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弟不妨猜一猜?”徐妙云卖了个关子。
“徐姐姐没有点提示让我如何猜?”凭空猜姜泽也猜不到啊。
“那我就给点提示,她同样是汉之才女,只不过是在汉末”。如果只是汉的话,姜泽还不太确定,但要是汉末的话那姜泽就知道是谁了。
“蔡文姬”。
“猜对了”。
蔡文姬,名琰,字文姬(一说字昭姬)。陈留郡圉县(今河南开封杞县圉镇)人,东汉末年女性文学家,文学家蔡邕之女。博学多才,擅长文学、音乐、书法。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后回家。东汉末中原大乱诸侯割据,原本归降汉朝的南匈奴趁机叛乱,蔡文姬为匈奴左贤王所掳,生育两个孩子。曹操统一北方后,花费重金赎回,嫁给董祀。《隋书·经籍志》着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今已失传,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文姬归汉的故事,广为流传。
“若是她生在一个太平年代,或许能给我们留下更多的诗文”。东汉末年是个什么样的情况他们都很清楚。
“姜弟说得也有道理,只是历史已成定局”。古代女子的生活本就艰难,更何况还是在那样一个年代。三国之后两晋南北朝更甚,生在这些时代连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更别提什么活下去的希望了。
这倒是提醒姜泽了,不知道系统可不可以指定人物和时空。看来是时候和系统好好的交流一下了。
“元时的大儒郝经不是对蔡文姬有过评价:文姬之才辩,不幸而失身绝域。然能传父之业,免夫之死,有足称者,君子责备以为失节过矣。
婉娩淑女,与士并列。至柔动刚,彤管炜节。”
说完姜泽接着说道:“儒家有些人就守着他那坚持的什么礼,我看朽木说的是他们才对”。
“姜弟这话也只能在你这儿说说了”。这要是在大明或者是其他朝代说这样的话,得被那群儒生骂死。
这群人做什么不一定能做好,但是记仇那是做的最好的。
“常姐姐、徐姐姐,要我说啊,儒家有些人思想开阔,学识过人,于国于民都有重大的贡献。但是有些人只会知乎者也,其他的什么都不会,连女子都比不上。”
“那姜弟觉得有那些女子如你刚才说的那样”。
“同样身为大汉的才女,常姐姐、徐姐姐不妨猜一猜”。刚才徐妙云让姜泽猜,现在轮到她们了。
但是其实姜泽给的范围是非常小的,再结合姜泽刚才说的话,其实答案已经是呼之欲出了。
“姜弟这是考我们呢?”
“如姜弟所说,估计非‘班大家’莫属了”。这就相当于送分题,一答一个准。
而徐妙云所说的“班大家”原名班昭。
班昭,一名姬,字惠班,史称“班大家”、“曹大家”。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着名才女,中国第一位修撰正史的女史学家,世界最早的女教育家、女数学家、女天文学家,兼文学家、政治家,在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中被誉为“天下第一才女”。
班昭是文史家班彪之女,十四岁嫁给曹世叔为妻,早年守寡,博学高才。其兄班固去世后,汉和帝赏识其才华,令其续写《汉书》,又担任皇后和妃嫔们的教师,被尊称为“大家”,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收徒授业的女教师。
当时每逢世界各国进贡珍贵稀奇之物,汉和帝就让班昭作赋纪念,如《大雀赋》等。元兴元年(105年)邓太后临朝,班昭受邀参与朝政,身佩金印紫绶,位同丞相。
永初四年(110年),班昭说服邓太后罢免大将军邓骘;同年十月,班昭为了让女儿们学到姑祖母班婕妤的优秀品德,以班婕妤为典范创作《女诫》,至永初六年(112年)着成。永初七年(113年)邓太后将班昭母子徙往长垣,有观点认为此举对班昭意味着变相流放。永宁元年(120年),班昭亡故,年70余岁。
“徐姐姐猜的对,班大家可是第一位修正史的女史家。有诗云:有妇谁能似尔贤,文章操行美俱全。一编汉史何须续,女戒人间自可传。班大家博学高才,是女子之典范啊”。
“姜弟,说到女子之典范,那就不的=得不说到班大家得祖姑班婕妤了”。
“常姐姐说的是,斌斌婕妤,履正修文。进辞同辇,以礼臣君。纳侍显得,谠对解份。退身避害,云邈浮云。”
班婕妤,一作倢伃。扶风(陕西今咸阳东北)人,一说楼烦(今山西宁武附近)人,左曹越骑校尉班况之女,班固的祖姑。西汉辞赋家。班婕妤少有才学,成帝时被选入宫,立为婕妤,得宠。后为赵飞燕所谮,自请退居长信宫侍奉皇太后,心情悲苦,作诗赋自伤。成帝卒后,她奉守陵园、卒墓园中。
“曹子建有云:有德有言,实惟班婕。盈冲其骄,穷悦其厌。在夷贞坚,在晋正接。临飒端干,冲霜振叶。”
曹子建不认识,那七步成诗得曹植大家都认识了。
“可惜的是班婕妤忧伤而亡”。
“历史中有多少人不得名而亡,班婕妤是这历史长河中的不幸之人,也是有幸之人”。
“姜弟说得对,不幸于失宠受赵飞燕姐妹嫉妒、排挤、陷害而自请退居侍奉王太后。幸于她将自己的名留了下来,让后人知道她的事迹,看到她的诗作”。
“常姐姐、徐姐姐看过班婕妤的《团扇歌》《自悼赋》《捣素赋》吗?”
“自然是看过的,姜弟呢?”
“只看过其中的《自悼赋》,我们后世班婕妤的诗作仅存刚才我提到的三篇”。
姜泽看过《自悼赋》是因为他看过汉书,汉书外戚列传孝成班婕妤中记载:赵氏姊弟骄妒,倢伃恐久见危,求共养太后长信宫,上许焉。倢伃退处东宫,作赋自伤悼,其辞曰......
(声声慢
[宋]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喜欢老祖宗的后世新体验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老祖宗的后世新体验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