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
早朝散后,陈大海‘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的话还未说完。
永康帝就迫不及待起身,匆匆朝外走去。
如今他已到了半个时辰不服食丹药便心痒难耐的地步。
陈大海见状,只得跟上。
他亦步亦趋跟在永康帝身后恭维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朝中不少官员已自发施粥赈灾,那些流民不用再饿肚子了。”
“奴才还听说自常高阳秋后问斩的消息传开后,不少老百姓都夸您是千古明君。”
“也就是如今老百姓受了灾情影响,若不然,定要为您自发铸建生祠的。”
永康帝没接这话,他脚下的步子顿了一顿,反倒是想起了宋明远来:“说起来,这宋明远年纪轻轻倒是年轻有为,若不是他有胆有识,托你给朕递秘折,只怕这常高阳至今仍在逍遥法外啊……”
“皇上所言极是!” 陈大海跟在永康帝身后,弓着身子道,“前有宋明远父兄在战场上为皇上杀敌,后有宋明远年纪轻轻敢于纳谏!如此一来,我大周何愁不能兴盛?可谓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有宋明远这般人才,皇上什么都不必愁……”
论起权衡人心、拿捏永康帝,章首辅是一把好手。
但要说懂永康帝之心、如何取悦于永康帝,没人比陈大海更擅长。
陈大海三言两语就说得永康帝圣心大悦。
早在前几日,陈大海便有意无意在永康帝跟前替宋明远美言过好几次。
如今说到这里,他更是顺水推舟道:“……皇上,奴才知道宦官不得干政,但奴才也是心系大周,有些话奴才早就想跟您说。”
“这些年来,早已没有言官敢纳谏,如今宋明远大胆进言,皇上为何不嘉奖他一二,以安言官之心?”
“你这话倒是不无道理。” 永康帝脚下的步子再是一顿,不由嘀咕起来,“可如今国库空虚,朕能赏他些什么?”
“您这说的叫什么花?您是天子,天子之誉,哪怕只是扫个眼神过去,都能叫底下臣子高兴好几年!依奴才看,不如您召宋明远进宫,请他吃顿饭、说上两句嘉奖的话,就能叫宋明远高兴不已,更能叫一众臣子看出您对宋明远的态度了。” 陈大海出主意道。
永康帝下意识觉得此事不妥。
可他已迫不及待走到炼丹房门口,是心痒难耐。
当下他也顾不上多思,摆摆手道:“这等小事,你看着安排便是。”
……
半个时辰后,宋明远就接到了要进宫赴宴的消息。
这消息传来时,定西侯府上下难免是一片慌乱。
但宋明远却是神色不变。
甚至这件事早在他的意料之中。
他万万没想到陈大海速度会这样快。
但他知道自己一刻都不能停留,得赶紧进宫。
毕竟这消息虽是陈大海私下吩咐小太监传来的,但这消息也是走了明路的,定是瞒不过章首辅,若章首辅知道了,赶在了他前头,很多事情就不好办了。
宋明远来不及安慰心神不宁的陆老夫人等人,换了身衣裳就匆匆进宫去了。
待宋明远进宫时,已是帮王。
偏殿的桌子上摆满了山珍海味。
永康帝正坐在主位上。
宋明远虽并无大周朝臣子常见的奴性,他虽也不是第一次见永康帝。
但此时此刻,他心里仍有几分紧张。
好在他先前已通过陈大海的言语,对永康帝已有了更深的了解。
他深吸几口气后,便很快镇定下来。
“微臣,督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宋明远,拜见皇上。”
“起来吧。” 永康帝刚吸食完丹药,浑身上下还带着一股子药味,整个人是眼神迷蒙,看起来不太聪明的样子,甚至他几次想要起身,都未能成功,后来还是由陈大海扶着才坐稳了,“朕早想召见你了!这些日子,你在督察院可还习惯?常高阳之事,若不是你胆大进言,朕今日怕还被蒙在鼓里。”
他半躺在炕上,姿态吊儿郎当,比宋明远上次见时憔悴了不少。
宋明远见他眼睛里布着血丝,心知他这般模样,能再活上10年已是难得。
“微臣多谢皇上记挂。”
“微臣在督察院一切安好。”
“微臣身为天子门生,自该为您分忧。”
“微臣身为大周臣民,更敢直言纳谏。”
“此乃分内之事,实在担不起您这声夸赞。”
他越谦逊。
永康帝见了,心里就越舒坦,到最后只摆了摆手:“好了。”
“话不多说。”
“用饭吧。”
“朕也饿了。”
待永康帝落座后。
宋明远才敢坐下,他只坐了板凳的三分之一。
他等皇上动了筷,才拿起自己的筷子。
陪君王用饭,看似荣耀无双,实则是桩苦差事。
满桌美味佳肴足有二十多道,但御膳房的人早摸透了永康帝的喜好, 永康帝爱吃的菜多是摆在永康帝手边。
这些菜,当然是热的。
像永康帝不爱吃的饭菜,则摆的远些,那全是凉的。
宋明远身为臣子,深知与帝王一同用膳亦是门学问。
他既不能表现得过于贪吃。
但他更不能显得不爱吃。
他只能一筷子一筷子夹着冷菜往嘴里送,吃得浑身上下都不舒服。
偏偏永康帝还一搭没一搭地跟他闲聊,问定西侯有无给家中来信、陆老夫人近来身子可好,又问宋明远的兄长宋文远亲事有无定下。
提到宋文远,宋明远的话才渐渐多了些:“……回皇上的话,微臣兄长尚未定亲。”
“因兄长在前,兄长未定亲。”
“微臣更是满心只有大周与百姓,故而这亲事也未敢定下。”
他说这话时,心里直打鼓。
他生怕永康帝一时兴起,乱点鸳鸯谱。
好在永康帝听了这话没多言,只淡淡道:“为难你们一家子呢。”
“大周百姓有你们这样的好将士,是他们的福气。”
“能为皇上分忧、为大周百姓做些实事,是宋家满门的荣幸。” 宋明远神色诚挚,继而是半开玩笑半认真道,“只恨微臣从小不善武艺,对行军打仗没什么兴趣,若不然,微臣定要去西北为皇上分忧解难……”
这话若换了寻常君王,定能听出弦外之音。
可永康帝早已脑袋混混沌沌。
他朝宋明远投去一个赞许的眼神后,便没了下文。
陈大海瞅准时机,适时接话道:“宋大人聪明过人、敢想敢做,实在是叫人称赞不已。”
“奴才近来总听皇上说陕北一带灾情严重。”
“既然宋大人有心为皇上分忧,为何不前去陕北赈灾?”
喜欢科举!笑我庶子无能?我连中六元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科举!笑我庶子无能?我连中六元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