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胤礽虽然年纪小,但他却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攀比心。
由于他是太子,身份特殊,因此有时会显得有些骄纵,做事也有些拖拖拉拉。
尽管如此,当胤禔和胤礽一起做某件事情时,他们之间的竞争意识就会被激发出来。
无论是读书、写字还是练习骑射,他们都会暗暗较劲,看谁做得更好。
康熙站在高坡之上,远远地望见两人骑着马在草原上疾驰,充满了活力和激情。
康熙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欣慰的笑容,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
当然,康熙的子嗣众多,除了眼前这两位正在比拼的儿子外,他还有几个年幼的小儿子。
其中,皇三子胤祉年纪尚小,只有四岁,他的生母是荣妃。
皇四子胤禛则更为年幼,仅有三岁,他的生母是德妃。
而皇五子印祺则更为稚嫩,年仅两岁,他的生母为宜妃郭络罗氏。
此外,康熙还有康熙十九年出生的皇六子和皇七子,他们都还不到一岁。
还有康熙二十年三月出生的皇八子,由于其母亲出身低微,至今尚未被赐予正式的名字。
康熙看到自己射中的那只梅花鹿,在侍卫们的追逐下已经筋疲力尽,最终颓然倒地。
侍卫们迅速将梅花鹿抬到了康熙的面前,然后熟练地割开了它的喉咙,取了两碗鹿血。
康熙见状,毫不犹豫地端起一碗,仰头一饮而尽。
对于生饮鹿血,康熙一直都有这个习惯。
他相信鹿血具有滋补身体、延年益寿的功效,所以每次狩猎时,他都会品尝这新鲜的鹿血。
随后,康熙下令生火,熊熊烈火在景山上燃烧起来,照亮了周围的黑暗。
梅花鹿被架在火上,烤得滋滋作响,香气四溢。
康熙、明珠和索额图围坐在火堆旁,一边品尝着美味的烤鹿肉,一边闲聊着。
明珠和索额图不停地夸赞太子和大阿哥,称赞他们的才华和品德。
康熙听着他们的赞美,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就在这时,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呼喊声:“皇上……皇上……福建八百里加急!”
康熙闻声望去,只见李光地带着一个太监,正一路小跑着向他奔来。
李光地手中高举着一个奏折,神情十分焦急。
“光地,慢点,不慌。”康熙大声喊道,他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
原来,这李光地自从进入内阁之后,凭借其卓越的才能和智慧,深受康熙的器重。
这次康熙打猎虽然没有带他一同前往,但并非因为对他的不信任,而是因为内阁中需要处理的事务繁多,实在离不开他和陈廷敬等人。
李光地气喘吁吁地跑到康熙面前,将奏折递给他,然后稍稍喘了口气,说道:“福建……福建八百里加急……”
这福建八百里加急的密折,就像一颗重磅炸弹一般,让李光地心中忐忑不安。
他深知这封密折的重要性和敏感性,所以丝毫不敢怠慢,更不敢私自拆开查看。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李光地决定亲自带着这封密折前往景山,面呈康熙皇帝。
因为他知道,此时此刻,康熙正在景山。
李光地恭敬地呈上密折,康熙接过来,仔细端详着封漆。
那封漆上的印章,正是姚启圣的。
突然,康熙像是想起了什么,“呸”的一声,将嘴中的肉柴吐了出来。
这一举动让在场的人都有些诧异,但没人敢多问。
紧接着,康熙毫不犹豫地拆开了奏折。
众人的目光都紧紧地盯着康熙,期待着他的反应。
然而,当康熙看完奏折后,他的脸上竟然露出了笑容,而且这笑容越来越大,最后变成了开怀大笑。
“哈哈哈……哈哈哈……”
明珠、索额图和李光地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康熙如此高兴。
索额图终于按捺不住好奇心,壮着胆子问道:“皇上,发生什么事儿了?”
康熙又是一阵狂笑:“哈哈哈.....哈哈哈.......郑经....郑经死了。”
说罢,将奏折丢给索额图,自顾自的说道:“郑经死了,台湾发生内乱,正是我大清攻打台湾最佳时机啊。”
明珠和李光地心中一惊,凑过来一同观看。
姚启圣之奏折言:“逆贼郑经已于康熙二十年十月二十七日亡故,其长子郑克臧为众所诛,伪侍卫冯锡范立郑经次子郑克塽,此乃东宁之政变。郑克塽者,乃冯锡范之婿也。郑经既已伏诛于冥府,贼众必生乖离扰乱之象,宜趁此良机攻克澎湖台湾。”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明珠满脸喜色,激动地说道,“郑经已死,台湾内乱,这可是天赐良机啊!朝廷应当立刻下旨,命令水师迅速出击,攻克台湾,绝对不能错失这个大好机会啊!”
李光地也赶忙附和道:“是啊,皇上,此时不正是用兵的最佳时机吗?趁台湾内乱,将士们人心惶惶、离心离德之际,我军若能果断出击,必能一举拿下台湾!”
然而,索额图却缓缓地摇了摇头,面露忧色地说:
“皇上,虽然郑经已死,但台湾的几十万水师仍然镇守澎湖,实力依旧强大。依微臣之见,此时不宜轻举妄动,应先命万正色加紧训练兵将,镇守金门岛,以观其变,万不可贸然出兵啊。”
康熙听了索额图的话,眉头微皱,冷哼一声道:“哼……如此良机,岂能白白错过?”
话已至此,康熙不再犹豫,当即下令道:“回乾清宫,立刻商议此事!”
说完,他转身离去,众人也纷纷跟随其后,一同返回乾清宫。
乾清宫。
康熙召见内阁,乾清宫内气氛凝重,众人皆知今日所议之事关系重大。
明珠、索额图、李光地、熊赐履、陈廷敬、高士奇等一众大臣纷纷来到殿内,向康熙行礼后,静待皇帝开口。
康熙面带微笑,环视众人后,缓缓说道:
“诸位爱卿,近日台湾传来消息,郑经突然暴毙,其长子郑克臧继位。然而,冯锡范却发动东宁政变,诛杀郑克臧和陈永华,改立次子郑克爽为新一代延平王。此事关乎台湾局势,朕想听听诸位爱卿的看法。”
喜欢康熙正史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康熙正史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