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朱元璋也没有立即打开看,要是打开了朱元璋就不会拿回去了,因为姜泽所藏的这部还有插图呢。
几人聊了一会儿天,李世民带着长孙皇后还有长乐城阳一起过来了。对了,还有长孙皇后怀中的兕子。
“阿兄,我们来了”,一听这欢快的童音就知道是谁。
“老朱,叫我来干嘛?”朱元璋也没有细说。
“老李,来听听姜小子讲你大唐的文化成就”。他们这些后世之君当然知道大唐的文化有多么的璀璨。
但是朱元璋现在就想知道,后世对于唐宋两朝的文化,到底谁更强一些。
姜泽觉得他这就是得了红眼病,还喜欢找虐。
听到朱元璋的话,不仅是李世民,就连长孙皇后和长乐都是非常感兴趣的。
待众人都坐下后,朱元璋开口说道:“老李先给你介绍一下,这是大唐后世宋朝的开国君主,赵匡胤”。
都不用姜泽开口,朱元璋都给介绍上了。
“老赵,太宗皇帝你不会不认识吧?”说着朱元璋笑着看向赵匡胤。
“太宗皇帝可是皇帝的典范,后世之人谁不认识”。赵匡胤岂会上他的当。
“姜小子,开始吧”。朱元璋见赵匡胤不上当,便将视线转到姜泽身上。
“行,那在此之前我给大家说一说后世对大唐文化的一些评价吧,如果有什么不足之处还望官家、叔、婶你们指正”。为什么只问这三个人?因为在座的除了姜泽就只有这三位最了解整个大唐的文化。
“不对啊,姜小子,刚才你说老赵的大宋和咱的大明可没有这个环节”。姜泽一看这朱元璋的攀比心又上来了。
“待会儿我给你们补上行了吧?”
“这还差不多,你说吧”。
“唐文化以其博大的内容,恢弘的气势,雍容的风度,昂扬向上、坚定执着的进取精神,生动自然、兼容并蓄的开放性格,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和艳丽明快的色彩而具有其独特的魅力”。
“大唐的诗词确实丰富且多样,还蕴涵诸多的人生至理名言”。和朱元璋比,赵匡胤显得更有文化一些。
“官家说得对,大唐的诗词可以说是我华夏历史文化中最璀璨的明星之一。大唐的文学是我华夏文学发展的新高峰,而其中最繁盛的就是诗歌。仅《全唐诗》就收有二千三百余人的近五万首诗篇,其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作者众多”。
这还不是完全的,因为有些诗词被掩盖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如果全都流传下来的话估计会多得多。所以说《唐诗三百首》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姜小官人,大唐这么多的诗人,你最喜欢谁啊?”
“要说最喜欢的那还真的没有,但是在我们后世最熟悉的两位分别是李白和杜甫。
李白的诗气魄宏大、豪迈奔放,号称‘诗仙’;杜甫的诗雄浑凝练、格调严谨,其人号称‘诗圣’,诗作被赞为‘诗史’。”
“姜小子,来一首这‘诗仙’的大作”。听到诗仙这个名号,李世民兴趣大增,就这一个名号拿出去谁不感兴趣啊。
听到李世民的要求,姜泽也不磨叽,当即给他们朗诵了一首《将进酒》。
姜泽朗诵完,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等人的眼中满是惊喜。
“阿兄,为什么这个叫做杜甫的,他的诗作会被称为‘诗史’啊?”长乐在惊讶之余没忘了刚才姜泽说的杜甫。
“因为他生活在大唐由盛转衰的年代,他的很多诗词真实的反映了这个年代真实的情况。比如《三吏》和《三别》。后人还可以用他的诗词来填补大唐正史的空白,所以他的诗作才被称为诗史”。
在听到大唐由盛转衰,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心中难免会有些波动,但是反应也不会太大,因为这是每个王朝都逃不过的必然性。
“大唐的诗人那是真的如雨后春笋一般,除了刚才我们说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之外,还有‘诗鬼’李贺、‘诗魔’白居易、‘诗豪’刘禹锡、‘诗佛’王维等。
除了以上诗人还有“初唐四杰”,分别是王勃、、杨烔、卢照邻、骆宾王。
以边塞诗着称的高适、岑参,田园诗的孟浩然,当然我们刚才说到的‘诗佛’王维也是田园诗的代表之一。
还有“大历十才子”,另外还要着重的说一下白居易,他改革了诗歌,采平易语言,多叙事成分,开创“元和体”,对当时和后世影响都很大。
其他着名诗人还有元稹、韩愈、孟郊、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等。实在是太多了,根本说不完”。
这就是折磨了学生十几年的大唐诗词,可以说贯穿了我们整个人生,以上这些名字没有一个是不熟悉的。
“姜小子,别光顾着说,给我们读上几首”。既然李世民都这样要求了,姜泽也只好勉为其难的答应。
这让他有种回到小时候在亲戚朋友面前背古诗的时候。
姜泽也只是挑几首他印象比较深刻的。
杜甫的《望岳》、李贺《雁门太守行》、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刘禹锡《秋词》、王维《山居秋暝》。
“我那有《全唐诗》,我待会儿给你们拿来吧”,实在是记不住了。
姜泽刚才朗诵的这几首都不是上学的时候最难记的,要说最难记的,王勃的《滕王阁序》、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琵琶行》。
“姜小子此外你你给我《滕王阁序》就是这个王勃写的吧?”之前姜泽是将《滕王阁序》给了长孙皇后的。
“是的,就是这个王勃,在‘初唐四杰’中他排在首位。可惜英年早逝,27岁就去世了”。
这的确是一件令人惋惜的事儿。
喜欢老祖宗的后世新体验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老祖宗的后世新体验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