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云密布北翼
九月的秋风带着一丝凉意,却吹不散淞沪战场上空的硝烟与凝重。连日来的雨水渐歇,泥泞的道路稍微好转,但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抑感,却比湿冷的雨水更让人窒息。各方情报和前线侦察都清晰地指向一个事实:日军在经过短暂休整和增兵后,新一轮大规模进攻已迫在眉睫,而其矛头,正如宋希濂和系统所预测的那样,直指防线的北翼——刘行、广福方向。
真如指挥部,决战前的部署
指挥部里电话铃声、电报声、参谋人员的汇报声交织在一起,气氛高度紧张。巨大的沙盘上,代表日军新增部队的蓝色标识(第101师团、独立重炮旅团等)已经密密麻麻地压在了刘行、广福以北区域。
“师座,军委会急电!确认日军第九师团主力已与第三师团残部汇合,第十一师团亦得到补充,其战略预备队第101师团先头部队已抵达吴淞。敌总兵力已超过十万人,主要攻击集群确系指向我北翼!”周明远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
宋希濂面色冷峻,目光死死盯住沙盘上那片即将燃起战火的区域。刘行-广福一线,地势相对平坦,水网虽多但桥梁众多,利于日军重装备机动。一旦被突破,日军可直插嘉定、南翔,抄了整个淞沪防线的大后方!
“命令!”宋希濂的声音斩钉截铁,打破了指挥部的沉寂,“一、立即与驻守北翼的第十五集团军罗卓英将军、第十八军罗广文将军取得直接联系,建立联合指挥部热线电话,确保情报共享与战术协同无缝衔接!”
“二、我师直属炮兵营,除必要留守兵力外,主力前出至大场西北预设阵地,归北翼前敌总指挥部统一调度,加强区域火力支援!”
“三、命令张振汉独立第二团,立即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作为北翼战役总预备队,随时听候调遣投入最关键的战斗!”
“四、后勤部门,优先保障北翼部队的弹药、粮食、药品补给!杜月笙、王晓籁那边,请他们动用一切力量,组织民夫队,不惜一切代价保障运输线畅通!”
【叮!宿主做出关键战略部署,积极应对北翼危机,“时间竞赛”任务推进度提升。触发分支任务:“北翼铁壁”。】
【任务要求:在未来五天的北翼防御战中,协助友军成功挫败日军师团级规模的主攻,确保刘行-广福核心防线不被撕裂。】
【任务奖励:积分180,000点,120毫米重迫击炮(苏制pm-38型)x12门及弹药x10。随机“精锐工兵连”召唤卡x1(擅长坑道作业与反坦克障碍设置)。特殊奖励:解锁“初级气象预测”功能(可提前12小时获知局部天气变化)。】
【失败惩罚:北翼崩溃,淞沪防线被迂回,战略态势急剧恶化。】
任务的奖励极具针对性,重迫击炮是攻坚和反工事的利器,工兵连更是巩固防线的急需!
日军上海派遣军司令部,松井石根的决心
松井石根大将站在巨大的作战地图前,脸上带着一种孤注一掷的决绝。来自东京大本营的压力越来越大,要求他必须在十月前取得决定性胜利。
“诸君!”他的声音在指挥部里回荡,“支那军主力已被我吸引于上海周边,其最精锐的部队正在北翼刘行、广福一线严阵以待。这正是帝国皇军期待已久的决战机会!”
他指着地图:“我决定,以第九师团、第三师团为主攻拳头,配属独立重炮旅团,在第十一师团、第101师团策应下,于九月五日凌晨,向刘行-广福支那军防线发起决定性总攻!海军航空兵和陆航将提供前所未有的火力支援!此战,务必一举突破支那军防线,击溃其主力,占领大场,兵临苏州河!”
