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时·江淮地区,漕运枢纽淮安府
钦差行辕内,气氛凝重。由格物院派出、手持萧煜手令的年轻技术官员李源,正与淮安知府据理力争。
“知府大人!模型显示,淮安码头东南区域的低洼棚户区,是疫情爆发的最高风险区!必须立即组织搬迁,清理消杀,建立隔离带!这是枢密院和太医院联合行文的要求!”李源指着桌上根据“周天演算盘”数据绘制的风险分布图,语气急切。
淮安知府,一个圆滑世故的中年官员,捋着胡须,不紧不慢地道:“李大人年轻有为,心系百姓,本官佩服。只是……搬迁谈何容易?那些棚户皆是苦力纤夫,安土重迁,强行驱离,恐生民变啊。再者,仅凭这……这‘星图’所示,便要兴师动众,底下人难免非议,说朝廷劳民伤财。”
他打着官腔,实质是畏惧地方士绅的压力(棚户区占据的土地多有归属),也不愿承担搬迁可能引发的动荡责任,对格物院的“新学”更是心存轻视。
李源强压怒火,他知道,在地方,一纸公文远不如实实在在的权威和利益有效。他深吸一口气,改变策略:“知府大人,若疫情真在此处爆发,首先波及的便是码头漕运。漕运一断,朝廷问责,首当其冲的便是府尊您。届时,恐非‘非议’二字所能搪塞。”他顿了顿,放出筹码,“楚氏商行已在城外划定区域,搭建临时安置营帐,并提供十日口粮作为搬迁补偿。格物院医护队也将入驻,免费为搬迁民众诊病。此举,并非驱离,乃是救助与预防。”
软的硬的,利弊得失,一同摆出。淮安知府脸色变幻,最终权衡利弊,尤其是想到漕运停滞的严重后果,只得咬牙道:“既如此……本官便依李大人所言,尽力配合。” 知识的推行,在基层遭遇了传统惰性与利益纠葛的顽强抵抗,必须辅以现实的权柄与利益交换,方能艰难前行。
同一时刻·京城,都察院
数名御史联名上奏的弹劾札子,如同雪片般飞入宫中。内容无非是“格物院妄言灾异,蛊惑圣听”、“楚氏商行借机垄断药材,牟取暴利”、“苏氏女出入机密,有伤风化”等等。四皇子一系发动了强大的舆论机器,试图从道德和程序上否定萧煜所做的一切。
然而,这些弹劾如同石沉大海。皇帝萧宏留中不发,未作任何表态。他冷眼旁观,既是在考验萧煜应对压力的能力,也是在等待江淮防疫的最终结果。事实,将成为最有力的辩词。朝堂之上的暗流,暂时被皇帝的沉默按下,但压力却无形地传导至江淮前线每一个执行者的身上。
午时·北狄驿馆
玲珑公主收到了楚幼薇的回信以及一本精心编纂、图文并茂的《牲畜常见疫病防治手册》(初级版)。信中,楚幼薇婉转传达了萧煜的意思:会面时机尚不成熟,但赞赏公主的诚意,希望以此手册为开端,建立互信。
玲珑公主仔细翻阅着手册,上面不仅详细描述了牛马常见的几种瘟疫症状,还给出了隔离、用药(甚至包括几种北狄草原可能找到的替代草药)、乃至简易消毒的方法,逻辑清晰,操作性强,绝非敷衍之作。
“他……果然不同。”玲珑公主喃喃自语,美目中异彩连连。萧煜没有轻易答应会面,显示其谨慎,但给出的“知识”却实实在在,显示其诚意。这反而让她更加坚定了合作的念头。
“阿娜尔,”她吩咐道,“将手册立刻誊抄翻译,快马送回王庭,呈交父汗。再替我送一封信给楚小姐……”她决定加大筹码,提出以北狄探明的几处易于开采的露天石炭(煤)矿位置,交换魏国在金属冶炼方面的基础技术。她要让萧煜看到,北狄拥有的,不仅仅是草场和战马。
未时·大魏格物院,医药实验室
苏沐清正带领一组人员,对采购来的大批药材进行抽样检测。她运用药王谷的传承,结合萧煜提出的“有效成分”概念,通过望、闻、尝、以及简单的溶解、沉淀实验,判断药材的真伪与成色。
“这批黄连,色泽发暗,味苦而涩,杂质过多,药力恐不足五成!”苏沐清放下药杵,秀眉微蹙,“立刻记录,将此供应商列入黑名单,已入库的药材单独存放,降级使用或退回!”
另一边,算学小组则在根据各地上报的人口、户籍、河道分布数据,疯狂演算着药材分配的最佳方案和疫情扩散的模拟路径。沙盘推演室内,根据模型预测出的几个高风险区域,已被插上了不同颜色的小旗。
知识的应用,在这里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化为了严格的质检标准、精准的资源配置和超前的风险预判。格物院,正在成为这场防疫战争真正的“大脑”和“神经中枢”。
申时·四皇子府,密室
萧焕听着谋士汇报弹劾奏章如泥牛入海,脸色愈发阴沉。“父皇这是铁了心要保他!”他焦躁地踱步,“江南那边呢?我们的人就不能制造点‘意外’,让他的防疫变成一场笑话?”
谋士低声道:“殿下,睿王的人盯得太紧,淮安那边刚想鼓动棚户闹事,就被他们用粮食和安置堵了回去。而且……我们截获了一些地方上的消息,似乎……确实有一些零星的发热、腹泻病例出现,与那模型预测的征兆……有几分相似。”
萧焕脚步猛地一顿,瞳孔骤缩:“你说什么?!” 一股寒意沿着脊椎爬上头顶。如果瘟疫真的爆发,而且正如萧煜所预测的那样……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萧煜掌握的,是一种近乎“未卜先知”的可怕能力!这比任何军队、任何财富都更具威慑力!
恐慌,如同毒草,开始在他心中疯狂滋生。他第一次对击败萧煜,产生了动摇和恐惧。
暮色·淮安府,码头棚户区
在李源的强力督促和楚氏商行的物资支持下,搬迁工作终于在拖延数日后启动。格物院派来的医护队设立了临时诊台,为搬迁的民众进行简单的身体检查。
一位老妇人拉着年幼的孙子,排队等候检查,嘴里嘟囔着:“造孽啊……好好的家非要搬……”
然而,当医护队一名年轻女子(苏沐清的弟子)用窥微镜(显微镜)从旁边水沟取样中观察到大量活动的、形态异常的微生物(杆菌),并展示给几位好奇的里正和读书人看时,现场响起了一片惊呼。
“这……这水里有如此多的‘小虫子’?”
“莫非……莫非睿王殿下说的‘戾气’,便是此物?”
尽管无法完全理解,但眼见为实的冲击,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质疑的声音渐渐小了,配合度悄然提升。
夜色中,搬迁的队伍举着火把,如同一条蜿蜒的光龙,缓慢却坚定地向着新的安置点前行。而在他们身后,被清空的棚户区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石灰消杀。
点点星火,在知识的指引下,于黑暗的预言降临前,艰难地点亮,试图驱散即将到来的阴霾。
---
(第112章 完)
喜欢谋断天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谋断天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