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电阻没问题,线路状态不错。”罗明点点头,正要关上配电箱门,目光却突然落在了从箱体底部引出的一根电缆上——这根电缆是从 1#箱引到钢筋加工区的 Yc橡套电缆,规格是 3x16+1x10,黑色的线皮上沾着不少泥污。在离箱体大约半米的位置,线皮被蹭破了一块,露出里面银白色的铜芯,铜芯上已经沾了点雨水,虽然没有冒火花,却能看到细微的氧化痕迹。
“老王,这根电缆怎么回事?”罗明指着破损处,语气一下严肃起来。王电工赶紧凑过去看,脸上露出一丝愧疚:“是昨天下午搬钢筋的时候,叉车不小心蹭到的,当时看只是破了点皮,没露多少铜芯,想着今天上午抽空换,结果一忙就忘了……”“忘了?”罗明皱起眉,伸手摸了摸破损的线皮,指尖能感觉到铜芯的冰凉,“临时用电最忌侥幸!这梅雨季天天下雨,雨水顺着破口渗进去,轻则短路跳闸,重则漏电伤人——去年城东项目就是因为电缆破损没及时换,工人踩在积水里触电,住了半个月院,你忘了?”
王电工的头低得更低了:“没忘,没忘……我现在就去仓库拿新电缆,马上换!”“现在就换,别等会儿再找借口。”罗明的语气没有缓和,“你去拿电缆,小李去配电室把 1#箱的总闸拉了,记得挂‘有人作业,禁止合闸’的牌子,小林在旁边看着,别让工人误合闸。”三人立刻行动起来:王电工拎着工具包往仓库跑,雨丝打在他的老花镜上,他却没顾得上擦;小李拿着警示牌子,快步往配电室走,脚步比平时快了一倍;小林则站在配电箱旁,守着打开的箱门,目光警惕地看着周围。
没一会儿,王电工扛着一卷新的 Yc橡套电缆跑了回来,电缆用塑料膜裹着,没有沾到雨水。他先接过小李递来的验电笔,确认配电箱内已经断电,才开始拆线——他用剥线钳小心地剥开旧电缆的线皮,露出里面的四根导线,然后用螺丝刀松开接线端子,把旧电缆取下来。接着,他拿起新电缆,量好长度,用美工刀划开线皮,剥出导线,按照“黄绿线接地、黑线零线、红线和黄线接相线”的顺序,逐一接在端子上,每个端子都拧得很紧,最后还用绝缘胶带在接线处缠了两圈,防止雨水渗入。
罗明站在旁边看着,没有说话,直到王电工把新电缆的另一端接到钢筋加工区的设备上,又用验电笔测了一遍,确认通电正常,才开口:“以后电缆要架空或者穿管保护,别直接铺在地上,尤其是叉车经常走的地方,很容易蹭破。”王电工连连点头:“您放心,下午我就找些钢管,把所有临时电缆都架起来,离地面至少 50cm,保证不会再被蹭到。”
小林这时打开了他的笔记本电脑——这是 1997年初项目部配的联想笔记本,重得像块砖头,屏幕只有 12英寸,开机花了足足两分钟。他点开里面的“临时用电问题台账”,在表格里输入“6月 15日 1#配电箱引出电缆破损”,问题描述里写了“叉车蹭破线皮,露铜芯,已现场更换新电缆”,整改责任人填了“王电工”,整改完成时间备注“6月 15日 12:30前”,最后还附上了两张照片——一张是破损电缆的特写,一张是王电工更换电缆的场景。“罗部长,台账记好了,照片也存进去了,晚上我再把电子版备份到 U盘里。”
罗明看了看手表,指针已经指向 12:10,雨势终于小了些,不再是倾盆而下,变成了细密的雨丝。“好了,1#箱没问题了,2#和 3#箱下午再查,先去项目部吃午饭。”他说着,关上配电箱门,锁好锁,又在箱体上贴了一张新的“检查合格”标识——标识是红色的,上面印着日期“1997.6.15”。“老王,下午记得把所有临时电缆都架空,我会过来复查。”临走前,罗明又叮嘱了一句,王电工赶紧应下,手里还拿着没收拾好的工具。
往项目部走的路上,小李揉了揉肚子,笑着说:“罗部长,今天查得太投入,都忘了饿,现在才觉得肚子咕咕叫。”罗明也笑了,抬手擦了擦脸上的雨水:“民生工程的安全和质量,比吃饭重要,但饭也得吃,吃饱了下午才有劲查砂样的含泥量。”小林跟在后面,把笔记本电脑抱在怀里,虽然累得额头冒汗,却依旧紧紧盯着屏幕,生怕刚才的台账没保存好——在他看来,这些记录和现场检查一样重要,都是保障项目质量的关键。
中午的雨总算歇了,天空却依旧是化不开的铅灰色,风裹着潮气钻进 3号楼的浇筑楼层——这里是四层楼板施工面,木模板拼出的大面积平台上,还留着清晨雨水的痕迹,踩上去能感觉到鞋底沾着的细木屑,混着水汽发滑。罗明的工装裤腿还带着上午的湿痕,此刻又沾了不少从模板缝隙漏下来的水泥灰,他攥着帆布工具包的手,指节因为用力而有些发白——里面的气泡式水平仪是上周刚从仓库领的,玻璃管里的红色气泡最怕磕碰,得小心护着。
“罗部长,您吃完饭就过来了?歇会儿再查呗,工人们还在清理模板上的积水呢。”施工队长老杨迎上来,手里攥着一把木刮尺,尺身上沾着湿淋淋的水泥浆。他脸上带着点歉意,早上因为脚手架扫地杆高度的事被提醒过,现在见罗明来查模板,心里多少有点打鼓。
罗明没应声,先抬头往头顶的模板支撑看——密密麻麻的立杆像树林似的立着,横杆和立杆的连接处都扣着扣件,黄色的钢管在昏暗的楼层里泛着冷光。“先查立杆扣件,四层楼板荷载大,必须用双扣件,防止下滑。”他说着,踩着模板间的方木走到一根立杆旁,伸手抓住连接横杆的扣件——上面是两个叠在一起的直角扣件,螺栓都拧得很紧,露出的丝扣有两圈,指甲抠上去纹丝不动。
喜欢1994从批墙开始崛起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1994从批墙开始崛起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