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煜接下协查国库亏空案的旨意,如同在沸腾的油锅里又泼进一瓢冷水,整个京城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位以“痴傻”闻名、近期却风头正劲的九皇子身上。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他并未急着提审户部官员,也未大张旗鼓地搜查证据,而是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瞠目结舌的决定——带着王砚和几名精挑细算、识文断字的少年护卫队员,直接搬进了户部那积满灰尘、浩如烟海的档案库!
户部档案库,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陈年墨迹与纸张腐朽的混合气味。一排排顶天立地的架阁,堆满了历年积累的账册、票拟、度支记录,如同沉默的墨色山峦,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几个被指派来“协助”的户部老吏,耷拉着眼皮,嘴角带着若有若无的讥诮,等着看这位皇子殿下如何在这文字的迷宫中碰得头破血流。
“殿下,这……从何入手啊?”连对账目极为熟悉的王砚,看着这浩瀚卷宗,也不禁头皮发麻。传统的查账方式,是靠人力逐页翻阅、心算比对,效率极低,且极易出错或被误导。
萧煜目光扫过这庞大的“数据库”,脸上却露出一丝近乎愉悦的神情。在前世,他处理过比这复杂千百倍的历史文献和数据。他需要的,不是蛮力,是方法。
“不急,”他语气平静,对王砚和几名少年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查账之前,我们先给这些账本,换个‘写法’。”
萧煜的行动,在档案库内外引发了巨大的震动和不解。
引入阿拉伯数字与表格: 他摒弃了繁琐的汉字记账,开始在特制的大幅桑皮纸上,用亲自削制的炭笔,画出横平竖直的表格。收入、支出、项目、时间、经手人……分门别类,条理清晰。然后,他教导王砚和少年们认识并使用一种全新的符号——“阿拉伯数字”。
“殿下,这……这是何种文字?如此简便!”王砚看着“”取代了“壹贰叁肆伍”,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计算速度何止提升了数倍!
“此乃天竺数字,经大食商人传入,便于计算。”萧煜随口解释,将加减乘除的竖式演算也一并传授。少年们学得极快,他们思维尚未被旧有体系束缚,很快便掌握了这种高效的工具。
推行复式记账法: 更让王砚震撼的是萧煜提出的“复式记账”理念。
“每一笔款项流动,必有来源与去向,如同人之呼吸,有进必有出。”萧煜在沙盘上演示,“我们将每一笔账,同时记入‘借方’与‘贷方’,所有账户自动平衡。若不平衡,则必有猫腻!”
王砚如遭雷击,他浸淫户部多年,瞬间明白了这种记账法的革命性意义!这简直是照妖镜,任何账目上的手脚,在这种方法下都将无所遁形!
档案库内,景象焕然一新。不再有堆叠如山的账册遮挡视线,取而代之的是墙上悬挂的一张张巨大表格,数字与线条勾勒出清晰的财务脉络。算盘声噼啪作响(少年们同时学习算盘与心算),夹杂着低声而快速的数字汇报。效率之高,令那几个监视的老吏目瞪口呆,他们完全跟不上这种节奏,也无法理解那些“鬼画符”般的数字和表格的含义。
消息传出,各方反应不一:
户部官员: 先是嗤笑九皇子胡闹,但随着档案库内高效的工作节奏传出,一些人开始感到不安,他们习惯了浑水摸鱼,这种清晰化的管理让他们无所适从。
太子\/秦王势力: 都不以为意,认为查账关键是找到“罪证”,而非整理数据。但听闻效率奇高后,也开始派人打听那“天竺数字”和“复式记账”究竟是何物。
四皇子萧焕: 闻报后,眉头微蹙:“故弄玄虚?还是真有奇术?盯紧点!”
皇帝萧谨: 听着高无庸关于档案库“新气象”的密报,手指轻轻敲击龙案,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讶异与探究。
高效的工具带来的是惊人的进度。不过短短十余日,在庞大的人力和先进的方法论支持下,近三年的国库主要收支流水已被重新整理、核算完毕。
一张巨大的汇总表格前,萧煜与王砚凝神细看。
“殿下,您看这里,”王砚指着其中一串数字,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去岁江南织造衙门上缴的丝绸税款,账面记录与地方汇总、以及入库记录之间,存在一个固定的、细微的差额!每月如此,积少成多,一年下来,竟有八十万两之巨!而且……做账手法极其老练,若非用殿下此法逐月对比借贷,几乎无法察觉!”
八十万两!这还只是一个衙门,一个项目!
萧煜目光冰冷,指向另外几处:“还有这漕粮折银、边境军饷拨付……都存在类似规律的微小差异。手法同出一源,这是系统性的、持续性的贪墨!绝非一人一时所能为!”
墨海涤尘,隐藏在如山账册下的巨大黑洞,终于凭借超越时代的数术利剑,被精准地撬开了一道缝隙!
喜欢谋断天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谋断天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