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着“37-39号楼”的字样,语气有点担忧:“去年 12月开工的这 3栋,37、38号楼现在建到第四层,按每天一层的进度,四月中旬能封顶,但钢筋班缺 2个熟练工,老李跟我说‘绑钢筋的速度跟不上支模板’;39号楼更急,加固还剩最后 50平米的抗裂砂浆没抹,现在只有 5个工人,要是不加点人,3天肯定干不完,会耽误后面的封顶。”
罗明看向老郑,老郑正低头啃着馒头,见罗明看他,赶紧咽下去:“罗总,内装班现在有 15个工人,1号楼和 2号楼的吊顶暂时停两天,我调 5个过去支援 39号楼的加固——内装班的老吴刚跟我通了电话,他说‘先保加固,吊顶晚几天没事,反正离四月底还早’。37、38号楼缺钢筋工,我跟钢筋班的老李说,让他从 39号楼的钢筋组调 2个过去,等加固完了再调回来,这样两边都不耽误。”
“行,就这么调。”罗明在进度表上“39号楼”旁写了“+5人,3天完”,“老赵,你每天下午 5点前,把各楼栋的进度汇总给我,比如‘39号楼加固干了多少平米’‘37号楼建到第几层’,别跟我扯‘差不多’‘快完了’,要具体数字。另外,跟材料组对接好,水泥、砂子、钢筋,该补的补,别等没了再要,耽误工期。”
“我记住了罗总,每天下午给您报数字!”赵明辉把进度表折好,放进了口袋。
最后是人员安排。
刘志军推了推眼镜,从公文包中取出几份打印整齐的文件:“罗总,根据项目复工后人员管理需求,我牵头拟定了《常青花园项目部复工期间纪律管理通知》,你看下。”他将文件递至罗明面前,标题下方清晰列着五条核心条款:
严禁未经登记擅自带领外部人员进入施工区域;严禁以任何形式挪用、倒卖项目物资材料,严禁私拿施工工具;严禁酒后、疲劳状态下进入作业现场,高空作业必须按规范佩戴防护装备;严禁与外部人员串通,从事损害项目利益、危害工友安全的行为;新进场人员须完成身份信息登记、安全培训考核,两项均合格后方可上岗。
“通知中已结合去年项目管理案例,提及‘个别工人因串通外部人员损害项目及工友利益,已按公司制度予以清退,并扣除相关薪资’,既起到警示作用,也避免过度聚焦具体个案。”刘志军补充道,“关于新工人准入,除基础信息登记外,还需提供户籍所在地村委会出具的品行证明材料,且需由本项目在岗满 1年、无违规记录的员工提供担保——经前期沟通,品行证明办理流程简便,工人通过电话与老家村委会对接即可完成。”
罗明逐页翻阅通知,指尖在条款上轻轻划过,点头道:“这份通知条款清晰、权责明确,符合项目管理规范与公司要求。下午务必完成张贴,覆盖宿舍区门口、项目部门口及工地公示栏,各宿舍门口也需逐一张贴,确保每位工人知晓。此外,自本周起,每周需组织一次全员纪律大会,由你牵头主持,会上除重申条款内容外,可选取项目内遵守纪律、表现突出的员工(如钢筋班组李某,在岗 3年无任何违规记录,严格按规范作业)作为正面典型,引导全员强化纪律意识。”
“好,罗总,下午我即刻安排张贴事宜,纪律大会的流程也会提前梳理。”刘志军将文件收回公文包,同时记录下“每周纪律大会”的待办事项。
随后,罗明转向老郑,就材料管理与人员带教提出要求:“材料组后续将有新学徒到岗,计划初十入职,由你负责带教管理。重点培训材料辨识(如 325号水泥用于内装、425号水泥用于结构施工,河砂与山砂的区分标准,螺纹钢与圆钢的铭牌识别方法)、台账登记规范,要求每日记录物资入库量、使用量与库存,你需每日核验台账数据,确保账实相符。带教过程中既要注重技能传授,也要强调岗位纪律,帮助新员工尽快适应项目管理要求。”
老郑当即点头应下:“请罗总放心,我会提前梳理带教计划,从基础技能到纪律要求逐步推进,每日核验台账时若发现数据偏差,会及时督促整改,确保新员工掌握岗位核心能力。”
会议推进至十点半,各项部署逐一落定。散会时,罗明站在板房门口,对众人作最后叮嘱:“今日是复工首日,各项工作需按规范推进。赵明辉同志负责统筹 39号楼加固现场管理,重点把控施工进度与作业规范;老周同志跟进宿舍区安全整改物资到位情况,钢丝绳、电线、消防器材到货后需逐项核验质量;老郑同志负责材料库接收与清点,尤其要把控水泥、抗裂剂等关键物资的型号与质量;刘志军同志牵头完成纪律通知张贴,并梳理新工人登记流程;小李同志协调后勤保障,确保整改物资运输及时。若遇问题,第一时间沟通,严禁拖延。”
“收到,罗总!”众人齐声应下,各自携带文件与工具,快步前往负责区域。
罗明刚拿起安全帽,手机便响起,屏幕显示为李志文的来电。接通后,电话那头传来汽车鸣笛声,李志文的声音带着些许歉意:“明子,高速堵车严重,预计明日中午才能抵达工地,内装班的工作得麻烦你多费心。”
“你安心赶路,注意安全。”罗明的语气沉稳平和,“内装班的工作已做统筹,目前已协调抽调 5名熟练工人支援 39号楼加固作业,内装班日常管理暂由赵明辉同志代管,待你明日到岗后,再办理正式交接。途中若需停留,建议优先选择服务区就餐,确保行程安全。”
挂完电话,罗明戴上安全帽走出板房。此时阳光已完全驱散薄雾,工地上的塔吊缓缓转动,工人的作业吆喝声与机器轰鸣声交织,透着井然有序的忙碌。
喜欢1994从批墙开始崛起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1994从批墙开始崛起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