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放弃了盐铁官营虽然在短期内缓解了财政的压力,但是会加重百姓的负担,百姓会越来越贫苦,而那些地方的豪强会越来越富”。
“朕回去之后就召集诸臣商讨此事”。
“另外,陛下,诸侯国的危害不小,国中之国最后的结果就是内乱,还望陛下重视”。姜泽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刘恒明显的愣了一下,类似于这样的话他在一个人的口中听过,那个人叫做贾谊。
但是后来因为周勃、灌婴等老臣对贾谊的排斥,刘恒逐渐的疏远他,还令他出任长沙王的太傅。但是贾谊在被贬到长沙期间仍然心系朝堂,不断上疏。三年以后,刘恒召其还京。
虽然回到了京城,但是刘恒并没有对他委以重任,只是任命他为梁怀王刘揖的太傅。汉文帝十一年(前169年),贾谊随梁怀王入朝,梁怀王坠马而死。
贾谊感到自己身为太傅,没有尽到责任,深深自责,心情十分忧郁。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年),贾谊在忧郁中死去,年仅三十三岁。
“姜泽,你也认同贾大夫的观点?”
“陛下,不是我认同贾大夫的观点,是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削弱各王国的势力是贾谊提出的诸多主张之一。
姜泽的话让他联想到刚才姜泽所说的‘七王之乱’。
“那些都是我刘家宗亲啊”,为什么吴王刘濞能够发动叛乱?刘濞称病不朝时刘恒姑息养奸,给了他充足的准备时间。
“陛下,发动叛乱、祸害百姓,动摇大汉根基的宗亲吗?”姜泽的话让刘恒陷入了沉默之中。
刘恒对这些诸侯王确实是很纵容,淮南王刘长就是因为他的纵容,最后谋反,虽死,但也能够反映出纵容诸侯王的后果。
当然,姜泽所言也让刘恒感觉到自己以往的姑息好像是不对的。
“朕会仔细思考的”。
“朕先回去召集诸臣商讨”,说完刘恒便起身离开了。
刘恒刚走,门被再次推开。
“姜小子,人呢?”李世民匆匆而来。
“什么人?”姜泽当然是在明知故问,他哪能不知道李世民问的是谁。
“跟我装傻是吧?”
“刚走”。
“来晚一步”。
“又不是不回来了。二叔你急什么?”
“你小子应该是说了些什么吧?不然不可能就这么快回去”。不得不说,李世民还是了解姜泽的。
“我说的都是事实,诸侯国的危害、放弃盐铁官营和铸币权带来的后果,我没有夸大其词吧,甚至我还把危害和后果说轻了”。
听完姜泽的话,李世民自然是明了了。
“盐铁、铸币只能由朝堂统一管辖,这放到诸侯王或者是民间,那就乱了套了”。虽然姜泽对于货币经济不是很了解,但是他也知道货币泛滥带的后果也是极其严重的。
再说这个铁,铸造兵器铠甲都需要的东西,放弃官营会带来什么后果,应该没有人不清楚。
“汉初实行的是‘无为而治’的思想,‘郡国并行’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起到比较大的作用”。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姜泽对这个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
原因之一就是姜泽确实很喜欢历史,高中历史课是听的最认真的了。其次就是因为历史老师人美声甜,课堂氛围好。
“这个制度确实增强了地方上经济发展的积极性,能够迅速的恢复割地的经济,改变人口流散的状况。但是危害也是相当明显的”。见刘恒已经走了,李世民索性坐下和姜泽探讨一下这些问题。
“二叔说得没错,各诸侯国自主权强,为了发展各尽所能吸纳人口,增殖户口、奖励开荒。这确实让汉初在战争之后快速恢复,增加税收收入,使人口快速的增长”。
“但是姜小子你别忘了,在这样一个拥有高度自主权的诸侯国,还有这盐铁的权利,也就是说朝廷对他的限制极其有限,在实力允许的情况下,他可以不断的招募军队,增强自身的实力。
另外,虽说促进经济的快速恢复和发展,但是那些钱财流向的可不是百姓,而是诸侯王和那些世家大族”。
这一点李世民是相当清楚的。
“这也是后来‘七王之乱’的祸根,一旦拥有的实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各诸侯王就不会再满足当前现状。正所谓人的欲望就像是高山滚石一般,一旦开始就再也停不下来。
那些诸侯王会嫌弃自己所拥有的粮食太多吗?会嫌弃自己所拥有的土地太多吗?会嫌弃自己所拥有的权利太大吗?不会的,他们只会觉得还不够,他们还应该拥有更多”。
“没错,这欲望啊就像是无底的深渊,永无止境”。作为一名杰出的帝王,李世民深知欲望的强大影响。
而此时姜泽想的是,再深的深渊,用力她也会出现山泉水。
“二叔,有欲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欲望所掌控。如果一个人无欲无求,这样的人您敢重用吗?”
人不可能无欲无求,这样的人是不存在的。
“无欲无求的人,这样的人应当远离,如果一个人给你说他无欲无求,那很大的可能是他在想着如何加害于你”。
“二叔,我赞同”。姜泽当然赞同了,这样的人又不是没有,嘴上说着这不在意那不在意,结果呢?比谁都争强好胜,争不过就给你来一个明枪暗箭。
就在李世民准备开口说些什么的时候,那道门再次打开。
“大父在哪儿”,光听这个称呼就知道来的人是谁了。
喜欢老祖宗的后世新体验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老祖宗的后世新体验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