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新裕也同样悲痛欲绝,他的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涌出,顺着脸颊滑落。
他哽咽着说道:“父亲,我错了,我真的知道错了!”
两人就这样在索尼的牌位前,尽情地释放着内心的痛苦和悔恨。
过了好一会儿,索额图的哭声渐渐平息下来,但他的心情依旧沉重。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
“如今大阿哥已经十二岁了,在明珠的教唆下,他渐渐地产生了夺取皇位的野心啊……”
“大阿哥?”新裕听到这个名字,心中猛地一紧,脸上露出一个大大的问号。
索额图见状,冷哼一声,继续说道:
“太子虽然才十岁,但他性格温和,处处忍让着大阿哥。可大阿哥却得寸进尺,步步紧逼。而且,明珠已经和大阿哥勾结在一起,穿同一条裤子了。如果我们两个有什么意外,太子还能依靠谁呢?”
这一番话,犹如一盆冰水当头浇下,让新裕的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担忧。
他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恐地看着索额图,颤抖着声音问道:“三哥,那我们该怎么办啊?怎么办啊三哥?”
“哎……”索额图长长的叹了口气,似乎心中有万般无奈,他语重心长地对新裕说道:
“你在宫中当差,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宫中人心险恶,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所以,你万事都要小心谨慎,切不可让他人抓到你的把柄,否则……否则就算皇上有心想要保咱们,恐怕也是力不从心呐。”
新裕听了索额图的这番话,如醍醐灌顶一般,他连连点头,说道:“知道了三哥,我一定牢记您的教诲,痛改前非,从今往后再也不敢做那些违法之事了。”
索额图见新裕态度诚恳,心中稍感宽慰,他拍了拍新裕的肩膀,说道:
“好!你能有这样的觉悟,我也就放心了。你只要在宫中好好当差,别再让明珠那家伙抓住把柄,其他的事情,就都交给我来处理吧。”
然而,尽管索额图表面上显得镇定自若,但实际上他的内心却远非如此。
半夜时分,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久久难以入眠。
“十几年了,明珠那老狐狸终于露出了他的狐狸尾巴,原来他一直想要扶持大阿哥,与太子和老夫作对啊。”索额图越想越觉得愤怒,他紧紧地咬着牙关。
“若不除掉明珠,怕是太子日后不得安生啊。”
想到了这里,索额图长舒一口气,他跟明珠的争权,进入白热化阶段。
索额图的党羽遍布朝堂,势力庞大,而明珠也毫不逊色,同样拥有众多支持者。
这两方势力在朝堂之上明争暗斗,互不相让,甚至都毫不掩饰彼此之间的敌意。
在台湾郑氏问题上,明珠始终坚持主张通过海战武力统一,而索额图则一直劝说康熙,如果能够以和平方式解决,就一定要进行谈判。
两人在朝堂上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观点也始终难以统一。
面对这种局面,康熙感到十分头痛。
经过深思熟虑,他终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皇上要去牛栏山避暑?”徐圆梦满脸惊讶地问道。
康熙微微一笑,回答道:“正是如此,朝堂上的事情,就全权交给索额图和明珠去处理吧。如果不是涉及边疆的重大事务,无需再向朕请示。”
徐圆梦迟疑了一下,还是开口说道:“呃……皇上,如今索相和明相之间的争斗愈发激烈,您难道不打算劝解一下吗?”
康熙冷笑一声,说道:“朕此次出行,正是想看看他们究竟会如何斗法。”
原来康熙心中早有盘算,他有意将自己隐匿起来,让那两人相互争斗。
只要他们之间能够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对于康熙来说,即便他们斗得再激烈也并无大碍。
于是,康熙果断地下达旨意,决定在康熙二十二年五月十二日,与太皇太后一同前往牛栏山行宫避暑。
当然,康熙自然不会将太子单独留在京城。
他深知权力的诱惑和争斗的残酷,为了确保局势的稳定,他决定将大阿哥、太子以及三阿哥一同带走。
这样一来,京城的局势便会相对平稳,而他也可以在远离京城的地方,暗中观察着那两人的一举一动。
在临行前,康熙特意召见了江南道御史郭琇、大学士徐乾学等一众文官。
这些人都是他的心腹,也是他在朝廷中的得力助手。
康熙与他们密谈良久,交代了一些重要事务,并嘱咐他们在自己离开京城期间,要密切关注京城的动态,及时向他汇报。
与康熙一同前往牛栏山的,还有高士奇和陈廷敬。
他们不仅是康熙的亲信,更是朝廷中的中流砥柱。
有他们在身边,康熙可以更加放心地处理政务,同时也能借助他们的智慧和谋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然而,康熙的离开并没有让京城的局势平静下来。
相反,索额图和明珠之间的争斗愈发激烈,犹如排山倒海一般。
他们在京城中拉帮结派,明争暗斗,使得整个官场都被卷入了这场激烈的党争之中。
无论是官员还是普通百姓,都无法幸免,甚至对这场争斗避之不及。
眼瞅着五六月即将到来,康熙对于东南的事情,依然非常在心。
牛栏山行宫内,康熙写下一道圣旨,发往了福建。
“皇上说五六月份要到了,朕希望你施琅能够兑现承诺,催促你进兵台湾。”李光地缓缓地展开手中的圣旨,念完后,他抬起头,盯着施琅。
施琅静静地听完,面沉似水,没有丝毫波澜。
过了一会儿,他才开口说道:“好!我准备已久,只差一个风信,一旦风信形成,我立刻拔营起寨,直扑澎湖。”
李光地微微皱眉,继续说道:“皇上还说了,今年中秋节之前,一定要拿下台湾。”
施琅闻言,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地叹了口气,说道:“中秋节前?恕在下直言,我施琅不打没有准备的仗。无论皇上如何催促,只要时机不成熟,我施琅一定不会仓促进兵。”
李光地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地看着施琅,显然被他的话惊到了:“你.......你莫不是要抗旨?”
喜欢康熙正史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康熙正史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