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此处,刘琨只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旋涡之中,稍有不慎便会被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这天下督招讨兵马大元帅大印,对于饱读诗书、秀才出身的刘琨而言,又怎能不知其分量之重?
纵观历史长河,天下间唯有薛仁贵和岳飞,曾使用过如此规格的大印。
而这两位英雄豪杰,一个将北方的胡人驱逐出境,另一个则率军奋勇抗击北方的金国女真人。
然而,如今吴三桂竟然也手握此等大印,其意图昭然若揭——无非是妄图效仿前人,将女真后裔满人逐出中原大地!
刘琨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他面色凝重地叮嘱毕大同一番,严令其不得随意泄露半句口风。
待毕大同离去之后,刘琨方才长舒一口气,但此刻的他却毫无睡意。
尽管夜已深沉,他却早已酒醒,脑海中不断回忆着毕大同刚才所言的每一句话。
细细思量之下,刘琨愈发觉得事情紧迫。
且不说那吴三桂本就拥兵自重,如今更是掌控了云南和贵州两地,势力日益膨胀。
种种迹象表明,毕大同所言不虚,吴三桂显然已有反叛之心。
就这样,刘琨独自一人在书房中苦思冥想了整整半宿,终于灵光一闪,想出了应对之策……
三更时分,万籁俱寂,整个昆明城都被笼罩在一层厚重的黑暗之中。
然而,刘昆却早已悄然起身,迅速地换上了一身朴素的便装。
他轻手轻脚地打开房门,像一只敏捷的猫一样,悄悄地溜出了家门。
夜色深沉,道路两旁的树木在微弱的月光下投下阴森的影子。
刘昆小心翼翼地走着,尽量不发出一点声响。
大约过了小半个时辰,他终于来到了巡抚衙门。
这座威严的建筑此刻也沉浸在梦乡之中,只有门口的灯笼散发着昏黄的光。
刘昆并没有走向那气势恢宏的正门,而是绕到了巡抚衙门送菜的偏门处。
他轻轻地抬起手,有节奏地敲起了门:“砰砰砰……砰砰砰……”敲门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
看门的伙计原本正趴在门前的小房间里酣睡,突然被这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他极不情愿地从床上坐了起来,一边揉着惺忪的睡眼,一边嘟囔道:“谁啊……大半夜的扰人清梦!”
门外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送猪肉的……”
一听到“送猪肉的”四个字,这小伙计的睡意瞬间消散了几分。
小伙计不敢怠慢,立刻趿拉上鞋子,快步走到门边,打开了小门。
门刚一打开,刘昆就如一道闪电般闪身而入。
小伙计还没反应过来,只觉得眼前一花,刘昆已经不见了踪影。
他连忙追上去喊道:“刘大人……巡抚大人还在睡觉呢。”
刘昆头也不回地说道:“无妨……你赶紧叫下人去把巡抚大人叫醒,就说我有要事相商,我先在他的书房等着。”
说完,他脚下生风,直奔巡抚大人的书房而去。
原来这伙计,是朱国治亲自从家乡带过来的心腹之人。
此人肩负着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根据来访者说不同的暗号,来辨别其身份,并迅速做出相应的安排。
比如说,如果来者说是送猪肉的,那么不用问,来人必定是刘昆;而要来送大白菜的,则意味着前来拜访的是按察使李元兴。
不仅如此,这里面还存在着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暗号呢!
这位机灵的小伙计整日守在这里,专心致志地负责与这些访客们进行对接工作,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巧妙地避开吴三桂那无处不在的眼线和耳目。
刘昆如往常一样,大摇大摆地径直走向朱国治的书房。
一进门,他连招呼都不打一声,随手抄起书架上的一本书,旁若无人地坐下来便开始翻阅起来。
令人诧异的是,偌大的书房里居然没有一个人上前给他奉茶,甚至连个搭理他的人影儿都看不到。
见此情形,那位小伙计只得无奈地拍醒了正在角落里打瞌睡的一个小丫鬟,轻声嘱咐她赶紧跑到朱国治的卧房去,把主人给唤醒过来。
要说这朱国治啊,近些日子以来睡眠质量本就极差,每天能睡上个囫囵觉都成了一种奢望。
这不,好容易才刚刚进入梦乡没多久,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给吵醒了。
一开始,朱国治心里头别提有多恼火了,满心以为又是哪个不长眼的下人在捣乱。
然而,当他听清门外传来的是小丫鬟怯生生的声音,并且得知是刘昆到访时,原本满脸的怒容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副急切的神情。
只见他二话不说,手忙脚乱地掀开被子,匆匆套上衣衫,趿拉着鞋子便朝书房飞奔而去。
随着那声轻微而清脆的\"吱呀\"声响,仿佛打破了夜晚的寂静,朱国治小心翼翼地伸出手,缓缓推开了书房那扇略显陈旧的木门。
此刻,屋内的油灯散发着昏黄而温暖的光芒,照亮了一方小小的天地。
正在埋头苦读的刘昆听到声音后,猛地抬起头来。
他那双原本专注于书本的眼睛,瞬间与刚进门的朱国治对视在一起。
就在这目光交汇的刹那间,一种难以言喻的氛围弥漫开来,似乎预示着一场机密的谈话即将展开......
朱国治一边走进房间,一边略带疑惑地开口问道:\"刘大人,怎会在这半夜三更之时,突然造访我的巡抚衙门呢?莫不是有什么天大的要事?\"
说罢,他忍不住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显然是被这突如其来的访客从睡梦中惊醒。
刘昆微微一笑,回应道:\"刘某昨夜可是彻夜未眠啊,朱大人!\"
朱国治挑了挑眉,戏谑地说道:\"哦?半夜不睡觉,难道是专程跑来我这儿讨杯茶水喝不成?\"
自从朱国治到任云南以来,便一直受到吴三桂那一帮人的排挤和冷落。
然而,同知刘昆以及按察使李元兴却与众不同,他们不仅对朝廷忠心耿耿,更是对吴三桂的飞扬跋扈行径深恶痛绝。
正因如此,三人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朱国治对于这两位同僚也是格外信任。
只见刘昆缓缓站起身来,脚步轻盈地走向书房的门口。
他轻轻地将房门打开一条窄窄的缝隙,然后像做贼似的迅速探出脑袋,警觉地朝四周张望了一番。
确认周围并无异常之后,他才重新关好房门,转身回到书桌前。
只见他小心翼翼地左右张望一番后,确定四周并无他人身影,这才轻手轻脚地将书房的门缓缓合上,并顺手插上插销以防有人突然闯入。
随后,他迈着略显沉重的步伐回到座位之上,然而此刻与方才那副嘻嘻哈哈、没个正形儿的模样截然不同,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极为严肃起来。
“朱大人呐,这回可真是出大事啦……”他压低声音说道,语气中充满了焦急和忧虑。
喜欢康熙正史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康熙正史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