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处处长周康,作为王书记的人,此刻打起了圆场:“人员方面,一线技工确实紧缺,公司层面也在想办法招聘。不过肖经理,项目部内部的人员技能培训、岗位优化配置,是不是也可以再加强一下?人尽其才,也能提高效率。”
技术处处长汪钧被刘建国点了名,此刻也不能完全置身事外,他扶了扶眼镜,谨慎地说:“技术支持方面,我们处是全力配合项目部的。肖经理如果遇到具体的技术难题,随时可以提出来,我们组织力量攻关。”
质量安全处处长贺致远心里叫苦,他不敢打包票说安全没问题,只能含糊道:“安全是底线,我们处一直严格监管。肖经理那边压力大,安全投入和日常巡查更不能松懈,这也是保障进度的基础。”
刘建国冷眼旁观着这一切。
沈琛一系的人(贺致远、工程处处长方振家)明显在避重就轻,财务窦清瑶靠向自己,物资庞英宇出于对肖荣的不满也在施压,人事周康是王书记的人,态度相对中立,技术汪钧则保持技术官僚的谨慎。
局面看似在围攻肖荣,但火力还不够集中,未能彻底击穿其防线。
他决定再烧一把火。“大家说的都有道理。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但办法总比困难多。集团的压力就在那里,常青花园项目进度上不去,丢的是整个市一建的脸,影响的是公司在集团的地位,甚至关系到后续项目的承接!这不是肖荣同志一个人的事,是在座所有同志的责任!”
他目光如炬,扫视全场,最后钉在肖荣身上:“肖荣同志,我最后问你一次:以目前的情况,你有没有信心,在集团要求的时限内,把进度追上来,至少不能落后于二建?需要公司层面协调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你现在就提!只要合理,我刘建国亲自督办!”
这是最后通牒,也是给肖荣的最后一个台阶。要么立军令状,要么承认无能。
肖荣冷汗涔涔。立军令状?他毫无把握!现场积弊已深,管理松散,几个工长都是老油条,他根本指挥不动。但承认无能?那就等于把位置拱手让人!他下意识地看向沈琛。
沈琛心中暗骂肖荣废物,连个像样的保证都不敢给。
但他不能坐视自己的人被拿下。他清了清嗓子:“刘总,给项目部加压是必要的,但也要考虑实际情况。这样吧,我提议,由公司层面成立一个常青花园项目督导组,我亲自挂帅,抽调工程处、技术处、质量安全处的骨干力量,进驻项目部,现场办公一个月!帮助肖荣同志梳理问题,解决难点,全力冲刺进度!这样既体现了公司的高度重视,也能切实解决问题。肖荣,你觉得呢?”沈琛这是以退为进,试图把肖荣保下来,同时把责任分摊到公司层面。
刘建国心中冷笑。
沈琛这招是想把水搅浑,把“帮助”变成“共管”,最后责任共担,肖荣的位置就稳了。他岂能让对方如愿?
“沈副总亲自挂帅督导,当然体现了公司的高度重视。”刘建国先肯定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不过,督导组是指导和协助,最终的执行主体和责任主体,还是项目部本身。肖荣同志作为项目经理,责无旁贷!我看,督导组要派,但项目部的管理力量,也需要加强!”
他等的就是这一刻!刘建国不再看脸色灰败的肖荣,目光转向王书记,语气变得郑重:“王书记,各位同志。为了切实解决常青花园项目的问题,加强项目一线的管理力量,特别是生产组织和现场协调能力,我提议,任命罗明同志为常青花园项目部副经理,兼任项目生产队队长,全面负责现场的生产组织和进度推进工作!”
此言一出,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知道,正戏来了!刘建国终于亮出了他的底牌——那个新来的、据说很能干的“借调”人员罗明!
沈琛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他没想到刘建国如此直接,如此强硬地要安插自己的人,而且上来就是副经理兼实权极大的生产队长!
这等于直接架空了肖荣!他立刻反驳:“刘总,罗明同志刚来公司,对情况完全不熟悉,直接放到常青花园这么重要的项目担任副经理和生产队长,是否过于仓促?这恐怕难以服众,也不利于项目稳定。”
“是啊刘总,”工程处处长方振家(沈琛的人)连忙帮腔,“罗明同志的能力我们还不了解,直接负责核心生产,风险是不是太大了?出了问题谁负责?”
“能力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刘建国早有准备,语气坚定,“罗明同志虽然刚来,但他有丰富的施工一线管理经验,在之前的项目上口碑和能力都很突出。集团要的是进度,要的是结果!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敢打硬仗、能啃硬骨头的干部!至于熟悉情况,有督导组在,有肖荣同志在,可以尽快熟悉嘛!出了问题,我刘建国负领导责任!”
他看向王书记,语气放缓但态度坚决:“王书记,时间不等人啊。集团那边催得紧,我们必须拿出立竿见影的措施。加强项目部力量,特别是加强生产一线的直接指挥,是当务之急。罗明同志就是最合适的人选。我建议,由罗明同志担任项目部副经理,主管生产,兼任生产队长,肖荣同志作为项目经理,负责全面协调和对外工作。这样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更能形成合力!”
刘建国的意图很明显:让罗明抓实权(生产和进度),让肖荣挂虚名(协调和对外),实际架空。
沈琛还想争辩,王书记却轻轻摆了摆手。他看明白了,刘建国今天是铁了心要动肖荣,安插自己人。如果强行保下肖荣,不仅会激化与刘建国的矛盾,更无法向集团交代。而刘建国提出的“副经理兼生产队长”这个职位,则是一个巧妙的折中方案。
pS:求五星好评,求发电。
喜欢1994从批墙开始崛起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1994从批墙开始崛起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