“嗨依!”麾下将官齐声应诺,但不少人眼中也闪过一丝忧虑。对面的中国军队,早已不是他们想象中的弱旅。
刘行外围,第十五集团军前沿阵地
士兵们正在军官带领下,疯狂地加固工事。这里的工事基础远不如三十六师经营的狮子林,时间更加紧迫。
“快!把沙袋垒高!反坦克壕再挖深半米!鬼子的大炮和坦克可不是吃素的!”一位满脸胡茬的团长嘶哑地喊着,亲自跳进战壕和士兵一起干活。
远处,日军的侦察机不时掠过,预示着大战将至。气氛紧张得如同拉满的弓弦。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决策
斯大林收到了德拉特文从上海发回的紧急战况评估。报告详细描述了日军即将在北翼发动总攻的态势,以及中国军队面临的严峻考验。
“中国人顶住了日本人第一个月,这已经是个奇迹。”斯大林对伏罗希洛夫说,“但他们需要更多的帮助,尤其是重武器和空军。告诉后勤部门,加快t-26坦克和伊-16战斗机的交付速度!另外,可以考虑以‘退役装备’的名义,再提供一批76.2毫米野炮和炮弹。我们要让日本人在上海流尽血!”
苏联的援助,因为战略需求的紧迫性,正在超越最初的试探阶段,变得更加实质和慷慨。
上海租界,最后的“孤岛”繁华
尽管战云密布,租界内依然维持着一种畸形的繁荣。咖啡馆、舞厅依旧营业,但人们的脸上多了几分惶恐和不安。各国驻沪领事馆前,挤满了试图获取签证或打听消息的人群。
《大美晚报》的记者哈雷特·阿本德在发往美国的电讯中写道:“……上海,这座东方巴黎,正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城市北部不足二十英里外,一场决定中国乃至远东命运的大决战即将上演。这里的每一个人,无论国籍,都能感受到那来自战场的地平线传来的震动……”
三十六师野战医院,预感到的风暴
林晓梅和医护人员已经接到了准备接收大量伤员的命令。药品、绷带、手术器械被再次清点,临时手术棚被加固,更多的床位被准备出来。一种无声的紧张气氛在医院弥漫。他们知道,下一次送来的,将是来自北翼血战中的伤员。
宋希濂的深夜思考与系统运用
深夜,宋希濂独自一人站在指挥部外,望着北方漆黑的夜空。那里,明天黎明时分,将爆发出怎样的雷霆?
他唤出系统界面。积分因为近期任务和战斗有所积累。他决定进行一次高级抽奖(1,000,000积分),希望能获得一些能在决战中起到关键作用的装备或技术。
轮盘转动,光芒定格。
【恭喜宿主获得:“野战应急通讯系统”一套(包含大功率步话机、野战电话交换机及配套线缆,技术水准略高于1937年主流,合理化解释为德方实验性装备)。特殊奖励:获得“战术电台”x10部(可配属至营连级单位,大幅提升基层通讯效率)。】
通讯装备!这在混乱的战场上至关重要!宋希濂大喜过望,立刻指示周明远,将这些“紧急到货”的通讯设备优先配发给即将投入北翼战斗的部队,特别是作为预备队的张振汉团和师属炮兵前出部队。
同时,他使用了新解锁的“初级气象预测”功能。
【预测结果:未来36小时内,上海地区天气以多云为主,能见度良好,无明显降水。有利于航空兵活动和重装备机动。】
这意味着,日军将获得理想的进攻天气。宋希濂心中一沉,但也更加坚定了准备迎战的决心。他将这一预测信息迅速通报给北翼友军,提醒他们做好应对日军空地一体猛攻的准备。
决战前的夜晚,格外漫长。淞沪战场上的百万大军,如同两股即将对撞的潮水,在黑暗中积蓄着毁灭性的力量。而风暴眼,正是北翼的刘行-广福。
宋希濂深吸一口清冷的空气,转身走回指挥部。他知道,明天,将是对他,对三十六师,对整个中国军队最严峻的考验之一。
“来吧,松井石根!让我看看,你的总攻,到底有多硬!”
喜欢从淞沪血战:到美械集团军司令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从淞沪血战:到美械集团军司令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