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姜小官人也是这么说的”,赵匡胤也不和朱元璋客气,直接叫老朱。
“这小子比咱知道的东西还多”,其实姜泽最感兴趣的还是那些野史上面的东西,那是真的野。
至于正史,读了这么多年的史书,还是觉得野史更引人注目一些。
“刚才还不告诉我为什么我大宋分成了两个部分呢”。朱元璋说姜泽知道的多,他就有些小怨气。
结果朱元璋的反应和姜泽的差不多。
“老赵你真想知道?”听到朱元璋的话,赵匡胤感觉这话好像在哪儿听过。
“老朱、姜小官人,难道是后世之君太过荒唐了?以至于你们难以开口?”
其实不是朱元璋和姜泽难以开口,是怕说出来赵匡胤吐血啊。
“姜小子,你直说吧,咱相信老赵挺得住”。朱元璋此话一出,姜泽像看傻子一样看着他。心想你怎么不说呢,还挺得住,这事儿搁谁谁也不好挺。
“你们俩就不要打哑谜了,赶紧说吧”,弄得赵匡胤都急了,特别是在听到朱元璋的话后,让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行吧,刚才您已经知道大宋分为了北宋和南宋,咱们先从北宋的最后两位皇帝讲起。北宋的倒数第二位皇帝名赵佶,庙号徽宗”。
“徽宗,徽,‘德性有失’,小小兔崽子做了些什么?”
“史书中有一句话: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不得不说,他的艺术造诣真的很高,除此之外他对文艺方面的贡献也很大。
他发展了宫廷绘画,广集画家,创造了宣和画院,培养王希孟等一批杰出画家,其组织编撰的《宣和书谐》《宣和画谱》和《宣和博古图》,更是后世美术史研究中的珍贵史籍。他自创的书法字体,被后世称为‘瘦金体’。他的艺术造诣也很高,代表作有《芙蓉锦鸡图》《红蓼白鹅图》《池塘秋晚图》等。”
“停停停,这些和做皇帝有什么关系啊?”姜泽都把赵匡胤说迷茫了,说了一堆,和皇帝没有半毛钱关系。
“老赵,你这子孙还尊信道教,大建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在他的重和元年(1118年),还置道官二十六等、道职八等”。朱元璋简直就是火上浇油。
“不孝子孙啊”,虽然不是自己的直系子孙,但是听着他也很生气啊。
“赵佶即位后便启用新法,然而他重用的蔡京等人打着绍述新法的旗号,无恶不作,政治形势一落千丈。他自己过分追求奢侈生活,从南方采办‘花石纲’,在汴京修建‘艮岳’。
在他和一众奸臣的腐朽统治下,大宋内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宋江起义和方腊起义先后爆发,导致大宋统治危机四伏。靖康元年(1126年),金军兵临城下,受李纲之言,他禅让给太子赵桓。至此他在位26年。”
“26年,26年没干一件好事,没干一件与皇帝有关的事儿”。
“老赵,他不是即位之后启用新法吗?虽然用的是奸臣,但是也好歹是干了一件与皇帝有关的事情”。朱元璋这真的是是往赵匡胤的心窝子里扎啊。
“官家,不别听他瞎说,赵佶为后世留下的‘瘦金体’和那么多的书画,不也算是一种贡献吗?”姜泽说完,朱元璋不满的看着他,那眼神的意思就是你也没比我好到哪里去。
马皇后在一旁都快听不下去了,这两人杀人不用刀啊。
“太祖皇帝,您喝茶”,说完瞪了一下两人。
赵匡胤喝了一口茶之后说道:“将小子你继续说,说说这小兔崽子在史书上的评价”。
“宋中叶之祸,章、蔡首恶,赵良嗣厉阶。然哲宗之崩,徽宗未立,惇谓其轻佻不可以君天下。辽天祚之亡,张觉举平州来归,良嗣以为纳之失信于金,必启外侮。使二人之计行,宋不立徽宗,不纳张觉,金虽强,何衅以伐宋哉?以是知事变之来,虽小人亦能知之,而君子有所不能制也。迹徽宗失国之由,非若晋惠之愚、孙皓之暴,亦非有曹、马之篡夺,特恃其私智小慧,用心一偏,疏斥正士,狎近奸谀。于是蔡京以獧薄巧佞之资,济其骄奢淫佚之志。溺信虚无,崇饰游观,困竭民力。君臣逸豫,相为诞谩,怠弃国政,日行无稽。及童贯用事,又佳兵勤远,稔祸速乱。他日国破身辱,遂与石晋重贵同科,岂得诿诸数哉?昔西周新造之邦,召公犹告武王以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贵异物贱用物,况宣、政之为宋,承熙、丰、绍圣椓丧之余,而徽宗又躬蹈二事之弊乎?自古人君玩物而丧志,纵欲而败度,鲜不亡者,徽宗甚焉,故特着以为戒。”
姜泽心想,这可是你叫我说的啊,你可别怪我。
“玩物而丧志,纵欲而败度,徽宗甚焉,好啊,真好”。听姜泽说完,赵匡胤的眼中那是充满了怒火啊。
不过谁看到自己的后世子孙这么不争气谁不生气呢?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如果赵佶不是皇帝,那他的名声绝对比现在会好很多很多。
“老赵,你不必如此,谁家还没有几个不孝子孙呢”。朱元璋这会儿倒是安慰起人家来了,刚才朝人家心窝子扎刀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
“老朱你就也有这样的不孝子孙啊?”赵匡胤只是稍稍的反问一句,就让朱元璋无话可说。
那眼神仿佛在说:我在安慰你你却恩将仇报。
“官家,他家的不孝子孙可比赵佶还要耻辱,赵佶好歹还留下宝贵的书法和画作,他家那个留下了几个响当当的名号”。
论扎心窝子,姜泽也是个行家。
“咳咳,说说”,人类在面对奇闻轶事的时候总是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俗称喜欢听八卦、吃瓜。
这个时候的赵匡胤好像有没有那么生气了。笑容会转移,同样的哭脸也是会转移的。
“老赵你还是让姜小子给你讲讲赵佶后面的皇帝以及发生的事情吧”。朱元璋实在是不想家丑外扬啊。
“官家,等我朱大叔不在的时候我再给您好好说道说道,接下来我还是给您说说后面的事情吧”。
(定风波
[宋]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喜欢老祖宗的后世新体验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老祖宗的后世新体验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