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奇里江一战,罗刹一百多人几乎全军覆没。
托尔布津回到雅克萨,立刻给长官写了书信,要求增援三千人,并携带粮食驻守雅克萨。
然而长官也确实给增援了,但只增援了一百多人。
满打满算,雅克萨城内的守军也仅仅有四百五十人。
但他们没有带粮食,雅克萨城内的粮食,不足以支撑这个冬季。
想着存粮不足,想着长官仅仅派来的一百多人,托尔布津心中愤恨,还是要干该干的活。
托尔布津冷哼一声,转身走下城墙。
跟特木尔紧随其后,他那张被寒风刮得通红的脸庞上,写满了谄媚与恐惧。
城墙内,是一片凄惨景象。
数十名达斡尔族和鄂伦春族的壮丁被铁链锁在一起,在俄国士兵的鞭打下,艰难地加固着城墙。
寒风如刀,割在人们单薄的皮衣上。
他们被迫在雅克萨城外挖掘壕沟,搬运巨石和木材。
泥土已经冻得像石头一样坚硬,每一铲下去都震得手臂发麻,虎口开裂。
哥萨克监工们挥舞着皮鞭,在人群中肆意抽打,鞭子带着风声落下,瞬间就能撕开皮肉,留下一道道血痕。
他们的衣衫单薄,许多人手上脚上已经生满了冻疮,每动一下都钻心地疼。
“快点!你们这些懒猪!”一个俄国士兵挥动皮鞭,狠狠抽在一位老人背上。
老人一个踉跄摔倒在地,连带拖倒了好几个与他锁在一起的人。
“父亲!”一个年轻人大喊着,试图扶起老人。
士兵走上前,一脚踢在年轻人胸口:“谁让你停下的?”
年轻人怒视着士兵,眼中燃烧着仇恨的火焰。
他突然抓起一把雪,猛地砸向士兵的脸。
这一举动激怒了俄国人,几个士兵立刻围了上来,棍棒和皮鞭如雨点般落下。
“住手!”托尔布津走上前来,声音冰冷,“现在不是处决劳动力的时候。”
士兵们停了下来。
年轻人蜷缩在雪地上,鲜血从额头流淌下来,在白雪上洒开点点猩红。
托尔布津蹲下身,用戴着手套的手指抬起年轻人的下巴:“你很有勇气。但勇气在这里一文不值。”
他转向跟特木尔,“这个人,还有他的父亲,今晚不许吃饭。让他们在雪地里过夜,如果能活到明天,就继续干活。”
跟特木尔连忙点头:“是,将军!”
托尔布津站起身,拍了拍手:“其他人继续工作!城墙必须在天亮前加固完毕!”
寒风中,囚徒们的呻吟和呜咽被呼啸的风声吞没。
当晚,城堡内灯火通明。
托尔布津与几位俄国军官围坐在火炉旁,大口喝着伏特加。
跟特木尔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为他们斟酒。
“我们需要更多粮食,”一个满脸胡须的军官说道,“城里的存粮撑不过这个冬天。”
托尔布津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眼中闪烁着冷酷的光芒:“那就去抢。达斡尔人的村庄里肯定有存粮。”
“但是清军...”另一个军官犹豫道。
“清军不会在这种天气行动,”托尔布津打断他,“他们不像我们俄罗斯人,不习惯这种严寒。”
他转头看向跟特木尔,“你说呢?”
跟特木尔急忙回答:“大人英明。离这里七十里外就有一个达斡尔村庄,他们秋天收获了不少粮食,应该还有不少存货。”
托尔布津满意地点点头:“明天一早,你带路。”
跟特木尔脸上闪过一丝犹豫,但很快被谄媚的笑容取代:“是,大人。”
第二天黎明,一队俄国士兵在跟特木尔的带领下,踏着厚厚的积雪,向达斡尔村庄进发。
寒风如刀,刮在脸上生疼。
士兵们裹紧大衣,咒骂着这该死的天气。
跟特木尔走在队伍最前面,他的心随着每一步靠近村庄而越发沉重。
那里有他认识的人,有曾经一起狩猎的伙伴,有在他逃亡时给过他一口饭吃的老人。
“怎么?心软了?”领队的俄国军官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冷笑着问。
跟特木尔连忙摇头:“不,不,大人多虑了。能为沙皇陛下效力,是小的荣幸。”
军官哈哈大笑,拍了拍腰间的火枪:“那就好。记住,背叛者只有一次选择的机会。”
当他们到达村庄时,太阳已经升起,但阳光苍白无力,丝毫没有驱散严寒。
村庄里静悄悄的,只有几缕炊烟表明这里有人居住。
“包围村庄!”军官下令。
士兵们迅速散开,堵住了所有可能的逃路。
跟特木尔站在原地,感觉自己的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
军官举起火枪,对着天空开了一枪。
枪声在寂静的雪原上格外刺耳。
村民们被惊动了,纷纷从屋里跑出来。
当他们看到俄国士兵时,惊恐的叫声顿时响成一片。
“所有人到村中央集合!”军官用生硬的达斡尔语喊道,“违抗者格杀勿论!”
在火枪的威逼下,村民们被迫聚集到村中央的空地上。
他们中大多数是老人、妇女和儿童,青壮年大多已经被抓到雅克萨做苦力。
老村长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上前:“大人,我们的粮食已经所剩无几了,求求你们...”
军官一脚将老人踢倒在地:“少废话!把所有的粮食都交出来!”
跟特木尔认出了那位老人,正是多年前在他逃亡时给过他食物的那位。
他下意识地转过头,不敢直视老人的眼睛。
士兵们开始挨家挨户搜查,将找到的粮食全部集中起来。
那点可怜的存粮——几袋谷物,一些风干的肉——在雪地上堆成了一个小堆。
“就这么点?”军官怒气冲冲地问。
跟特木尔低声回答:“大人,今年收成不好,他们可能真的只有这些了。”
军官冷笑一声,走到村民面前:“我知道你们藏了粮食。说出来,我可以饶你们不死。”
村民们沉默着,只有孩子的哭声在寒风中飘荡。
军官失去了耐心,随手抓过一个七八岁的男孩:“粮食藏在哪里?”
喜欢康熙正史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康熙正史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