁锹和镐头,在夜色中勾勒出两道平行的土痕。这是李锐借鉴西方“沃邦式攻城法”改良的攻坚战术,平行壕在前,距离凤凰寨城墙三百步,用于架设重炮和集结步兵;锯齿壕在后,呈“之”字形连接平行壕与后方主堑壕,既能规避清军炮火,又能快速输送兵力和弹药。
“注意间距!平行壕宽一丈五,深一丈二,每二十步留一个射击口!” 王铁牛扛着水平仪,在壕沟里来回校准。士兵们分成三班,昼夜不停挖掘:第一班用镐头刨开硬土,第二班用铁锹将泥土铲到壕沟两侧,拍打成胸墙;第三班则在胸墙上铺设木板,防止坍塌。夜色中,只有铁锹碰撞石头的闷响和士兵们粗重的喘息声,偶尔传来清军的冷枪,却打不透厚实的胸墙,只能落在空地上溅起火星。
凤凰寨是归德-宿州防线的核心堡垒,依山而建,城墙高两丈五,厚两丈,外侧还有两道宽三丈、深一丈的护城壕,壕底布满尖木桩,城墙上密布着射击孔,还架着四门重型红衣炮和十余挺仿制的机枪,是清军最坚固的据点。守将吴三柱(与平西王同名同姓,为清军悍将)站在城楼上,看着复国军连夜挖掘的壕沟,嘴角勾起冷笑:“想用地道逼近?本将军早就防着这一手!传我命令,沿城墙内侧挖反壕,再架起投石机,往他们的壕沟里扔火油弹!”
清军的反壕很快挖成,与复国军的平行壕隔壕相望,双方士兵在壕沟里互相射击,子弹呼啸着掠过壕顶。清军的投石机也开始发挥作用,点燃的火油弹拖着黑烟,落在复国军的平行壕里,燃起熊熊大火。“快用沙土灭火!” 王铁牛大喊,士兵们立刻用头盔和水桶舀起沙土,扑向火焰。火油弹的燃烧让壕沟里温度骤升,士兵们的衣服被烤得发烫,却没人敢停下,平行壕多挖一寸,就离胜利近一分。
与此同时,复国军的重炮正在向平行壕集结。四门新式十二磅线膛攻城炮被蒸汽马车拖拽着,缓缓驶入平行壕的炮位。这种线膛攻城炮是军工工坊最新的杰作,炮管刻有螺旋膛线,射程达八百步,精度是传统红衣炮的三倍,炮弹采用实心穿甲弹和爆破弹两种,专门用于摧毁坚固城墙。“校准炮位!目标凤凰寨东门城墙!” 炮兵连长赵刚亲自操炮,用望远镜瞄准城墙的薄弱处,调整炮架角度。
除了线膛攻城炮,十二门线膛迫击炮和八门老式红衣炮也相继到位,在平行壕里排成两排,形成密集的炮火集群。弹药运输队则通过锯齿壕,将一箱箱炮弹源源不断地送到炮位旁,黑色的炮弹堆得像小山,上面印着“穿甲弹”“爆破弹”的红色字样。
王小六所在的步兵连被部署在平行壕的射击口后,他握着改进后的“复兴二式”步枪,看着不远处的凤凰寨城墙,心里既紧张又坚定。张铁拍了拍他的肩膀:“待会儿炮火一响,就把这破寨子炸平!你跟着我,别乱跑。” 王小六点点头,目光落在城墙顶端——清军士兵正趴在射击孔后,紧盯着复国军的动向,双方的对峙一触即发。
三天后,平行壕和锯齿壕全部完工。复国军的重炮已全部架设到位,步兵也完成了集结,只待李锐的总攻命令。凤凰寨的清军也做好了殊死一搏的准备,城墙上的射击孔里伸出密密麻麻的枪管,护城壕里的尖木桩上还挂着铁丝网,城楼上的吴三柱拔出佩剑,高声喊道:“弟兄们!复国军打进来也是死,坚守也是死,不如跟他们拼了,朝廷不会忘了咱们的功劳!”
李锐站在后方的高地上,望着凤凰寨的方向,对身旁的通信兵下令:“给各炮位发信号,午时三刻,炮火准备开始!” 通信兵举起红色信号旗,在空中划了一个圆圈。平行壕里的炮位立刻响起此起彼伏的号子声,炮兵们将炮弹填入炮膛,点燃导火索。
午时三刻,第一发线膛攻城炮的炮弹呼啸着飞向凤凰寨东门城墙。“轰隆!” 炮弹精准命中墙体,炸开一个碗口大的缺口,碎石飞溅。紧接着,所有重炮同时开火,密集的炮弹像雨点般落在城墙上,烟尘瞬间吞没了整个凤凰寨。清军的红衣炮也开始反击,炮弹落在复国军的平行壕里,炸起的泥土将射击口掩埋,几名炮兵当场牺牲。
“继续射击!不要停!” 赵刚抹掉脸上的泥土,对着炮手们大喊。线膛攻城炮的优势在这一刻尽显,每一发炮弹都能精准命中城墙同一位置,缺口越来越大;迫击炮则越过城墙,轰炸城内的清军营房和弹药库,爆炸声震天动地。
炮火持续了整整三个时辰,凤凰寨的东门城墙已坍塌近半,护城壕里的尖木桩被炸毁大半,城墙上的射击孔也被碎石堵塞。吴三柱躲在指挥部里,听着外面的炮声,脸色苍白——他没想到复国军的炮火竟如此猛烈,凤凰寨的坚固城墙在短短几个时辰内就被打成了筛子。
夕阳西下时,李锐下令停止炮击。硝烟散去,凤凰寨的城墙满目疮痍,东门坍塌处露出黑漆漆的缺口,城内一片死寂。李锐拿起望远镜,看着城墙缺口,对身旁的周刚下令:“步兵第一营、第二营,随我发起冲锋,拿下凤凰寨!”
喜欢明末:从铁匠世家开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明末:从铁匠世家开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