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十日。黎明前的黑暗浓重如墨,天目山师部却灯火通明,彻夜未眠。昨夜秘密逮捕记者陈布雷的随从,如同捅了一个马蜂窝,虽然暂时压制了表面的骚动,但引发的连锁反应和更深层次的危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酵。审讯获得的“毒刺”行动情报,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根据地的头顶。宋希濂和他的战友们,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应对这场来自暗处的致命偷袭。
师部岩洞内,气氛紧张得如同拉满的弓弦。宋希濂、周明远、李慕华、徐锐、高天亮、张云鹤、赵锡田等核心指挥员齐聚,人人脸上带着疲惫,但眼神锐利。中间桌上,摊开着根据随从口供整理出的简陋示意图,标注着可能的渗透路线和破坏目标。
徐锐首先汇报审讯进展:“那个随从,代号‘夜枭’,是个死硬分子,常规审讯效果有限。但他透露的‘毒刺’行动基本可以确认:一支由‘清理者’直接指挥的精干小队,已潜入我根据地周边,目标是我后勤系统的核心节点——南山军械修理所、野战医院和主要粮秣仓库。行动时间,就在四十八小时内!目的是制造大规模混乱和破坏,配合日军可能的大规模进攻。”
高天亮立刻请战:“师座!让我带‘猎影’全部出动,就算把山翻过来,也要把这支‘毒刺’小队挖出来!”
张云鹤眉头紧锁:“敌暗我明,他们肯定有内应指引,盲目搜山是大海捞针。关键是加强要害部位的防御!”
李慕华分析道:“‘毒刺’行动选择的目标,都是我们的命脉。修理所被毁,武器无法维护;医院被袭,伤员遭难;粮仓被焚,军心动摇。敌人这一手,极其毒辣!我们必须立刻调整部署,外松内紧,张网以待!”
周明远补充:“内部清查不能停!‘夜枭’被捕,‘清理者’和其内应很可能已经警觉,要么暂停行动,要么……提前发动!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众人议论纷纷,焦点集中在如何防御和反制。
宋希濂沉默片刻,目光扫过地图上那几个被标记的红点,决然道:“被动防御,防不胜防!我们要主动出击,将计就计!”
他下达一连串命令:
“一、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李参谋,立即拟定一份假的防御部署图,故意通过可能被内奸窥探的渠道‘泄露’出去,示敌以弱,将防御重点看似放在次要目标上。同时,秘密制定真正的‘铁桶’防御计划!”
“二、重点布防,诱敌深入! 高天亮!你的‘猎影’主力,化整为零,秘密潜伏到修理所、医院、粮仓这三个核心目标周边,构成内层埋伏圈!配备最好的武器和通讯设备,没有我的命令,不准暴露!”
“三、外围封锁,断敌退路! 张团长、赵团长!你二人各抽调一个精锐营,在目标区域外围五里范围内,设置数道暗哨和游动哨,构成外层封锁圈。一旦‘毒刺’小队进入伏击圈,立即收紧口袋,务必全歼,不留活口!”
“四、内部肃清,挖出眼线! 徐科长!你负责内部,加强对所有接触过敏感信息人员的监控,特别是能接触到防御部署的人员!对王茂才的审查要加快,同时扩大筛查范围。那个陈布雷,严密控制,但要外松内紧,看看有没有人来和他接触!”
“五、后勤转移,降低风险! 周政委,你亲自负责,组织可靠力量,将重要器械、药品和部分粮食,连夜秘密转移至备用隐蔽点,但表面要保持正常运作状态,迷惑敌人。”
“诸位!”宋希濂声音低沉而有力,“这是一场暗战,比正面厮杀更凶险!‘毒刺’想要我们的命,我们就先折断这根毒刺!行动要快、要准、要狠!执行命令!”
“是!”众人领命,迅速离开岩洞,投入紧张的部署中。整个根据地如同一部精密的机器,在夜色掩护下高速运转起来。
命令下达后,各部队悄然行动。高天亮的“猎影”队员借着夜幕和复杂地形的掩护,像幽灵一样潜入预设伏击点。他们在修理所外的灌木丛、医院旁的山崖、粮仓附近的密林中设下致命的陷阱,枪口对准了可能的来敌方向。张云鹤和赵锡田的部队也在外围悄悄展开,拉起了无形的封锁网。后勤人员在周明远的组织下,冒着严寒,紧张有序地转移着重要物资。
宋希濂沟通系统,看到因近期连续挫败敌特和成功布局,积分有显着增长。他毫不犹豫地进行了关键兑换:
【兑换:“高级单兵夜视仪(增程型)”x20具,“远程监控传感器(震动\/红外)”x50套,“高效麻醉箭”x100支(用于无声捕获)。”】
【叮!兑换成功!物资已合理化放置于后勤处秘密仓库(解释为通过特殊渠道紧急调运的装备)。】
这些装备立即被配发给一线的“猎影”队员,极大增强了他们的夜间作战和监控能力,特别是传感器,被秘密布设在伏击圈外围,形成了一道电子警戒线。
上海,日军特高课。影佐祯昭接到了“清理者”通过密线传来的消息:“‘毒刺’已就位,即将出击。然,对方似有察觉,防御有所加强。‘夜枭’失联,恐已暴露。”
影佐冷笑一声,回复道:“计划不变!即便不能完全成功,也要搅他个天翻地覆!只要造成混乱,就是我军进攻的良机!必要时,可牺牲‘毒刺’,换取最大战果!” 他并不在乎“清理者”人手的损失,只关心能否削弱天目山守军。
而在“清理者”的秘密据点,其负责人“掌柜”则焦虑不已。“夜枭”被捕打乱了步骤,他担心内应也已暴露。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命令“毒刺”小队按计划行动,但提醒他们情况有变,必要时可自行决断,以破坏为首要目标。
子夜时分,南山军械修理所外围。寒风凛冽,四周一片死寂。潜伏在草丛中的“猎影”队员小王,透过新配发的夜视仪,紧紧盯着前方。突然,他佩戴的耳机里传来轻微的“嘀”声——外围的震动传感器被触发了!
