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工地的临时照明灯亮了起来,暖黄的光洒在幕墙上,把工人的身影拉得很长。食堂送来热气腾腾的盒饭,大家轮流吃饭,没一个人敢耽误——雨虽然停了,但天气预报说明天还有暴雨,必须在天亮前完成整改。
凌晨一点,18层东立面的 6个开启扇终于整改完毕。王工逐个检查:铰链角度 15°,扭矩 8N?m,防松垫片安装到位;锁点 6个,均匀分布在开启扇四周;密封胶宽度 7mm,厚度 5mm,表面光滑,没有气泡。“没问题,符合设计要求。”他在整改记录上签字,递给张工。
张工拿出测压仪,再次测试抗风压性能。这次,检测仪显示的最大风压承载力达到了 1.6kpa,刚好符合 3级抗风压等级的要求:“不错,抗风压达标了,明天再测水密性,应该没问题。”
罗明看着整改完的开启扇,心里松了口气,掏出手机给刘志军发了条消息:“刘书记,18层样板扇整改完,抗风压达标,明天一早测水密性。”刘志军很快回复:“辛苦大家了,注意休息,明天我去现场看复检。”
七月十二日清晨,暴雨如期而至,比昨天的雨势更大,风也更急,幕墙玻璃上的雨珠被风吹得横向流动,测压仪显示环境风压达到了 1.2kpa。张工、王工、刘志军都早早到了 18层,小王已经把淋水装置调到了最大雨强——150L\/(㎡?h),远超设计要求的 100L\/(㎡?h)。
“开始吧,持续淋水 40分钟,比规范多 10分钟,确保万无一失。”张工下达指令,小王启动淋水装置,水幕像瀑布一样打在幕墙上,开启扇的缝隙处被水完全覆盖。
罗明和刘志军站在室内,眼睛紧紧盯着墙面和防水试纸。10分钟、20分钟、30分钟……墙面始终保持干燥,试纸还是白色,没有一丝渗漏的痕迹。“再看看锁点和铰链处。”刘志军指着开启扇的角落,那里是最容易渗漏的部位,罗明走过去,用手摸了摸,干燥的,没有潮气。
40分钟后,小王关掉淋水装置,张工爬上脚手架,检查开启扇的密封胶:“胶条贴合紧密,没有变形,密封胶也没开裂,水密性合格。”他又启动测压仪,测试气密性能——采用压力衰减法,将室内压力升到 10pa,30分钟后压力衰减值为 0.8pa,远低于规范要求的≤1.5pa\/h,“气密性也达标了,达到 Gb\/t -2019标准 3级要求。”
王工翻开计算书,对比整改前后的数据:“整改前抗风压 1.3kpa(2级),整改后 1.6kpa(3级);水密性从渗漏到无渗漏;气密性压力衰减从 1.2pa\/h降到 0.8pa\/h,三项指标都合格了。”
刘志军握着张工的手,语气里满是欣慰:“谢谢你们,这么严格的测试,就是为了让业主住得安心。武汉的台风季快到了,咱们得赶紧把所有开启扇都整改完,确保交付前幕墙安全 100%达标。”
张工点点头,在检测报告上郑重写下:“常青花园 38号楼 18层东立面幕墙经整改后,抗风压性能等级达到 3级(1.6kpa),水密性无渗漏,气密性能等级达到 3级(压力衰减 0.8pa\/h),符合 Gb\/t -2019标准及设计要求,同意通过预验收。”
雨还在下,但每个人的心里都亮堂起来。罗明看着窗外的幕墙,雨水顺着玻璃往下流,没有一丝渗漏,就像一道坚实的屏障,守护着室内的温暖和安全。他知道,这只是幕墙整改的开始,接下来要把 18层的经验推广到所有楼层,确保每一个开启扇都达标——因为他明白,政府民生工程的每一个细节,都连着业主的安全感,容不得半点马虎。
中午,雨停了,阳光透过幕墙玻璃照进来,在地上洒下明亮的光斑。罗明拿着检测报告,走进项目部会议室,把整改前后的对比数据贴在白板上:“从今天开始,全员动员,用三天时间完成所有楼层幕墙开启扇的整改,每整改完一层,就请张工团队复检一层,务必在交付前完成所有测试,给业主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会议室里,大家齐声应下,声音里满是坚定。窗外,常青花园的幕墙在阳光下泛着光,那是安全的光,也是责任的光——它将在未来的岁月里,抵御风雨,守护着几百户家庭的幸福与安宁。
.......
七月十二日的武汉,午后的阳光像团火球,炙烤着常青花园工地的每一寸土地。39号楼旁的塔吊臂在强光下泛着冷硬的金属光,地面的水泥板被晒得发烫,赤脚踩上去能烫得跳脚。远处的长江江面蒸腾着水汽,把空气里的闷热拧成一股黏腻的绳,缠在每个人身上——工地的广播刚响过“高温预警,注意防暑”的通知,蝉鸣声就铺天盖地涌来,吵得人心里发慌。
罗明正在项目部二楼的技术办公室整理预验收资料,桌上摊着《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书页间夹着的红色书签停在“沉降观测”章节,旁边用铅笔写着“规范限值≤0.04mm\/d”。他刚用计算器核对完 38号楼的沉降数据,窗外就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门“砰”地被推开,技术负责人陈工闯了进来,手里紧紧攥着份黄色封面的《沉降观测报告》,额头上的汗把刘海都打湿了,贴在脑门上。
“罗总!出事了!39号楼的沉降速率超标了!”陈工的声音带着点发颤,双手把报告递过来,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最近两周的平均速率是 0.08mm\/d,超过规范限值一倍,而且从六月中旬开始,速率就一直在往上走,上周还是 0.06mm\/d,这周直接涨到 0.08了!”
罗明的心“咯噔”一下,他赶紧放下手里的计算器,接过报告,手指飞快地翻到数据页。报告上的表格清晰地列着观测日期、观测点编号、高程、沉降量和速率:39号楼共布设了 6个观测点,编号从 cJ-39-01到 cJ-39-06,分别位于建筑物四角和大转角处。六月十五日的数据显示,平均速率 0.03mm\/d,符合规范;六月二十二日升到 0.04mm\/d,刚达限值;七月五日 0.06mm\/d,七月十二日直接跳到 0.08mm\/d,其中 cJ-39-04号观测点(西南角)的速率最高,达到 0.09mm\/d。
喜欢1994从批墙开始崛起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1994从批墙开始崛起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