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方的地脉滞涩感又来了,比之前更沉,像一根细线勒进山根深处。玄阳盘坐不动,眉心符纹微微发烫,拂尘横膝,尘丝却不再绷直,而是轻轻卷曲,如蛇吐信,一颤一颤地呼应着那股压迫。
他没睁眼。
心神仍沉在符剑交融的节奏里。太极意缓缓流转,将那躁动的剑痕符纹一点一点压回识海深处。通天箓如古井,不兴波澜,只在边缘泛起细微涟漪。他记得通天教主的话——“等”。等那幕后之人先动,等自己真正稳住这符剑之合。
可这地脉异动,来得太密。
不是攻击,也不是杀机,而是一种缓慢的、持续的侵蚀,像是有人在暗处一点一点剪断天地的经络。拂尘尘丝忽然一抖,竟自行划出一道微弧,与先前通天剑意留下的轨迹隐隐重合。那一瞬,玄阳体内符韵微震,剑意几乎脱体而出。
他呼吸一滞,立刻以太极意回拉,如挽缰勒马,将那股冲动压下。符剑合一,不是让剑意乱走,而是让它归于符心,静中藏锋。
就在心神将稳未稳之际,天外降下一道清光。
不刺目,也不喧哗,只是悄然垂落三丈,如薄纱覆山。紫气自虚空中弥漫,不似老子那般厚重如渊,也不似通天那般锋锐逼人,而是规整、肃然,带着不容置疑的秩序感。
庆云流转,托着一人缓缓降临。
玄阳睁眼。
来者青袍玉冠,面容清冷,周身气机如天规地矩,不容错乱。他未说话,只站在半空,目光落在玄阳眉心,那一道尚未完全平复的剑痕符纹上。
玄阳起身,稽首一礼:“师叔驾临,可是有教?”
元始天尊不答,只抬手一引。
虚空中浮现出一盏灯。
灯体如玉,通体流转着淡淡庆云纹路,灯芯燃着一朵青莲火,光而不灼,照而不耀。灯身无刻符,无铭文,却让玄阳识海中的通天箓微微一震,仿佛久别重逢。
“此灯,我早年炼于玉虚宫中。”元始天尊声音平缓,无喜无怒,“曾照过三灾劫火,也镇过九幽心魔。今日再赐你,非为护身,而是护道心。”
玄阳未接。
他知道元始天尊从不做无因之举。赐宝是真,但试探也未必是假。符道异类,逆天而行,圣人未必全然认可。若此灯暗藏禁制,或与天数相合,反倒会压制他的符剑之变。
他沉默片刻,问:“灯在,道心不灭。可若道心本就不合天数呢?”
元始天尊看了他一眼,眼中无波。
“正因不合天数,才需此灯。”
“天数无情,道心有光。灯不照天,只照你。”
话落,那庆云金灯轻轻一旋,自空中落下,直入玄阳掌心。
入手温润,不冷不热,却有一股暖流顺着手太阴肺经直入识海。那股流意不强,也不霸道,只是缓缓铺开,如春水融冰,所过之处,识海中的躁动竟一点点平复下来。眉心那道剑痕符纹,原本隐隐发烫,此刻竟如被清泉洗过,归于沉静。
玄阳闭目。
他终于明白这灯的用处——不是防御外敌,也不是增强符力,而是定心。定那因符剑交融而震荡的道意,护那因逆天而行而动摇的信念。
他不再犹豫,双手合拢,将灯稳稳托住,心念沉入识海,开始调和四物。
万灵拂尘在膝,尘丝静垂,主“扫尘定气”;
通天箓在背,符纹流转,主“载道纳光”;
穿心锁藏于心窍深处,微光隐现,主“护本源不散”;
庆云金灯在手,青莲火不灭,主“照心神不迷”。
四者本属不同来历,气息也略有差异。拂尘清灵,穿心锁沉稳,通天箓浩瀚,金灯温润。初时交汇,竟有微滞,尤以金灯青光与识海中剑痕相触时,生出一丝排斥,如水油难融。
玄阳不动。
他以太极意为引,不强行融合,而是缓缓推动四者气息,如引溪入河,顺势而行。拂尘尘丝轻颤,自发划出一道太极弧,将金灯青光裹入其中;通天箓微微共鸣,符纹流转,将那青光引向识海中央;穿心锁微亮,如锚定海,稳住本源;金灯则如月照深潭,光落处,剑痕渐平,心神归一。
片刻后,识海之中,一轮微缩庆云悄然成形。
庆云如环,流转不息,中央悬着那盏金灯,灯火青莲,照彻识海。庆云之下,穿心锁化作符基,如山镇渊;拂尘尘丝绕行如双鱼游动,阴阳相济;通天箓高悬如天幕,符纹如星罗棋布,与庆云共鸣。
四宝归位,气息合一。
元始天尊站在半空,看着玄阳眉心符纹由烫转温,由躁转宁,终于微微颔首。
“符道异类,天地不容。”
“然有此灯照路,纵逆天而行,亦不至迷途。”
玄阳睁眼。
他没有道谢,也没有追问。他知道,这一盏灯,不只是护持,更是一种承认——来自三清之一,来自立阐教、重天数的元始天尊的承认。
这比任何法宝都重。
元始天尊不再多言,转身,清光敛去,庆云消散,身影如雾退去,不留痕迹。
山风拂过,昆仑静寂。
玄阳 矗立 原地,掌心金灯微暖,识海庆云缓缓流转。他低头,看着拂尘尘丝,那每一根丝中,仍藏着未出的剑意,可如今,那剑意不再躁动,而是被灯火照着,沉在符心深处,如刃入鞘。
他抬起手,将庆云金灯轻轻一托。
灯火未灭,光却扩散开来,不照山,不照天,只照他身前三尺。那光中,竟浮现出一道极淡的路径,如虚似实,指向南方。
不是地脉滞涩的方向,也不是东南,而是更远的一处——荒古裂渊。
他还没动。
灯火中的路径却已开始模糊,像是随时会散。
他伸手,指尖刚触到那光痕——
灯火忽然一跳。
喜欢洪荒万符之祖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洪荒万符之祖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