“有情况,一点钟方向,距离两百米,至少三人。”小王低声通过喉麦报告。
高天亮的声音立刻传来:“各小组注意,老鼠出洞了!放他们进来,听我命令行动!”
几分钟后,几个黑影鬼鬼祟祟地出现在修理所外围。他们动作专业,避开照明区域,利用阴影靠近。为首的打了个手势,两人上前,熟练地剪开铁丝网,钻了进去,直扑修理车间。另外两人在外围警戒。
就在他们进入车间,准备安放炸药时,高天亮一声令下:“打!”
“噗!噗!噗!”加装了消音器的武器发出沉闷的射击声,车间内的两名“毒刺”队员应声倒地。几乎同时,外围的警戒哨也被埋伏的“猎影”队员解决。战斗在几分钟内结束,四名“毒刺”队员全部被击毙,缴获炸药和纵火器材。修理所安然无恙。
几乎在修理所战斗结束的同时,设伏在野战医院附近的“猎影”二组也发现了敌情。一支五人的“毒刺”小队试图从后山悬崖攀爬接近医院主病房。但他们刚爬上崖顶,就触发了诡雷和红外传感器。
“猎影”队员利用夜视仪优势,居高临下,发起突袭。一阵短促激烈的交火后,三名敌人被击毙,一人坠崖,队长被高效麻醉箭射中,生擒活口。医院毫发无伤。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毒刺”已被基本清除时,设伏在主要粮秣仓库的“猎影”三组却迟迟没有发现敌情。高天亮心中升起一丝不安。
突然,师部电台接到紧急报告:位于根据地边缘、相对次要的三号备用粮库遭到袭击!袭击者约六七人,火力凶猛,行动迅速,守卫部队伤亡惨重,粮库起火!
消息传来,指挥部众人大惊!
“声东击西!”李慕华猛地一拍桌子,“‘毒刺’的真正主力在这里!他们用修理所和医院吸引我们注意力,主攻目标是这个看似次要,但一旦被焚将严重影响局部补给的三号粮库!”
宋希濂立刻命令:“高天亮,立刻分兵支援三号粮库!张云鹤,外围部队向三号粮库合围!务必保住粮食,歼灭敌人!”
高天亮留下部分人手打扫战场,亲率“猎影”精锐驰援三号粮库。张云鹤团也迅速调动。
当高天亮部队赶到时,三号粮库已是火光冲天,守卫部队正与敌军激战。袭击者果然彪悍,凭借优势火力负隅顽抗。高天亮部立即投入战斗,与守卫部队里应外合。经过半小时激烈交火,终于将这股顽敌全部歼灭,并扑灭了大火,保住了大部分粮食。但守卫部队伤亡较大,粮库也有一定损失。
战斗结束后,天已微亮。被生擒的“毒刺”小队长经过抢救和突击审讯,在证据面前,部分交代了情况。他们确实是“清理者”直接派遣的精锐,任务就是多点破坏,制造恐慌。而袭击三号粮库是主要方向,其他两处是佯攻。他还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他们的行动,得到了一个代号“深喉”的内应提供的情报支持,但这个“深喉”级别很高,他只负责接收指令,从未见过面,指令通过死信箱传递。
“深喉!”徐锐倒吸一口凉气,“果然还有更大的鱼!级别比赵启明高得多!”
与此同时,对陈布雷的监控也有发现:在“毒刺”行动期间,陈布雷看似在房间内写稿,但其窗口曾用灯光有规律地闪烁了数次,疑似在向外发送信号,但监控人员未能破译其含义。
宋希濂综合所有情报,面色凝重:“‘毒刺’虽被折断,但‘清理者’的阴谋只是冰山一角。这个‘深喉’不除,我们永无宁日!而且,陈布雷这条线,也远未结束。”
他看向徐锐和李慕华:“审讯要继续深挖!对内部人员的筛查,范围要扩大,重点排查能接触到核心部署、特别是知晓各后勤据点具体位置和防御情况的中高级军官和机要人员!‘深喉’一定就藏在我们中间!”
一场更艰巨、更细致的内部甄别工作,即将展开。天目山的这个清晨,在胜利的硝烟散去后,弥漫着更加令人不安的疑云。
《从淞沪血战:到美械集团军司令》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从淞沪血战:到美械集团军司令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从淞沪血战:到美械集团军司令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