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阳右手紧握拂尘,指节泛白,眉心符纹余温未散。那缕自通天箓封印裂缝中渗出的血煞之气已被镇压,但其震荡的余波仍在识海深处回荡。他未睁眼,亦未松手,拂尘尘丝贴于掌心,传来一丝微不可察的震颤,仿佛在回应某种沉睡之物的苏醒。
他不动,只是将左手缓缓抬起,悬于膝上通天箓正中。神识沉入箓中,不再触碰那道被封印的天机片段,而是转向中央静静悬浮的无字天书。此书自分宝岩所得,始终无字无纹,如一张空白玉简,却在方才煞气涌动之际,书页边缘浮现出极淡的银边,似有光流转,又似无物。
玄阳指尖轻点箓面,以符力引动万灵拂尘中沉淀的清净之意,顺着经脉流入眉心,再由神识导引,注入无字天书。拂尘微震,仿佛被抽去一缕本源,而天书表面骤然泛起涟漪般的波纹,一道道细如发丝的金色刻痕自书页深处浮现,转瞬即逝。
他捕捉到了。
那不是文字,也不是符纹,而是某种更原始的存在——大道初成时,天地法则自行刻录的痕迹。每一道金痕,皆对应一种本源规则:风起、水涌、火燃、地裂、魂生、命灭……万法之始,皆藏于天书无形之页。
玄阳神识一凝,不再强探,而是将自身灵根与太极图同步运转,以符道为镜,映照天书所现之痕。他不求通晓全貌,只求一缕共鸣。片刻后,灵根深处传来轻微震颤,一道极简符纹自心而生,形如环中套环,似符非符,似字非字,正是天书金痕的符道映射。
他将此纹烙于通天箓内壁,与先前所成的极简符纹并列。两纹相触,未生冲突,反而隐隐相融,如同同源之水汇流。
就在此时,生死簿在箓中轻颤。
玄阳未动,神识却已察觉其异。生死簿本为地道至宝,主掌万灵生死轮回,然自得来之后,始终沉寂如死物,不显名、不录魂、不启权柄。此刻,却因天书金痕的显现,簿页无风自动,翻至某一页空白处,墨痕微凝,似欲书写。
他明白,天书载天道之痕,人书承轮回之权,二者本属同源,皆为大道分支。天书为“天命”,人书为“人运”,若能并通,或可触及生死轮回之本源。
他收回拂尘,双手交叠,将通天箓平托于掌心。随即取出春秋笔,笔尖未蘸墨,而是以指划破指尖,滴落一滴精血于笔锋。血珠滚落,渗入笔杆,整支笔骤然泛起幽光,笔身浮现出无数细密铭文,皆为上古魂语。
他以春秋笔轻点生死簿封面,低喝一声:“观。”
笔尖落处,生死簿骤然展开,一页页翻动,速度越来越快,最终定格于一片空白。下一瞬,虚空中浮现出一条幽暗长河,河面黑雾弥漫,无数光点顺流而下,或明或暗,或快或慢,皆为洪荒万灵之魂魄投影。河岸两侧,隐约可见判官影、鬼差形,却皆模糊不清,似被某种力量遮蔽。
玄阳神识顺河而溯,见万魂流转,因果缠绕,每一道魂光之上,皆有一线细若游丝的命痕,由春秋笔所刻,生死簿所载。他终于明白——此二宝并非主宰生死,而是“承载”生死。天定命数,地掌轮回,人书只是记录者,而非裁决者。
正欲深入,忽觉识海剧震。
一道黑气自生死簿深处冲出,直扑神识。那气阴冷刺骨,蕴含古老意志,带着不容侵犯的威压,似是幽冥本源对侵入者的排斥。玄阳太极图瞬间加速旋转,阴阳二气交织成网,将黑气阻于识海外围。然而黑气不散,反而不断凝聚,化作一道虚影,似有口无声,却传递出清晰意念:“人书非你所有,轮回不容僭越。”
玄阳不退。
他左手结印,引动通天箓中五宝共鸣,水旗荡起微波,神珠流转幽光,生死簿与春秋笔同时震颤,仿佛在回应某种召唤。他右手执春秋笔,笔锋转向生死簿封面,在“生死簿”三字之下,以自身精血为墨,画下一道符。
此符无名,形如双环交叠,中央一点如心,正是他方才从天书金痕中悟出的符纹变体。符成刹那,生死簿轰然一震,封面墨痕翻涌,竟将此符吸纳其中。黑气凝滞,虚影后退,那股古老意志发出一声低沉嗡鸣,随即沉入簿底,再无动静。
生死簿,认主。
玄阳吐出一口浊气,额角渗出细汗。他知道,方才那一击,是幽冥本源的本能反应。他并未夺权,而是以符道为契,证明自己并非篡夺者,而是“承载者”。如同天书承载天道之痕,他亦可承载人书之责。
他未停歇,将无字天书与生死簿春秋笔并列置于通天箓上空,三者成三角之势。随即引动太极图,化阴阳二气为引线,阳气缠绕天书,阴气缠绕人书,中间以通天箓为枢纽,符力缓缓流转。
三者开始共鸣。
天书金痕浮现,一道道刻入虚空;生死簿墨光流转,幽河虚影再现;春秋笔笔锋微颤,似欲自动书写。玄阳闭目,神识沉入灵根,以自身为笔,以道行为墨,在通天箓内壁勾勒一道全新符纹。
此符上接天书之痕,下通幽冥之河,中融符道之变。七重符环层层嵌套,中央一点如眼,仿佛能窥尽生死、定夺轮回。符纹未成,昆仑山下已有异象——万木刹那枯荣,百兽停步低头,九幽深处传来一声钟鸣,似有无数魂魄在无形中被轻轻托起,又缓缓安放。
符成最后一笔。
玄阳睁眼,眸中无光,却似映尽幽冥。
通天箓微微震颤,新符纹烙印其上,与先前诸符并列,却气息迥异。此符不攻不防,不显威能,却让整个洪荒的生死气机为之一滞。他抬起手,轻轻一握,仿佛掌中真握住了轮回之轮。
他知道,这还远未圆满。真正的轮回权柄,需得天道认可,非一人可独掌。但他已踏出第一步——以符为载,以道为引,将天书、人书与自身符道合一,真正实现了“生死轮回掌中握”的雏形。
他将无字天书与生死簿春秋笔收回箓中,合拢箓页,置于膝上。拂尘重新握于右手,尘丝垂落,不再震颤。他依旧盘坐于昆仑石台,双目微闭,呼吸平稳,仿佛从未动过。
但就在他眉心符纹缓缓归于平静之际,通天箓背面那三个字——“止战符”——突然微微发烫。七道环绕符纹中,最外一道悄然裂开一丝细缝,一道极淡的金光自缝中透出,映在石台之上,如一道未落的笔画。
玄阳右手食指微微一动,似欲抬起。
喜欢洪荒万符之祖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洪荒万符之祖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