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金平听着罗明这番话,心头一热。他干了这么多年包工头,见过太多老板拖欠工钱、克扣支钱的。像罗明这样主动预支、还特意叮嘱体恤工人难处的,真是头一份!他用力点点头,粗糙的大手紧紧攥住那一万块钱:“大明,你放心!我老许心里有数!该支的钱,一分不会少大家的!绝不让兄弟们寒心!”
“嗯,你办事,我放心。”罗明拍了拍许金平的肩膀,“钱不够了,随时来找我。工地上的进度和质量,也给我盯紧了,宿舍楼这边抓紧点。”
“明白!”许金平郑重应下,把钱小心翼翼地揣进贴身的衣兜里,还下意识地按了按。
离开宿舍楼区域,罗明又徒步来到了相邻的科教楼。这边收尾工作接近尾声,显得清净不少。他在一个楼梯间找到了正带着两个工人仔细修补墙面细小裂缝的李志文。
“志文哥。”
“大明?你怎么过来了?”李志文放下手里的刮刀。
罗明同样把他拉到一边,避开其他人,从帆布包里又拿出一捆同样厚度的钞票,塞到李志文手里。
李志文看着手里沉甸甸的一万块,比许金平更懵:“大明,这……科教楼尾款还没结呢?这钱……”
“拿着,周转用。”罗明言简意赅,“我知道你这边收尾零工多,工钱是按天算的。工人干一天是一天的钱,现在正是用钱的时候。谁找你支生活费,只要不超过他干的工天,别为难,该支就支!咱们不能亏了干活的人。”
他顿了顿,补充道:“另外,宿舍楼那边顶板找平的活,马上就要大面积铺开了。你这边科教楼收尾一完,立刻带人过去。这钱,也算提前给你那边备点人手开支。”
李志文是个实在人,听着罗明处处为工人着想,还提前考虑到了他下一步的活,眼眶都有些发酸。他用力搓了搓粗糙的脸,声音有些发哽:“大明……你放心!我这边保证弄得漂漂亮亮交工!宿舍楼顶板那活,包在我身上!工人支钱的事,我懂!绝不让大家吃亏!”
“嗯,好。”罗明点点头,看着李志文把那一万块钱仔细地用手帕包好,再放进工具袋的最里层。
发完这两万块,罗明感觉帆布包的重量轻了不少,但心头那份责任感却丝毫未减。
他站在略显空旷的科教楼前,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不远处那栋依旧沉默的教学楼。
阳光洒在它灰色的外墙上,显得有些冰冷。水磨石的指令还没下来,那薄薄的楼板如同一个沉睡的隐患。
罗明深吸了一口带着粉尘的空气,家要顾,工人要养,父亲的病要治,张波的“恩情”要还,这脚下的雷……也得小心翼翼地趟过去。他没有停留,转身离去。
下午,他还要去医院看看父亲,还要把剩下的钱安排好。
生活的车轮,在重压之下,依然需要他奋力向前驱动。
从工地回到家,已是上午十点多。
阳光透过窗户,在略显凌乱却充满生活气息的客厅里投下明亮的光斑。李秀云正在收拾屋子,两个孩子坐在地板上玩积木。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饭菜余香和洗衣粉的清新味道。
“回来了?”李秀云看到丈夫,放下手中的抹布,目光下意识地落在他紧紧抱着的旧帆布包上。
“嗯。”罗明应了一声,神情带着奔波后的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他径直走进卧室,关上门,将帆布包放在床上,拉链“哗啦”一声拉开,露出了里面剩下的五捆扎得整整齐齐的百元钞票和几张散票。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分钱。
首先,是那两万块“保命钱”。
他拿出一个崭新的、深蓝色的硬壳盒子,翻开盖子,将这厚厚的两沓钱平平整整地放进去,然后合上盖子。
他走到衣柜前,打开最底层那个带锁的小抽屉——那是家里唯一上锁的地方,平时放着户口本、身份证和一些重要票据。他小心翼翼地将笔记本放进去,锁好,钥匙拔出来。
接着,他拿起另一捆一万块,这是给李秀云的生活费。他想了想,又从散票里数了四千块出来,凑足一万四。家里开销大:柴米油盐、孩子的奶粉零食、父亲术后的营养品、日常水电煤……还有娟娟生产在即,也得预备着点。他拿着这一万四走出卧室。
“秀云,过来。”罗明将钱递给妻子。
李秀云接过那厚厚一沓钱,手微微有些发颤。虽然知道丈夫取了钱,但真拿到手里,感觉还是不一样。这沉甸甸的,是全家未来几个月生活的指望。
“这是一万四,生活费。”罗明声音低沉,“家里一切开销都从这里出。爸的营养费,娟娟要是生了需要买点什么,都从这里拿。省着点花,但该花的也别省。”他顿了顿,加重语气,“还有,抽屉里那两万块,钥匙你收好。记住我的话,不到山穷水尽,绝对不能动!那是我们最后的退路!”
李秀云用力点头,将钱紧紧攥在手里,仿佛捧着易碎的珍宝:“嗯!我知道!你放心,我会看好家,看好钱!”她转身走进卧室,很快传来开柜门、藏钱的声音。这个朴实的农村妇女,此刻肩负起了守护家庭经济命脉的重任。
罗明看着妻子的背影,稍稍松了口气。家里这一块,暂时安顿好了。剩下的,就是父亲的手术费。
他从帆布包里拿出那捆专门为父亲治病准备的两万块,塞进一个稍微结实点的黑色塑料袋里。想了想,又把剩下的几千块散票也塞了进去。手术费一万二,但住院押金、后续的用药、检查、甚至给主刀医生和护士的一点心意……多备点总没错。他提着这个沉甸甸的黑色塑料袋,对刚藏好钱出来的李秀云说:“我去医院交钱,顺便看看爸。中午可能不回来吃了。”
“嗯,路上小心点。”李秀云叮嘱道,眼神里满是关切。
同济医学院附属医院。
罗明找到护士站,询问缴费处。护士看着他穿着半旧的工装,手里提着个不起眼的黑色塑料袋,眼神里带着点职业性的疏离,但还是给他指了方向。
缴费窗口前排着队。
轮到罗明时,他将黑色塑料袋放到柜台上,拉开拉链,露出了里面扎眼的、厚厚的百元大钞。
“交住院押金和手术预缴费。”罗明将父亲的住院号单据递进去。
窗口里的收费员是个中年妇女,看到这么多现金,愣了一下,但很快恢复职业素养:“罗华平是吧?脊髓减压固定术,预缴一万二手术费,加上之前的押金和这几天的费用,一共需要一万三千四百七十六块三毛。”
喜欢1994从批墙开始崛起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1994从批墙开始崛起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