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天色未明,日军的炮火准备比前两日更加猛烈和持久。不仅来自江面的舰炮,从吴淞、虹口方向也射来了密集的炮弹,显然日军加强了陆上炮兵的部署。整个中国军队防线再次被钢铁和火焰覆盖,仿佛要将大地彻底撕裂。
“师座!日军炮火异常凶猛,重点覆盖我一线阵地和疑似指挥所、炮兵阵地!徐成功营防守的八字桥结合部遭受饱和打击!”周明远的声音在电话里几乎被爆炸声淹没。
宋希濂在加固过的指挥部里,都能感受到地面的剧烈震颤。他面色凝重,日军这是在用绝对的火力优势,试图碾碎中国军队的抵抗意志。
“命令各部,严格执行防炮条例!没有命令,绝不露头!炮兵观测所,优先锁定日军新暴露的陆上炮兵阵地,但暂不还击,等待最佳时机!”
炮击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当天边泛起鱼肚白时,日军的步兵在坦克掩护下,如同潮水般发起了全线进攻!规模远超昨日,显然是得到了加强的生力军。
一:八字桥—爱国女校核心结合部
徐成功营经历了开战以来最严峻的考验。炮击刚刚减弱,硝烟尚未散尽,日军第十一师团第四十四联队的一个大队,在六辆坦克(包括两辆新出现的九七式中战车)引导下,就发起了波浪式冲锋。
“稳住!放近了打!反坦克小组,优先干掉后面的九七式!那家伙装甲厚!”徐成功的声音通过电话线传到各连,冷静得不像是在生死战场。
德械营的士兵们展现了极高的战术素养和心理素质。他们默默忍受着炮击的伤亡,直到日军进入百米最佳射程,才突然开火。机枪、步枪、冲锋枪组成密集的火网,手榴弹如同冰雹砸下。
“砰!砰!”隐蔽在侧翼的spzb 41锥膛炮再次发言,精准地击毁了一辆八九式坦克。但对那两辆九七式,效果不佳,穿甲弹打在倾斜装甲上被弹开!
“火箭筒!用火箭筒!”徐成功吼道。营里仅有的两具系统提前“合理化”而来的德制“坦克杀手”式火箭筒(panzerschreck早期型,伪装为实验品)开火了!
“咻——轰!”一枚火箭弹拖着尾焰,成功击中一辆九七式的侧面,将其打瘫。但另一辆九七式凭借厚实装甲,强行冲破了前沿阵地,机枪疯狂扫射!
“二连!组织爆破组!炸了它!”徐成功眼睛都红了。
关键时刻,天空中传来一阵奇特的轰鸣声。不是日军飞机那种沉闷的声音,也不是霍克III的清脆,而是一种更加凶悍的啸音!
只见四架机翼下涂着青天白日徽,但机型明显更为流线、速度更快的单翼战斗机,如同闪电般从云层中俯冲而下!机头喷射出炽热的火舌,瞬间将两架试图低空扫射的日军九五式水上飞机打得凌空爆炸!
“是新飞机!我们的新飞机!”阵地上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这突如其来的空中支援,极大地打击了日军的进攻气焰。那辆突入阵地的九七式坦克也被地面部队抓住机会,用集束手榴弹炸断了履带,最终被火箭筒解决。
日军这次团级规模的进攻,再次被英勇击退。但徐成功营也付出了惨重代价,伤亡近三分之一。
二:真如指挥部外围,新抵达的独立第二团
团长张振汉上校,一个面容黝黑、身材敦实的湖南汉子,正站在一个小土坡上,用望远镜观察着炮火连天的前沿。他的部队经过一夜急行军,刚刚抵达,士兵们虽然疲惫,但眼神锐利,装备整齐。
“他娘的,小鬼子炮火真够猛的。”张振汉啐了一口,“参谋长,让部队抓紧时间休整,补充食水,检查武器。我看,宋师长很快就要用上咱们这把刀了!”
“团座,咱们是生力军,是不是主动请战?”参谋长问道。
“不急。”张振汉摆摆手,“宋师长是明白人,知道好钢用在刀刃上。咱们现在要做的,是熟悉地形,养精蓄锐。告诉弟兄们,仗有得打,别着急送死,要打死鬼子!”
