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城稻出苗的第五天,一场突如其来的虫害打破了华夏屯的平静。李武像往常一样去田里查看,刚走到地头,就惊叫起来:“不好!稻苗被虫子啃了!”
众人闻声赶来,只见嫩绿的稻苗叶子上布满了小洞,有些苗甚至被啃得只剩根茬,地里爬满了黑色的小虫,密密麻麻的,看得人头皮发麻。“这是啥虫子?咋这么能吃?”有人慌了神,急得直跺脚。
天宇心里一沉,赶紧去找季方。季方正在查看改良麦的长势,听说虫害,立刻跟着往稻田地跑。他蹲下身,抓起一只小虫,仔细看了看,又闻了闻,眉头紧锁:“这是土蝗的幼虫,专吃禾苗,要是不及时治,用不了三天,稻苗就会被啃光。”
“那咋办?”李武急道,“咱没农药啊!”
季方站起身,沉声道:“别慌,土蝗怕三样东西:烟末、石灰、草木灰。德才,你带些人去收集烟杆,烧成烟末;茂才,组织人把石灰和草木灰运来;天宇主事,麻烦你让人准备些大扫帚和簸箕。”
“好!”众人应声散开。德才带着人去仓库翻找——之前华工们抽的旱烟杆都攒着没扔,正好派上用场,他们把烟杆堆在空地上,点燃后用布盖着,收集黑色的烟末。茂才则指挥着壮丁们抬来石灰和草木灰,堆在田埂上。
季方教大家配“驱虫药”:烟末、石灰、草木灰按1:2:3的比例混合,装进布袋里,往稻苗上撒。“这药既能杀死土蝗,又能给稻苗补肥,一举两得。”季方一边配药一边说,“撒的时候要均匀,叶子背面也要撒到,那里是土蝗藏身处。”
华工们分成两组,一组撒药,一组用扫帚扫虫。撒药的人背着布袋,像撒种子似的往稻苗上撒,白色的石灰和黑色的烟末落在绿色的稻苗上,形成鲜明的对比。扫虫的人则拿着大扫帚,把地里的土蝗扫到簸箕里,然后倒进旁边的火堆里烧死,噼啪作响。
孩子们也来帮忙,他们拿着小扫帚,在稻苗间穿梭,把躲在根部的小虫扫出来。“烧死你们这些坏东西!”孩子们一边扫一边喊,小脸被熏得黑乎乎的,却没人叫苦。
沈农则带着人在稻田周围挖沟,沟里撒上石灰。“这是防土蝗逃跑,”沈农解释道,“土蝗怕石灰,过不了沟,只能在田里被咱们消灭。”
忙活了一整天,地里的土蝗明显少了。华工们累得瘫坐在田埂上,看着保住的稻苗,脸上露出了笑容。季方检查着稻苗,发现新叶已经开始生长,松了口气:“还好发现及时,稻苗还能恢复。明天再撒一次药,巩固一下,就没事了。”
天宇看着堆在田边的死虫,心里一阵后怕:“多亏了季师傅有办法,不然这季稻子就全完了。”
季方摆摆手:“虫害是种地常有的事,关键是要早发现、早防治。以后每天都要派人查看庄稼,发现有虫咬的痕迹,立刻报告,不能拖延。”他想了想,又说,“明天我教大家做‘虫情预报灯’,用油脂点灯,晚上能吸引飞虫,提前发现虫害。”
第二天,华工们又撒了一次药,地里的土蝗彻底不见了。稻苗重新焕发生机,新叶舒展,绿油油的一片。天宇站在田边,看着恢复如初的稻田,心里明白,种地不仅要靠力气,更要靠智慧,季方团队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喜欢穿越1858年的澳洲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穿越1858年的澳洲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