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是“二十号模拟验收”,罗明调出模拟验收的流程:“模拟验收完全按正式验收的标准来,邀请监理张工、设计王工、勘察李工,还有物业公司的代表,组成模拟验收组,分结构、水电、幕墙、绿化、内装五个小组,逐区域检查。每个小组配备一名资料员,实时记录问题,当天下午五点召开模拟验收总结会,明确整改责任人与时限。”
他特别强调:“模拟验收时,要提前准备好《验收工作手册》,里面包括验收流程、标准、问题记录表、整改单,每个验收人员一份;另外,现场要安排引导员,负责带验收组到指定区域,避免混乱。小吴,手册今天下午要打印装订好,确保每人一本。”
小吴赶紧记录:“好的罗总,手册按 20份准备,封面用彩色打印,内页标注页码,方便查阅。”
最后是“资料归档”,罗明看向小吴:“资料是验收的关键,《预验收质量评估报告》要在二十号前完成施工、监理、设计、勘察、建设单位的签字盖章,每一页都要签,不能漏;另外,所有整改资料要按‘问题编号-整改方案-整改过程-验收结论-佐证材料’的顺序整理,放入红色资料盒,盒内附目录,盒外贴标签,二维码链接电子版资料,方便验收组查阅。”
他拿起桌上的《预验收质量评估报告》,翻开第一页:“报告里的‘整改情况综述’要详细,不能只写‘已整改’,要注明整改措施、检测数据、验收结论,比如沉降问题,要写‘沉降速率从 0.08mm\/d降至 0.03mm\/d,符合 JGJ8-2016规范要求,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沉降稳定评估报告》’,这样才完整。”
小吴点头:“我今天下午就修改报告,补充详细数据,明天上午找各单位签字。”
罗明最后强调:“未来 7天,每天晚上七点召开进度会,汇报当天任务完成情况,解决遇到的问题;所有人手机保持畅通,随叫随到;我和刘书记会每天抽查 30%的整改区域,确保质量。我们的目标不是‘达标’,是‘零缺陷’,要让正式验收组挑不出问题。”
刘志军站起身,手里拿着《武汉市优质工程评审标准》,走到幕布前,切换到“创优指标”页:“常青花园是武汉市重点民生工程,住的大多是拆迁户和低收入家庭,我们不仅要让业主‘住得上’,还要‘住得好’,所以不能满足于‘合格’,要冲刺‘武汉市优质工程’,这既是对业主负责,也是对政府项目的口碑负责。”
他指着标准上的“观感质量得分率≥90%”:“观感质量很重要,业主收房时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墙面、地面、门窗,比如墙面平整度,规范要求≤4mm,优质工程要求≤2mm;地面空鼓,规范要求≤3%,优质工程要求≤1%;我们要按这个更高标准来,老周、老郑,后续整改要对照优质标准,不能只盯着合格线。”
老周和老郑同时点头,在笔记本上写下“优质标准:墙面平整度≤2mm,地面空鼓≤1%”,心里明白,创优意味着要更细致。
刘志军又指向“资料完整性得分率≥95%”:“资料是创优的基础,所有资料要‘闭环、可追溯、无瑕疵’。比如整改前后的对比照片,要标注‘问题编号、拍摄时间、拍摄人、整改部位’,同一部位要从同一角度拍摄,光线一致,方便对比;检测报告要由具备 cmA资质的机构出具,每页都要有检测员、审核员、批准人的签字,盖章清晰;验收记录要注明‘验收时间、验收人员、验收结论、整改要求’,不能有模糊表述。”
他拿起一份整改资料,举例说明:“比如幕墙整改资料,里面要有‘问题描述(18层开启扇渗漏)、整改方案(调整铰链角度+补打密封胶)、整改过程照片(铰链调整前、调整后,密封胶施工过程)、检测报告(抗风压检测、水密性检测)、验收记录(张工签字确认合格)’,这样才叫‘闭环’,缺任何一项都不行。”
小吴赶紧在资料盒上贴了张红色便签:“资料闭环要求:问题-方案-过程-检测-验收,五项齐全。”
刘志军特别强调《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方案》的准备:“按规定,这个方案要提前三天报质量监督机构,内容包括验收组组成(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五方代表,以及质量监督机构监督员)、验收流程(资料审查→现场检查→功能测试→综合评议→出具结论)、验收重点(结构安全、使用功能、观感质量)、应急预案(比如现场发现重大问题如何处理,天气突变如何调整时间)。”
他看向罗明:“这个方案由你牵头,小吴配合,今天下午完成初稿,明天上午我去市城建局跟李科长沟通,确保方案符合要求,避免正式验收时流程出问题。”
罗明点头:“明白刘书记,今天下午三点前给您初稿。”
