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再说”,理学在明朝也是有发展的,这会儿还是先不说了。
朱元璋也没有多说什么。
“除了理学之外,宋词在我华夏传统文化中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宋词分为很多的种类,也分别有自己的代表人物。
根据《全宋词》的记录,宋朝词人达到一千三百卅家,作品及残篇总计达到两万零四百多首。
其中晏殊被称为宋朝词家初祖,其词和婉明丽。欧阳修的词也富于花间派之风格。柳永在宋词发展史上具有转折性的作用,他的慢词令人耳目一新,确定长调的地位,充实词的形式,丰富词的表现手法,是宋代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作品广为大众喜爱以至于当时人言‘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而后苏轼又对宋词进行彻底的革新,创立豪放派,扩大词的选材范围。周邦彦是格律派的始祖。南宋初年的女词人李清照也属婉约派代表人物。在靖康之难后,忧患意识使得豪放派占据词的统治地位,其中以辛弃疾为大成。”
提到柳永就不得不说他有多受欢迎了,他死后天下歌妓声泪俱下,自掏腰包替他送葬,甚至还有人哭晕在他坟前。当然这只是一个小方面,他还被称为“白衣卿相”。
“姜小官人可否给朕吟诵几句?”既然姜泽如此的推崇他大宋的词,那他高低要听上几句。
姜泽也不含糊,当场就背诵了几首。
“好,好词”,经过千古证明的的当然是好词。只是这好词让一代又一代的学生苦不堪言啊。
“除了有如此的传世名词,大宋的文章也非常的优秀。其中欧阳修的散文主旨明确、内容充实、平易自然,为宋朝散文的风格奠定基调。
苏洵的文章以议论见长,文风雄奇劲简。苏轼的文章洒脱自然,清新豪放之中又带些忧郁,前后《赤壁赋》等文章确定他在文坛上不可撼动的地位。南宋时期,苏轼的散文甚至成为科举考试的范文。而苏辙的文章疏于叙事而长于议论。
曾巩忠实地追随欧阳修的风格,以记叙文和议论文为主。文风自然纯朴,少有华丽辞藻。王安石也以议论文为长,风格雄健自然”。
虽然姜泽说的这些人赵匡胤都不认识,但是能被后人所记住全名的肯定是厉害之辈。可惜的是他赵氏好像没有什么流芳千古的人物。
“姜小官人,你所说的这些文章你们后世都会学习吗?”华夏的文化传承堪称恐怖,最简单的就是你看汉字的演变,
“要学习,但不是全部都要学,如果都要学的话就太多了。比如:韩愈的《师说》、苏轼的《赤壁赋》、王安石的《伤仲永》、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
姜泽举的例子是他记得住的语文书上的内容,其他的肯定是还有的,只是他记不住了。
“姜小官人可否让我看看这些传世名篇”。能留存到现在的不是传世名篇又是什么。
“没问题,等我整理好了交给您”。这点小事,姜泽还是能够随意解决的,刚好他家里是有打印机的,手写是不可能的了。
“好,那朕就等着姜小官人的传世名篇了”。对这样的传世名篇赵匡胤是非常的感兴趣的,虽然他是武将出身,但是谁说武将就不能爱好诗词歌赋了?
难道你以为古代的文人真的就是弱不禁风,手无缚鸡之力?武将就是膀大腰圆、粗狂无比?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另外大宋的书法也是很值得颂扬的,其中最为特别的是宋徽宗赵佶,其楷书瘦直挺拔,自成一体,被后人称作‘瘦金体’。这个此前和您说过的。
另其次宋朝的书法还传至东亚的高丽这些地区。高丽前期、中期的书风仍崇尚唐风,尤其是欧阳修书体。”
听到姜泽又提起了赵佶,赵匡胤现在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但是听到远传的时候他还是高兴的,至少证明大宋有一件拿得出手的东西了。
但是过姜泽知道他的想法一定会说:就南边那几个小国,还有东边一些膈应人的东西,在古代屁都不敢放一个,无论当时的中国什么样,他们敢叫唤吗?
所以wcnm的清朝。
“行了,赵佶这个兔崽子就不用再说了”。
无论好坏赵匡胤暂时都不想再听到这个名字了,但是后面还真的不得不提到。
“好,那我们接着说,说到文化就不得不提到我们的绘画。绘画在大宋这个时期得到较快的发展。当时在都城设立“翰林图画院”,成为一时的创作中心,培养了一批绘画人才。
宋徽宗赵佶曾将‘画学’纳进科举考试的科目中。李唐和刘松年、马远、夏圭被称为南末的四大画家。宋代还出现了包括宋徽宗赵佶在内的一批花鸟画家,以及一些擅长于画宗教人物的画家。北宋末年,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生动地反映了开封的城市生活,这幅画是当时风俗画的代表作。
《清明上河图》我们后代将其列为国宝,是研究北宋市井生活、文化的重要史料”。
姜泽也不想说到赵佶,但是这是没有办法的事,说到北宋的绘画是绕不开他的,所以说除了做皇帝,其他的他真的是行家。
赵匡胤本来还很高兴的,但是又听到了赵佶的名字,他顿时不开心了。但是听到后面他又开心了。
姜泽看到他的表情变化,都怕他精神分裂。
“朕都不知道该不该高兴”,这就是赵匡胤内心的真实写照。
“官家,这肯定是值得高兴的,大宋为我们留下如此璀璨且宝贵的文化,怎么能不高兴呢?
对了,大宋的许多雕塑也是我们华夏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如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中40多尊塑像”。
宋朝的宗教发展的也不错。
“姜小官人说得对,但是朕这心里是真的不好受啊”。
“老赵啊,你就知足吧,你大宋留下这么多东西,我大明至今姜小子还什么都没提过”。
说到这儿,朱元璋不满的看了一眼姜泽。
(雨霖铃·寒蝉凄切
[宋]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喜欢老祖宗的后世新体验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老祖宗的后世新体验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