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屯的晨露还没被太阳晒干时,天宇已经站在新规划的耕种区边缘,手里捏着一把泛白的泥土。这土看着松散,捏在手里却像掺了盐粒,风一吹就簌簌往下掉。沈农蹲在旁边,用树枝扒开土层,眉头拧成了疙瘩:“照这盐碱度,再过两个月,稻苗怕是要发黄。”
天宇心里沉甸甸的。昨天清点物资时,沈农就反复强调土壤肥力不足的问题,尤其是这片新开垦的耕地,底层藏着厚厚的盐碱层,雨水一冲就往上泛,普通的草木灰根本压不住。
“要是能再多几个懂农桑的人就好了。”天宇望着连片的荒地,忍不住在心里感叹。上次召唤的沈农一个人要管耕种、育种、施肥,忙得脚不沾地,遇到盐碱化这种棘手问题,单靠他一个人显然不够。
就在这时,脑海里的系统提示音突然响起:“检测到宿主领地面临核心农业困境,符合‘团队召唤’条件。当前可消耗150点召唤值,解锁‘南宋农桑能手团队’(3-5名),团队成员擅长土壤改良、作物培育、农具革新,可针对性解决盐碱化等耕地问题。”
天宇猛地抬头,眼里闪过惊喜。他赶紧在心里查询召唤值余额——之前积累的奖励加上建立华夏屯的新增点数,正好有180点,足够召唤团队,还能余下30点应急。
“召唤!”天宇没有丝毫犹豫,在心里默念指令。
熟悉的淡金色光芒在耕种区中央亮起,比上次召唤沈农时更盛,像升起了一轮小太阳。光芒中传来细碎的说话声,隐约能听到“这土怕是要改良”“排水得跟上”之类的话语。
光芒散去,五个穿着青色短褂的汉子出现在原地。为首的是个五十多岁的老者,面容清癯,手里拄着根铜头拐杖,拐杖头雕成稻穗形状;旁边是两个三十多岁的壮年,一个背着装满农具的竹篓,一个手里捧着本线装书;还有两个年轻后生,背着土样箱,眼神里满是好奇。
“在下季方,乃南宋农桑司主事,”老者拱手行礼,声音洪亮,“奉召前来相助,这位便是华夏屯主事吧?”
天宇连忙回礼:“正是在下天宇,多谢各位远道而来。我这屯子刚起步,耕地盐碱化严重,正愁没对策呢。”
季方笑着摆手:“主事客气了。我们在路上便听闻此地有土壤难题,正好派上用场。”他转头对身后的人吩咐,“德才,你带两个后生先取土样,测测盐碱度;茂才,你随我看看地形,尤其是排水走向。”
“是!”几人应声散开。被称作德才的壮年打开土样箱,里面竟是一套精巧的工具——有铜制的量杯、瓷质的试纸、还有个小小的天平,看得周围的华工啧啧称奇。茂才则从背篓里拿出罗盘,跟着季方往坡地走去,时不时蹲下记录。
沈农凑过来,看着季方等人忙碌的身影,对天宇低声道:“看这架势,是真有本事的。季方这名字,我好像在祖传的农书上见过,说他在江南改良过万顷盐碱地呢。”
天宇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他看着季方用拐杖拨开杂草,指着低洼处对茂才说着什么,又看德才小心翼翼地将不同地块的土样装进试管,突然觉得,这盐碱地的难题,或许真的能解决了。
日头升高时,季方带着人回到原地,手里拿着几张写满字的纸。“主事请看,”他指着纸上的数据,“这片地盐碱化分三层,表层是轻盐碱,中层是中盐碱,底层是重盐碱。好在地势有坡度,只要做好排水,‘排盐淋碱’大有可为。”
“排盐淋碱?”天宇追问,这词他还是头回听说。
季方正要解释,却见德才拿着试纸过来,脸色凝重:“师傅,有些地块的盐碱度超过三成,怕是得先洗盐才能下种。”
季方点点头:“看来得先做个示范田。天宇主事,可否借几亩地,让我们露一手?”
天宇眼睛一亮:“当然可以!要多少人帮忙尽管说!”
季方笑着指向不远处的荒地:“就那五亩地吧。先挖深沟,再引水淋盐,不出一个月,保管能变良田。”
周围的华工听得将信将疑,只有沈农眼睛发亮,凑过去和季方讨论起挖沟的深度和引水的角度。天宇看着这一幕,心里暖意涌动——系统召唤来的不仅是能手,更是华夏屯破解土壤难题的希望。
喜欢穿越1858年的澳洲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穿越1858年的澳洲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