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刚漫过华夏屯的木栅栏,天宇正站在晒谷场边缘,看着李武带着壮丁们给新搭的棚屋上梁。木梁稳稳架在立柱上时,人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连最腼腆的后生都跟着喊了两声。天宇笑着点头,心里正盘算着接下来该开垦哪片荒地,脑海里突然响起了熟悉的系统提示音。
“检测到华夏屯初具规模,触发‘首次领地建设’任务。”
机械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天宇下意识地停下脚步,目光扫过忙碌的人群——没人察觉到他的异样,李武正指挥着往梁上绑红布,说是图个吉利。他定了定神,在心里默念:“任务详情。”
“任务名称:首次领地建设。”系统声音清晰回响,“任务目标:三十日内完成三项指标——一、居住点加固:将现有木栅栏升级为土石混合墙,高度不低于一丈,增设了望塔三座;二、耕地拓展:新开辟荒地一百亩,完成初步改良,达到耕种标准;三、防御体系:建立简易防御工事,包括壕沟、拒马及信号预警机制。”
天宇的呼吸微微一滞。三十日、三项指标,每一项都不轻松。尤其是一百亩荒地,如今华夏屯的耕地加起来才五十多亩,要在一个月里新开一百亩,还要完成改良,几乎是逼着人连轴转。
“任务奖励:解锁基础科技树(包含农具改良、建筑搭建、防御工事三类基础技术图谱),奖励召唤值200点。”
奖励的内容让天宇心头一跳。基础科技树?这意味着他们不用再靠着摸索和记忆来改良工具、搭建房屋,有了图谱指导,效率会提升不止一倍。200点召唤值更是珍贵,足够再召唤一支专业团队,或许能解决眼下铁器匮乏的难题。
“是否接受任务?”
“接受。”天宇没有丝毫犹豫。压力固然大,但华夏屯要想真正扎根,这些建设本就是迟早要做的事。系统的任务不过是给了个明确的目标和期限,更重要的是,那基础科技树,能让他们少走太多弯路。
他深吸一口气,转身往晒谷场中央走。那里,季方和王磊正围着一张图纸讨论,沈农蹲在旁边,用树枝在地上比划着灌溉渠的走向。“大伙先停一下。”天宇的声音不算响亮,却让喧闹的场地瞬间安静下来。
壮丁们从棚屋上探出头,妇女们抱着孩子凑过来,连正在给牲畜喂食的老人都拄着拐杖走了过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天宇身上,带着一种自然而然的信赖——自从他被推举为屯长,每一次决策都没让大家失望过。
“刚琢磨了件事,”天宇开门见山,目光扫过众人,“咱们华夏屯要往前再走一步,三十天内,完成三件事。”他伸出三根手指,“第一,把木栅栏换成土石墙,再盖三座了望塔;第二,新开一百亩荒地,能种上庄稼;第三,挖壕沟、做拒马,让咱们夜里睡得更踏实。”
人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有人面露难色——一百亩荒地,听着就头皮发麻;但更多人眼里闪着光,李武第一个站出来:“屯长,你说咋干!咱们有的是力气!”
“我知道这不容易。”天宇点头,语气诚恳,“但这是为了咱们能在这儿长久地活下去。栅栏挡不住野兽,更挡不住不怀好意的人;耕地不够,明年开春还是要饿肚子;没防御,夜里睡觉都得睁着一只眼。”
他指向远处的山林:“季师傅说,那片林子后面还有大片荒地,只要改良得当,都能种庄稼。王磊师傅也说了,土石墙看着难建,只要方法对,咱们人手够,三十天肯定能成。”
季方捋着胡须,接过话头:“天宇屯长说得在理。一百亩荒地看着多,分摊到每天,也就三亩多。咱们分片区开垦,我带着人负责改良,保证不耽误农时。”
王磊也紧跟着道:“土石墙我来设计,用黏土混合碎石,再夯实,比木栅栏结实十倍。了望塔就建在三个角上,能看到周围三里地,预警足够了。”
有了两位师傅的支持,众人的疑虑顿时消了大半。张婶抱着孩子笑道:“只要能让日子越来越好,再累咱也认!妇女们可以帮着和泥、捡碎石,总不能让爷们儿一个人忙。”
“孩子们也能帮忙!”扎羊角辫的小豆子举着弹弓喊,引得众人发笑。
天宇看着这一幕,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抬手往下按了按,声音再次响起:“从今天起,所有人分成三组——李武带一队,负责建墙和了望塔,听王磊师傅调度;王虎带一队,负责开垦荒地,听季方师傅调度;张婶带一队,负责后勤,保证大伙吃好喝好,再抽些人手帮着挖壕沟、做拒马。”
“散了就动手,天黑前,咱们先把规划图定下来!”
人群轰然应诺,转身投入到新的忙碌中。李武已经扛着锄头去丈量栅栏范围,王虎招呼着壮丁往山林方向探路,张婶则组织妇女们收拾伙房,准备给大家加顿早饭。
天宇站在原地,望着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又看了看远处沉睡的荒地。系统任务带来的压力还在,但更多的是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他知道,这三十天会很难熬,但熬过去,华夏屯就会迎来脱胎换骨的变化。
阳光渐渐升高,晒谷场的木梁上,红布在风里猎猎作响,像一面小小的旗帜,昭示着新的开始。
喜欢穿越1858年的澳洲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穿越1858年的澳洲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