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宇被推举为屯长后,华夏屯像是被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人们不再是零散的个体,而是像被拧成了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连走路的步伐都透着股整齐划一的劲头。
最先显现变化的是干活的效率。盖棚屋的壮丁们,以前还需要人盯着,现在不用招呼,天不亮就扛着木料上工,谁的活没干完,不用催促,自然有人搭把手。李武负责监工,每天除了记工,就是帮着抬重木料,他笑着说:“现在干活,比喝酒还痛快,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劲!”
耕种区更是如此。沈农带着人给幼苗追肥,每个人都知道哪块地该多撒草木灰,哪块地该少浇点水,不用再一一指点。有天傍晚突降暴雨,华工们自发地跑到田里,用稻草盖住刚出土的蔬菜苗,用石块加固田埂,等雨停时,浑身都湿透了,却没人抱怨一句。
“以前各干各的,总觉得没底。”张婶一边给蔬菜苗浇水,一边对旁边的妇女说,“现在有天宇屯长拿主意,季师傅他们指导,心里踏实,干活也有劲头。”
团队的凝聚力,在一次应对野兽侵袭时,体现得淋漓尽致。那天夜里,巡逻的壮丁发现有狼群靠近木栅栏,立刻喊出了暗号“海冬青”。睡梦中的华工们闻声而起,男人们操起锄头、砍刀,女人们点亮火把,孩子们则帮着传递石块,很快就在栅栏内侧站成了一道人墙。
狼群在栅栏外徘徊,绿幽幽的眼睛在黑暗中闪着光,却始终不敢靠近。李武站在最前面,手里的砍刀在火光下闪着寒光:“有本事的就过来!让你们尝尝华夏屯的厉害!”
天宇站在他身边,冷静地指挥:“火把举高点,别让它们靠近;王虎带几个人去仓库那边守着,别让它们绕后;孩子们都退后,别往前挤。”
僵持了半个时辰,狼群见无机可乘,悻悻地离开了。看着狼群消失在黑暗中,华工们才松了口气,互相拍着肩膀,笑着抹去脸上的冷汗。“刚才真险,”有人说,“要是以前,怕是早就慌了神。”
“现在不一样了,”赵大爷拄着拐杖,看着眼前的人群,“咱们是一家人,一家人就该抱团取暖。”
这件事之后,华夏屯的人更团结了。大家开始互相串门,分享食物,谁家有困难,不用开口,自然有人帮忙。二丫的父亲在挖渠时伤了腿,张婶就每天给他家送吃的,李武带着壮丁帮他家把地里的活干完了。
天宇也在琢磨着增强团队凝聚力的法子。他让王磊在晒谷场搭了个台子,每天晚上,就让季方团队教大家认字、讲农桑知识;让李武教大家格斗、射箭;让会唱歌的老人教孩子们唱家乡的歌谣。
晚饭后的晒谷场,成了最热闹的地方。有的人在学写字,用树枝在地上划;有的人在练射箭,箭矢嗖嗖地飞向靶心;孩子们围着老人,听他讲老家的故事,笑声此起彼伏。
“以前总想着能活着就行,”沈农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对天宇说,“现在才明白,活着不光要吃饱穿暖,还得有奔头,有念想。”
天宇点点头,望着远处的田野。那里的幼苗已经长得半尺高了,占城稻的叶子舒展如剑,改良麦的茎秆挺拔如竹,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他知道,华夏屯的凝聚力,就像这些幼苗的根,在看不见的地方,正一点点扎深,连成一片,支撑着这片土地上的希望。
这天夜里,天宇做了个梦。梦见华夏屯的木栅栏变成了高大的城墙,棚屋变成了瓦房,田野里稻浪翻滚,仓库里堆满了粮食,孩子们在晒谷场上奔跑,笑声像银铃一样。他站在城墙上,望着远方,心里踏实而温暖。
醒来时,天已经亮了。天宇推开棚屋的门,看到李武带着人在加固栅栏,张婶在给孩子们分发早饭,季方和沈农正在田埂上讨论着什么。阳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温暖而明亮。
天宇笑了笑,拿起锄头,朝着田野走去。他知道,梦想不会一蹴而就,但只要这股拧成一股绳的力量还在,华夏屯的明天,一定会像梦里那样美好。
喜欢穿越1858年的澳洲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穿越1858年的澳洲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