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工接过水,没喝,直接放进检测箱:“先查规格,再查种植质量,最后测土壤。”他走到第一排最外侧的香樟前,放下检测箱,掏出一把数显胸径尺——这是专业的苗木测量工具,能精确到 0.1cm,比普通卷尺更准。他在树干 1.2m高度处绕了一圈,胸径尺的显示屏上跳出数字:“6.5cm。”
张工皱了皱眉,又换了个位置测,还是 6.5cm。他往前走了两步,测第二棵:“6.3cm。”第三棵:“6.4cm。”连续测了五棵,最大的也只有 6.6cm,没有一棵达到设计要求的≥8cm。
“老杨,这怎么回事?”张工把胸径尺往检测箱上一放,语气沉了下来,“设计图纸上写得清清楚楚,香樟胸径≥8cm,你这差了快 2cm,不符合合同约定啊。”
老杨赶紧凑过来,搓着手辩解:“张工,您别急啊!这批香樟是今年三月中旬移栽的,当时进场的时候,胸径都达标了!”他翻开手里的《苗木进场验收台账》,翻到 3月 15日那页,指着上面的数据,“您看,这是当时的检测记录:第一棵 8.2cm,第二棵 8.1cm,第三棵 8.3cm,都有监理刘工的签字,绝对没假!”
张工接过台账,眯着眼睛看了看,签字确实是“刘某某”,日期也对得上,但他还是不松口:“进场达标,现在怎么缩水了?你这养护是怎么做的?”
“主要是缓苗期的问题!”老杨赶紧解释,“香樟移栽后有 3-6个月的缓苗期,这段时间树体要消耗养分,加上三镇四月份倒春寒,五月份又旱,根系吸收能力弱,胸径就有点‘缩水’——其实不是真的变细,是树皮失水后稍微收缩了,等过了缓苗期,浇水跟上,还能恢复过来。”
罗明在旁边没说话,只是掏出手机,打开项目管理 App,调取出 3月 15日的苗木进场照片——照片里,香樟的土球用草绳缠着,旁边放着胸径尺,显示的数字确实是 8cm左右,但后续的养护记录却断断续续:4月份的浇水记录只到 4月 20日,之后没了;5月份的施肥记录更是空白,只有 5月 10日的一次病虫害防治记录。
“老杨,养护记录不全啊。”罗明把手机递给张工,“4月 20号之后的浇水记录呢?5月份没施肥?香樟缓苗期需要每月施一次薄肥,补充氮磷钾,你这没跟上,根系长不好,树体肯定弱。”
老杨的脸有点红,小声说:“4月底那段时间,工人都去支援 39号楼的幕墙整改了,浇水就断了几天;施肥是忘了,想着等缓苗期过了再施……”
“这可不行。”张工打断他,从检测箱里掏出本《三镇市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29-2019),翻到第 5.3.2条,“规范里明确写了,乔木移栽后,缓苗期浇水频率应为‘前 3个月每周 2-3次,每次浇透’,施肥应为‘每月 1次,采用腐熟有机肥或复合肥’,你这两项都没做到,导致苗木生长不良,胸径不达标,责任在施工方。”
罗明看着老杨,语气缓和了些:“老杨,现在不是找责任的时候,关键是怎么整改。张工,按规范,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
张工合上书,指着香樟树阵:“要么把这批树换掉,换成胸径达标、生长健壮的;要么留着,但要出具详细的复壮方案,保证半年内胸径达到 8cm,且成活率≥95%。不过政府项目,业主对苗木规格要求高,我建议还是换掉,免得后期出问题。”
老杨急了:“换树成本太高了,而且现在天热,移栽成活率低……”
“成本再高,也不能糊弄业主。”罗明打断他,掏出手机,“我现在联系三镇江夏苗圃基地,他们有成年香樟,之前合作过,规格能保证。”他拨通苗圃负责人老周的电话,开了免提,“老周,我是常青花园的罗明,需要 6棵香樟,胸径≥9cm,树高 3.5-4m,冠幅 2.5m以上,土球直径≥60cm,今天能送过来吗?”
电话那头传来老周的声音:“罗经理,有货!刚好昨天到了一批,胸径 9-10cm,土球都是 65cm的,树高 4m左右,冠幅 2.8m,成活率有保障。现在装车,下午两点前能到工地,您看行不?”
“行,务必保证土球完整,枝叶没有枯萎。”罗明挂了电话,对老杨说,“下午两点苗木到,你安排人把现有不达标的 6棵香樟挖出来,注意别破坏周边的麦冬草,挖出来的树可以移栽到项目西侧的临时绿地,别浪费了。”又对张工说,“张工,下午补种的时候,麻烦您再来一趟,现场验收规格和种植质量。”
张工点点头:“没问题,下午两点我过来,顺便带土壤检测仪,测测种植土的含水率,香樟喜欢湿润但不积水的土壤,含水率得控制在 4%-5%,不然影响成活率。”
中午十二点,老杨已经安排工人开始挖树。工人用铁锹在香樟树干周围 1.5m处画了圈,小心地开挖,避免伤了根系——虽然这些树要移栽,但也要尽量保证根系完整,提高临时绿地的成活率。罗明在旁边看着,叮嘱工人:“土球留 50cm,别太小,不然移栽后活不了。”
下午一点半,苗圃的货车到了。罗明和老周一起下车检查苗木:每棵香樟的土球都用草绳和无纺布双层包裹,没有松散;树干笔直,没有明显弯曲;枝叶翠绿,没有黄叶或枯萎枝;用胸径尺测了三棵,分别是 9.1cm、9.2cm、8.9cm,都符合要求。“老周,这批苗不错,根系很发达。”罗明拍了拍土球,能感觉到里面的须根很密。
两点整,张工准时到了。他先测了新苗的胸径,确认都≥8cm,然后掏出土壤含水率检测仪,在香樟树阵的种植区选了 5个检测点,每个点挖 10cm深的土样,放入检测仪的样品槽里。检测仪的显示屏跳动了几下,依次显示:“5.1%、4.8%、5.3%、4.7%、5.0%。”
“含水率有点偏高,尤其是第三个点,5.3%,超过了 5%的上限。”张工指着第三个检测点,“香樟怕积水,含水率太高,根系容易烂。得先把土晾一晾,或者挖排水沟,降到 4%-5%再种植。”
喜欢1994从批墙开始崛起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1994从批墙开始崛起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