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饭时,刘志军把项目部的党员召集到活动室。没有主席台,没有讲话稿,大家围坐在一起,刘志军拿出一沓照片:“这是 39号楼的裂纹,这是加固后的节点,这是咱们工人凌晨三点还在焊钢板的样子……”
他一张张翻着照片,声音不高却字字恳切:“党员就得在关键时刻站出来。技术上,罗经理带着大家攻难关;思想上,咱们得拧成一股绳。谁家里有困难,谁心里有疙瘩,都可以跟我说,党组织就是大家的后盾。”
散会后,老周红着眼圈找刘志军:“刘书记,我儿子明年高考,想找个安静地方复习,项目部能不能……”
“没问题!”刘志军立刻应道,“把资料室收拾出来,晚上给孩子用,我让食堂加个灯。”他转头对罗明说,“工人安心,干活才有力气,这比啥都强。”
罗明看着刘志军忙碌的身影,突然明白过来。
这位书记从不说空话,总是把事办在实处:工人冬天没热水,他协调安装热水器;调查组约谈让人紧张,他挨个谈心宽心;连加固用的特种胶黏剂运输受阻,都是他找建委的老关系打通的关节。
傍晚,夕阳给 39号楼镀上一层金边。罗明和刘志军站在楼前,看着工人拆卸脚手架,露出加固后平整的墙面。
“预计下个月能完成全部整改,比计划提前了十天。”罗明递给他一瓶热水。
“都是大家干出来的。”刘志军喝了口热水,“我跟马书记汇报了,他说要亲自来验收。”他转头看向罗明,笑着说,“到时候,可得让他看看咱们项目部的精气神。”
罗明笑着点头。
晚风吹过工地,带着饭菜的香气和机器的轰鸣,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
.......
腊月的寒风,裹挟着细碎的雪沫和工地的尘埃,掠过常青花园这片巨大的钢筋混凝土丛林。塔吊高耸的钢铁臂架在灰蒙蒙的天空下静止着,上面悬挂的红色安全旗早已褪色,在风中猎猎作响,发出孤独而坚韧的声音。
罗明站在项目部二楼的办公室窗前,望着窗外。
暮色四合,远处十四栋未完工的楼体勾勒出参差嶙峋的轮廓,像一群沉默的巨兽蛰伏在苍茫大地之上。
他的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办公桌边缘那道深色的磨痕——那是过去大半年里,无数个日夜他伏案审阅图纸、签批文件、激烈讨论时留下的印记,是时间与压力共同雕刻的痕迹。
桌上那本纸质粗糙的台历,终于翻到了最后一页。
“腊月廿三”被红笔重重圈出,像一个小小的句号,也像一个未完的注脚。罗明拿起一块半干的抹布,仔细擦拭着桌面累积的灰尘,渐渐露出底下那张已经泛黄的施工总进度表。目光扫过,半年的奋战成果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最先开工的6栋楼:已然封顶,外围脚手架拆除大半,露出了粉饰一新的米黄色或灰白色外墙。工人们正在室内进行吊顶、安装管线、铺贴瓷砖,内装的声响显得沉闷而有序。
12月奠基的3栋楼:绿色的安全网和脚手架如同蓬勃的藤蔓,已经缠绕到了第四层。塔吊的长臂偶尔缓缓移动,将一块块巨大的预制楼板精准吊装就位,发出沉重的金属摩擦声。
一月初破土动工的3栋:也已拔地而起,盖到了两层的高度。钢筋工人们的身影在楼面网格般的钢筋丛林中隐约可见,夕阳的余晖下,电焊作业迸发出的蓝色弧光格外刺眼,焊花飞溅,如同坠落的星辰。
一月底刚完成地基与基础的两栋:巨大的基坑像大地的伤口,边缘覆盖的绿色防尘网被寒风吹得鼓胀起伏,噗噗作响。
水泥垫层上严实实地盖着厚重的灰色苫布,旁边整齐地堆放着已经裁切好的模板和木方,一切准备就绪,只待年后的春风送来复工的号令。
“罗总,食堂那边年猪宰好了,晚上加餐,红烧肉管够!”生产经理赵明辉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叠整理好的考勤表和返乡登记单,脸上带着岁末年关特有的、混合着疲惫与轻松的笑意,“各班组返乡时间都统计上来了,正月十六准时复工没问题!照现在这个势头干下去,七月份整体完工,根本用不上合同里给的那俩月缓冲期!咱们加把劲,说不定还能提前个十天半个月,给公司个惊喜!”
罗明脸上也露出欣慰的笑容,点了点头。
他转过身,继续收拾着办公桌。拉开抽屉,半截封面磨损、边角卷起的笔记本露了出来。
他抽出来翻开,第一页是刚开年时写下的工作计划,字迹还带着刚从市一建划归华建、初任项目经理时的生涩与那股憋足了劲的冲劲儿——“确保质量、严控进度、控制成本、保障安全”。十六个字,如今看来,简单,却重若千钧。
他的指尖划过那已经有些模糊的墨迹,胸腔里涌起一阵复杂难言的感慨——这大半年,真真是把“跌宕起伏”四个字,用汗水和心力,深深地刻进了骨头里。
年初,他还在市一建,头上顶着书记路烨和项目经理肖荣,自己挂着项目副经理兼生产队长的头衔,心思纯粹得很——扎在工地,眼里只有钢筋的间距、混凝土的坍落度、工人的排班和工序的衔接。
那时候,项目部像个目标一致的大家庭,书记把握方向、凝聚人心,经理统筹全局、协调资源,而他,只需要埋头把具体的生产任务干好、干漂亮。虽然忙碌,
却省心,不用去琢磨谁的眼神里带了刺,谁的言语里埋着钩子。
年中,华建集团成立,常青花园作为重点“嫡系”项目被纳入麾下。
他被推上项目经理的位置,内心揣着的,依旧是那股“把楼盖得又快又好”的朴素信念。
所以当张海峰作为常务副经理空降而来,提出“引入多家供应商、打破垄断、保障供应、降低成本”的方案时,他看完是真的拍案叫好——这完全是从项目实际利益出发啊!
喜欢1994从批墙开始崛起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1994从批墙开始崛起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