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龙江船厂回来,陈兴的心情格外舒畅。
与郑和解除误会后的畅谈,让他仿佛也参与到了那即将开启的伟大航程中,心中充满了豪情。
不过,一回到位于秦淮河畔、闹中取静的长兴侯府,那点豪情壮志立刻被温暖的烟火气所取代。
府邸不算奢华,但处处透着雅致和主人的巧思。
前院栽种着翠竹和几株老梅,后院则开辟了一片小小的菜圃和药园。
陈兴刚迈进垂花门,一个清脆如黄鹂的声音便带着笑意迎了上来:
“夫君回来了?今日‘巡视’船厂,可曾见到那位传说中的三宝太监?没把人家吓跑吧?”
崇宁公主正坐在院中的石桌旁,桌上摆着几样精致的点心和一套青瓷茶具。
她穿着一身藕荷色的家常襦裙,未施粉黛。
乌黑的长发松松挽起,斜插着一支简单的玉簪,正是岁月不败美人,含笑看着陈兴。
眼神灵动狡黠,显然已经从亲随那里听说了船厂的“小插曲”。
陈兴老脸一红,佯怒道:
“好你个崇宁!竟敢取笑为夫!” 他快步走过去,很自然地坐到妻子身边,抓起一块桂花糕塞进嘴里:
“哼,你家夫君我光明磊落,胸怀坦荡!与郑公公那是英雄相惜!”
“畅谈航海大业,展望寰宇未来!岂是那等龌龊心思?”
崇宁抿嘴轻笑,为他斟上一杯清茶:“是是是,我家夫君心怀天下,目光如炬。”
“只是下次看人,眼神收敛些,莫要再让人误会了去。” 她话锋一转,眼中带着促狭:
“不过话说回来,那位郑公公,听闻确实英武不凡,气度沉稳。夫君若真有此心,妾身倒也不甚介意…”
“噗——!” 陈兴一口茶差点喷出来,呛得连连咳嗽,指着崇宁哭笑不得:
“你…你…你!跟谁学的这般促狭!看我不收拾你!” 作势就要去挠她痒痒。
崇宁咯咯笑着躲开,像只灵巧的燕子:“哎呀,侯爷饶命!妾身知错了!”
夫妻俩在洒满夕阳余晖的庭院里追逐笑闹,惊得树上的雀儿扑棱棱飞走。
也引得侍立远处的丫鬟仆妇们掩嘴偷笑。
谁能想到,两位身份显赫的中年权贵,竟是这仍有这般少年少女心性。
闹够了,两人重新坐下。崇宁理了理微乱的鬓发,脸上红扑扑的,眼神却亮晶晶的,带着一丝小得意:
“夫君,你猜妾身今日做了什么?”
“嗯?莫不是又钻研出什么新式糕点?” 陈兴嗅了嗅空气:
“不对,没有甜香味。难道是…又得了什么孤本棋谱,想找为夫厮杀一番?”
崇宁公主聪慧异常,精通算学、棋艺,对格物也颇有兴趣。
陈兴这个穿越者,常常被她那些超越时代的奇思妙想和严谨的逻辑推理所折服。
两人的日常,除了柴米油盐的温馨,更多的是智识上的碰撞与交流。
崇宁摇摇头,从袖中取出一卷纸,小心地摊开在石桌上。
纸上画着复杂的几何图形和密密麻麻的演算符号,旁边还有娟秀的小字注解。
“妾身近来研读夫君所授的《几何原本》残篇,颇有心得。”
“今日忽有所感,尝试推演这‘球体表面积’与‘圆柱体侧面积’之关系。
竟发现一有趣之式,似乎与圆周率π颇有渊源…夫君请看此处…”
她指着图纸,开始兴致勃勃地讲解起来,眼神专注,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陈兴看着妻子那认真投入、神采飞扬的样子,心中充满了爱意与骄傲。
在这个时代,能有这样一个在精神层面与自己如此契合的伴侣,是何等幸运!
他收敛心神,仔细倾听妻子的推演,时而点头,时而提出疑问。
两人就着几何公式和数学符号,在暮色四合的小院里,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学术讨论”。
夕阳的金辉洒在他们身上,将这一幕渲染得宁静而隽永。
- - -
巡视完船厂,“调戏”了郑和,和爱妻进行了愉快的学术交流,陈兴觉得这永乐元年的夏天,真是惬意无比。
来到大明近二十年,陈兴紧绷的神经才得片刻欢愉,有闲有精力。
他时而泡在书房整理他记忆中的“知识碎片”,画些天马行空的图纸。比如简易自行车、改良织机。
或者写写画画,记录下这个时代的风物人情,偶尔夹杂几句只有他自己才懂的吐槽。
比如“老朱头你儿子太能打了!”、“郑公公对不起我真不是变态!”。
打理打理他的“实验田”。在后院开辟的小块地里。
种上他通过各种渠道搜罗来的“奇花异草”和疑似“新大陆作物”的种子。
比如几株几颗花生,像照顾宝贝一样伺候着,期待着能给大明餐桌带来点惊喜。
陈兴的府里养了一只傲娇的狸花猫取名“招财”和一只憨态可掬的细犬取名“进宝”。
他最大的乐趣之一就是拿着自制的逗猫棒,绑着彩色羽毛的竹竿或者肉干。
看“招财”高冷地不屑一顾,看“进宝”流着哈喇子疯狂摇尾巴。
作为一个吃货,陈兴偶尔会亲自下厨,捣鼓些“创新菜”。
比如用铁锅大火爆炒,取代水煮、尝试用酱油、糖、醋调出“红烧”味型,甚至尝试做简易的“蛋糕”。
结果往往是灾难性的,引来崇宁无情的嘲笑和“招财”、“进宝”嫌弃的眼神。虽然失败居多,但过程充满乐趣。
又是一日华灯初上,拉着崇宁,换上便服,如同最普通的富家夫妻,混入熙攘的秦淮河畔。
听曲、看杂耍、猜灯谜、品尝各种小吃。陈兴尤其爱鸭血粉丝汤和刚出炉的酥油烧饼。
感受着这太平盛世的烟火繁华,看着身边爱人满足的笑靥,陈兴心中充满了安宁与感恩。
这偷来的第二世,这亲手参与并略微改变了轨迹的大明,这温馨的小家,便是他最大的幸福。
当然,这份“悠闲”并非完全与世隔绝。
他依旧关注着朝堂动向,朱棣的新政推行,郑和船队的进度,社学的兴办情况。
他像一只盘踞在蛛网中心的蜘蛛,通过李景隆、耿炳文、徐增寿等“老朋友”。
以及自己培养的一些寒门学子,不动声色地接收着各种信息。
必要之时,一封看似不经意的“家信”或一次“偶遇”,便能将他的建议传递到该去的地方。
长兴侯陈兴,就在这看似悠闲、实则暗藏机锋的日常生活中,享受着穿越者的特权。
薅着永乐大帝的羊毛,守护着自己的小家,并悄然注视着那个名为“永乐”的宏大时代,扬帆起航,驶向深蓝。
他知道,平静只是暂时的,无论是朝堂的暗涌,还是那即将开始的伟大航程,都蕴藏着未知的风浪。
但此刻,夏风微醺,爱人在侧,腹中胎儿安稳,手中银票厚实——这便是他陈兴,在永乐元年的完美夏天。
喜欢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