刘志军最后语重心长地说:“大家要记住,我们建的不是冷冰冰的房子,是业主的‘家’。之前有位业主跟我说,他盼这套房盼了三年,就想让瘫痪的老伴能在阳台晒晒太阳,能方便地用无障碍扶手。所以,我们调整的不只是扶手高度,是业主的生活便利;补种的不只是麦冬草,是业主的居住环境;整改的不只是一个裂缝,是业主的安全感。创优不是为了拿奖,是为了对得起业主的信任,对得起‘民生工程’这四个字。”
会议室里安静下来,每个人都在思考刘志军的话。老杨想起补种香樟时,罗明反复强调“要选根系发达的,让业主早日享受树荫”;老郑想起整改电梯时,连夜盯着升级固件,就怕业主乘梯不安全;小吴想起整理资料时,罗明让她把每个检测数据都核对三遍,就怕出纰漏。这些细节,都藏着对业主的责任。
从部署到执行的落地上午十点半,会议结束。参会人员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围着会议桌,进一步确认任务细节。老周拉着老郑,讨论保洁时如何配合——38号楼和 39号楼的垃圾要统一运到指定地点,避免污染绿化区;老杨找到张工,请教麦冬草补种后的养护方法,确保成活率;小吴拿着资料清单,逐一核对每个资料盒的内容,确保不遗漏。
罗明和刘志军留在会议室,讨论《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方案》的细节。“验收组组成要注意,勘察单位必须是项目原勘察单位的注册工程师,不能随便派个人来;现场检查时,要分区域陪同,避免验收组走冤枉路。”刘志军在方案初稿上标注,“另外,要准备好备用钥匙,每个户型至少两把,方便验收组进入。”
罗明点头:“我让小吴今天下午就去配钥匙,每个户型两把,编号对应房号,放在钥匙箱里,验收时由引导员统一管理。”
十一点,罗明来到 39号楼公共区域,检查无障碍扶手的调整准备情况。老周正在测量扶手高度,用水平仪贴在扶手上,气泡偏向一侧:“现在确实是 0.92m,明天连接件到了,调整到 0.85m,误差控制在±3mm内。”罗明蹲下来,摸了摸扶手的表面:“调整后要打磨光滑,不能有毛刺,老人皮肤嫩,容易划伤。”
十二点,小吴在资料室整理《预验收质量评估报告》,补充整改的详细数据。她把之前的“已整改”改成“沉降速率从 0.08mm\/d降至 0.03mm\/d,符合 JGJ8-2016《建筑变形测量规范》要求,第三方检测机构于七月十四日出具《39号楼沉降稳定评估报告》(编号:whJc-1996-0714),监理张工于七月十五日签字确认合格”,确保表述完整。
下午两点,老杨来到中心花园,查看麦冬草补种的准备情况。工人正在清理杂草,老杨用卷尺测量现有麦冬草的间距:“现在间距 15cm,补种时要缩小到 10cm,确保覆盖率达到 95%以上。”他还特意叮嘱:“浇水时要用细水管,避免冲倒现有苗木,浇水后用脚轻轻压实,让根系跟土壤贴合。”
下午四点,刘志军带着《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方案》初稿,前往市城建局。李科长仔细翻阅方案,提出修改意见:“验收流程里要增加‘业主代表参与’环节,民生工程要让业主有知情权;另外,功能测试要明确测试项目,比如水压、电压、电梯运行、消防联动,不能笼统写‘功能测试’。”刘志军认真记录,承诺第二天修改后再提交。
傍晚六点,项目部的灯光依旧亮着。罗明在办公室整理当天的进度:无障碍扶手连接件已发货,明天上午到货;麦冬草已联系苗圃,明天一早送达;《预验收质量评估报告》已补充完数据,明天上午找各单位签字;《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方案》已按李科长的意见修改,明天提交。他看着窗外的工地,38、39号楼的灯光次第亮起,像一双双期待的眼睛,心里更加坚定——未来 7天,一定要创造零缺陷纪录,给业主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晚上七点,进度会准时召开。各负责人汇报当天任务完成情况,没有一项拖延。罗明看着大家疲惫却坚定的眼神,想起会议室墙上的倒计时牌——“距离正式验收还有 7天”,他站起身,语气铿锵:“这 7天,我们要拧成一股绳,把每个细节做到极致。记住,我们盖的不是房子,是业主的生活,是政府的信任,我们一定要赢!”
会议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照亮了“匠心筑家”的标语,也照亮了每个人眼中的信心。这场冲刺战,他们志在必得。
喜欢1994从批墙开始崛起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1994从批墙开始崛起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