三:日军上海派遣军(新成立)前进指挥部
新任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将已经抵达上海,在听取了第十一师团和第三师团的战报后,脸色十分难看。
“两天了!帝国两个最精锐的师团,在海军绝对火力支援下,竟然无法突破支那军仓促构筑的防线!浅间联队甚至损失惨重!诸君,这是耻辱!”松井石根的声音冰冷。
“司令官阁下,”第三师团长藤田进中将辩解道,“支那军,尤其是宋希濂的第三十六师,抵抗异常顽强,而且装备了大量我们未知的反坦克武器和自动火器,战斗力远超预期。此外,支那空军也比预想中活跃……”
“我不要听借口!”松井石根打断他,“陆军部的命令很明确:迅速击溃上海周边之支那军,占领上海,迫使蒋介石政府屈服!国际社会都在看着我们!必须改变战术!”
他走到地图前:“一、请求海军方面,加大轰炸强度,特别是对支那军纵深和疑似补给线的轰炸!二、陆军暂停这种添油式的进攻!等待后续增援部队(第十一、第十三师团后续部队)全部到位后,于三日后,发动决定性总攻!重点突破点,选在这里——宝山和吴淞!我要用绝对的力量,碾碎他们!”
“嗨依!”众将肃然。
四:南京,军委会作战厅
巨大的沙盘上,代表敌我态势的小旗犬牙交错。何应钦、白崇禧等高级将领正在研判战局。
“宋希濂、王敬久、孙元良他们打得很苦,但守住了主要阵地,给予了日军重大杀伤。”何应钦汇报着,“不过,部队伤亡很大,尤其是基层军官。炮弹消耗惊人,库存撑不了太久。”
蒋介石盯着沙盘,沉声道:“告诉前线将士,政府正在倾尽全力支援他们!第二批补充兵员和弹药已经在路上!另外,给在国外的孔祥熙、宋子文发电,不惜一切代价,加紧在国际上采购军火,特别是飞机、大炮和高射炮!”
白崇禧补充道:“委座,是否可以考虑,将胡宗南的第一军等部队,陆续调往上海增援?上海的战事,恐怕会长期化。”
蒋介石沉默片刻,艰难地点了点头:“可以。但要分批、隐蔽调动,不能让日军察觉我方的全部意图。上海,必须守住!这关系到国际观瞻和抗战信心!”
五:上海租界,《大美晚报》报社
记者杨惠敏,一个充满爱国热情的年轻女性,正在撰写战地通讯。她刚刚冒险从靠近前线的救护站回来。
“我亲眼看到,我们的士兵,在敌人绝对优势的炮火下,是如何用血肉之躯守卫着每一寸国土!他们缺医少药,但他们有视死如归的勇气!……一位年仅十八岁的小战士,肠子都被打出来了,还咬着牙让我把信交给他的母亲……这就是我们的民族魂!上海不会亡!中国不会亡!”
她的报道充满了激情和力量,很快将通过电台和报纸传遍全国乃至世界,极大地鼓舞了后方军民的抗战士气。
六:三十六师指挥部,深夜
宋希濂盘点着一天的战斗。虽然再次击退了日军进攻,但部队减员严重,弹药消耗巨大。系统的“钢铁熔炉”任务(击退三次团级进攻)才完成了一次,形势依然严峻。
【叮!检测到宿主面临持续作战压力,触发阶段性支援:“浴火重生”。】
【效果:小幅加速宿主直属部队轻伤员恢复速度;下一批系统合理化抵达的弹药补给量增加20%。】
【提示:此为非任务奖励,为系统根据战况提供的辅助支持。】
雪中送炭的支援!宋希濂心中一暖。他看向系统界面,新获得的“厄利孔高射炮图纸”和“飞行员召唤卡”是未来的希望,但远水难解近渴。当前最要紧的,是顶住日军即将到来的更猛烈进攻。
他接通了张振汉独立第二团的电话:“张团长,部队情况如何?”
“报告师座!部队休整完毕,士气高昂,请下命令吧!”张振汉的大嗓门传来。
“好!你团作为师预备队,随时准备投入战斗!重点增援方向,可能是宝山或吴淞,日军下次进攻,必然倾尽全力!”
“明白!独立第二团全体官兵,誓与阵地共存亡!”
放下电话,宋希濂又联系了周明远:“明远,通知各部队,抓紧时间抢修工事,转运伤员,补充弹药。另外,让政工人员加强宣传,把《大美晚报》杨记者的报道念给战士们听!我们要让每一位弟兄都知道,全国同胞都在看着我们,支持着我们!”
安排好一切,宋希濂走到观察口。外面的炮声稀疏了一些,但远处天际的火光依旧未熄。三天,松井石根准备的三天后总攻,将决定上海乃至中国抗战第一阶段命运的关键之战。
“松井石根……你的总攻,我等着。”宋希濂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系统,这一次,我们要让鬼子彻底明白,什么叫‘血肉磨坊’!
喜欢从淞沪血战:到美械集团军司令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从淞沪血战:到美械集团军司令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