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先坐。”老陈抬头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声音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严肃,随手把整改函推了过来,“你自己看,39号楼消防应急灯的问题,昨天抽检时发现的。”
罗明赶紧拿起整改函,目光落在红笔圈住的段落上:“39号楼二至五层消防应急灯安装高度距地 1.3米,不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2014第 10.3.5条‘应急照明灯具距地面高度不宜小于 2.2米,且不宜大于 2.5米’要求,且未考虑老年住户使用便利性,需立即整改。”下面还附了张现场照片,照片里的应急灯装在墙面 1.3米处,刚好到成年人的腰际,若是老人拄着拐杖,伸手确实够不着。
“陈工,这是我们的疏忽。”罗明的脸有点发烫,昨天电工班报验收时,他只核对了应急灯的数量,没仔细查高度,“按规范确实该装 2.2米以上,但考虑到小区里老年住户多,我原本想装低些方便老人,没想到装得太低了,反而不合规。”
老陈放下红笔,从抽屉里翻出本泛黄的规范册,翻到折角的那一页,指给罗明看:“规范里说‘不宜小于 2.2米’,但也补充了‘老年照料设施应适当降低安装高度,宜为 1.5-1.8米’。你们倒好,直接降到 1.3米,老人坐着轮椅伸手都够不着开关,万一停电,摸黑找灯反而更危险。”他顿了顿,语气缓和了些,“我知道你想为老人考虑,就像你家宅基地的扶手,特意装在 0.8米高,方便你父亲够到——但工地和家里不一样,得在规范框架里找最优解,不能想当然。”
提到家里的扶手,罗明心里一暖。上次老陈去宅基地核验竣工情况,看见父亲坐在轮椅上能轻松扶着扶手挪步,还特意夸“这高度装得细,比医院的还贴心”。现在想来,自己确实有点急躁了,只想着“低一点方便”,却忘了规范的底线和老人的实际使用场景——1.3米的高度,老人站着够得弯腰,坐着够不着,反而成了累赘。
“您说得对,是我考虑不周。”罗明把整改函叠好,揣进兜里,指尖捏着纸边,心里已经有了整改方案,“今天就安排电工班拆了重装,统一调到 1.5米,跟我家老人房的开关高度一样——我父亲房间的开关装在 1.1米,是因为他常年坐轮椅,但应急灯需要站立使用,1.5米刚好适合老人抬手够到,不弯腰不费力。”
老陈点点头,脸上的皱纹舒展了些:“你能这么想就好。上次去你家,看见你给父亲装的呼叫器,按钮贴了红胶布,还特意装在炕头右手边,就知道你懂怎么为老人考虑。”他拿起桌上的笔,在整改函上签了“同意整改方案,限 24小时完成”,“工地不是冷冰冰的钢筋水泥,得装着‘人’,尤其是老年住户多的小区,每个细节都得往他们的需求上靠——就像你家的轮椅通道,4度坡、1.2米宽,都是照着老人的习惯来,工地也该有这份心。”
罗明接过整改函,心里踏实了不少。出门时,老陈又特意叮嘱:“装的时候多量几遍,别差一毫米,我下午会去复查。”他应着“您放心”,转身往电工班的板房跑,薄荷糖在嘴里化得差不多了,只剩下淡淡的甜味,却让他心里的焦躁彻底散了。
电工班的板房里,班长老周正带着工人整理工具,地上摊着几卷电线,空气中混着电线胶皮和焊锡的味道。“老周,紧急任务!”罗明推开门,把整改函递过去,“39号楼的应急灯装低了,现在拆了重装,高度统一 1.5米,下午陈工要复查,必须在午饭前完活。”
老周接过整改函,扫了一眼就皱起眉:“1.3米改 1.5米?这得拆了重新打孔,上午怕是赶不完啊。”他指了指墙上的排班表,“今天只有三个电工在工地,其他的去 38号楼装插座了。”
“我跟你们一起干。”罗明撸起袖子,从工具架上拿起卷尺和电钻,“38号楼的插座下午再装,先保应急灯整改——这事儿关系到业主安全,不能等。”他想起去年冬天,父亲在老家因为应急灯太高,停电时摸黑找蜡烛,差点摔在门槛上,现在工地的应急灯要是装得不合适,说不定也会出同样的问题,“咱们快着点,别让老人在关键时刻犯难。”
老周见他态度坚决,也不再犹豫,赶紧叫上两个电工,扛着梯子和工具往 39号楼走。电梯还没调试好,几个人只能爬楼梯,罗明扛着梯子走在前面,工装裤腿蹭着楼梯扶手的灰尘,却顾不上拍——心里只想着快点把灯装好,别耽误了复查。
39号楼二层的走廊里还堆着些内装废料,光线有点暗,老周搭好梯子,刚要拆应急灯,罗明就喊住他:“先量量现在的高度,记下来,别等会儿装错了。”他掏出卷尺,一端贴在地面,另一端拉到应急灯的底部,“1.28米,比整改函上的 1.3米还低 2公分,确实得调。”
电工小李爬上梯子,用螺丝刀拧下应急灯的螺丝,灯体卸下来时,露出墙上的两个小孔,老周看着孔位叹气:“这孔白打了,还得重新钻。”罗明却蹲下来,用手摸了摸墙面的石膏层:“别钻太大的孔,小心把石膏层震裂,等装完灯,用腻子补一下,跟新的一样。”他想起家里装扶手时,张建军也是这么小心,怕震坏墙面,影响父亲房间的美观——工地的房子虽然是给业主住的,也得像自家一样爱惜。
小李重新打孔时,罗明拿着卷尺在旁边盯着,每钻一个孔就量一次高度:“往上移 22公分,刚好 1.5米,别多也别少。”电钻的“嗡嗡”声在走廊里回荡,粉尘落在他的工装上,他却没在意,只是时不时提醒小李“慢点开钻,别歪了”。
第一个应急灯装上去时,罗明踩着梯子,用水平仪校了校:“左边高了 1毫米,再调调。”小李赶紧拧松螺丝,轻轻往下挪了挪,水平仪的气泡终于居中。
喜欢1994从批墙开始崛起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1994从批墙开始崛起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