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砚舟办公室那紧握的手,传递的不仅是温度,更是一种磐石般的力量和无声的誓言。那句“我们一起扛”,如同定海神针,稳住了林溪在风暴中飘摇的心。擦干眼泪,走出那扇门,她已不再是那个被愧疚和恐惧压垮的林溪。
接下来的日子,指挥部如同高速运转的精密机器,在高压下迸发出惊人的效率。
事故调查方面:
* 林溪提供的“伪造资质”铁证成为突破口。公安局网上追逃发出不到48小时,失联的“宏图设计”负责人刘志明在邻省一个小旅馆被抓获。突击审讯下,心理防线崩溃的他供认不讳:宏图设计为了拿下项目,伪造了刘志明(其堂兄)的高工资质文件,并在投标时恶意压低报价。支护设计本身存在偷工减料、参数不达标的问题,以次充好。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迎合钱卫东“快和省”的要求。
* 宏图设计的法人和实际控制人也相继落网,公司账户被冻结,大量伪造文件和违规操作证据被起获。
* 钱卫东的详细“交代”材料也印证了其失职行为——审核流于形式,对明显不合常理的低价和超短工期缺乏警惕,被刘志明“专业”的吹嘘蒙蔽(或被某种暗示影响),未进行深入的资质核验和方案审查。
* 施工方和监理方也因未严格按图施工和监管不力,被立案调查,相关责任人被控制。
调查结果迅速形成报告,上报市委、市政府和市纪委。结论清晰:这是一起由设计单位伪造资质、提供缺陷方案,施工方违规操作,监理方失职,以及项目负责人(钱卫东)严重失职渎职共同导致的重大责任事故。张宏余孽的深度介入虽被怀疑,但现有证据链尚未直接指向更高层。
处理结果:
* 宏图设计被吊销资质,相关人员移送司法机关。
* 施工方、监理方被重罚,清退出云川市场,责任人依法追究。
钱卫东:被撤销指挥部副总指挥职务,给予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大过处分,调离核心岗位,降为区政协某委员会副主任(明升暗降,彻底边缘化)。沈砚舟力排众议,保住了他的公职,但政治生命基本终结。这是对其过往功劳和最终配合调查的“体面”处理,也是沈砚舟对“稳定”的考量。
* 沈砚舟作为指挥部总指挥,负有领导责任,向市委、市政府作出深刻检讨,并在区委常委会上进行自我批评(象征性处罚)。
舆情应对方面:
林溪协调宣传部、网信办,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1. 快报事实: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发布权威通报,确认人员安全(轻伤),定性为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表明严查到底、绝不姑息的决心。
2. 慎报原因:在调查取得突破性进展后,第一时间公布“设计单位伪造资质、提供缺陷方案”的核心调查结果,将矛头精准指向责任方,有效转移了公众对政府决策(沈砚舟垫资)的质疑。
3. 重报进展: 连续发布责任人处理结果、后续整改措施(全面排查全区在建工程、严把设计施工监理资质关)、以及对伤者的妥善安置赔偿情况。
4. 打击源头:网信办成功锁定并打击了几个恶意炒作、散布谣言的网络推手账号及其背后的小公关公司,掐断了负面舆情的持续发酵源。
这一系列组合拳下来,汹汹舆情迅速平息。公众的愤怒从指向政府转向了无良企业和失职个人,对政府快速反应、公开透明、严肃追责的态度,反而赢得了一些理解和支持。沈砚舟在事故通报会上的沉稳、担当和毫不回避的态度,也为他个人形象挽回了不少分数。
**省创投的转机:**
事故调查报告和处理结果公布后,林溪第一时间将全套材料加密发送给了省创投的张总,并附上了一封言辞恳切的说明信。信中不仅详细解释了事故真相和处理过程,更重点阐述了云川区刮骨疗毒、整肃队伍、重塑营商环境的决心,以及产业转型计划不会因此动摇,反而会更加注重质量和规范。
两天后,张总主动给沈砚舟打来了电话。
“沈书记,报告和信我都看了。”张总的声音听不出太多情绪,“处理得很果断,也很透明。刮骨疗毒,壮士断腕,不容易。”
“张总过誉,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沈砚舟的声音沉稳有力。
“嗯。”张总顿了顿,“事故是不幸,但也暴露了问题,解决了隐患。从某种意义上说,未必全是坏事。至少证明了云川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和执行力,这恰恰是我们这种引导基金最看重的合作伙伴品质之一。”
沈砚舟和林溪(在电话旁听着免提)的心同时提了起来。
“所以,”张总的声音带上了一丝温度,“我们评审委员会经过重新评估,认为云川产业转型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你们处理危机的决心和能力值得肯定。原定推迟的上会……决定照常进行,就在后天上午。林组长,还得请你再跑一趟省城,这次,希望带回来的是真正的‘定心丸’。”
峰回路转!绝境逢生!
林溪激动地看向沈砚舟,在他深邃的眼中也看到了如释重负和锐利的锋芒。
“感谢张总和创投的信任!”沈砚舟斩钉截铁,“林溪同志一定准时到会!云川,绝不会辜负这份信任!”
挂断电话,办公室内一片寂静,随即被巨大的喜悦淹没。小陈和小王忍不住欢呼出声。压在指挥部头顶最大的阴云,终于透出了希望的曙光!
“林溪,”沈砚舟看向她,目光灼灼,“这一次,只许成功!”
“保证完成任务!”林溪挺直脊背,眼中燃烧着比上一次更旺盛的斗志。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林溪再次投入紧张的备战。她不仅更新了汇报材料,加入了事故反思和后续强化监管的措施,更精心准备了应对评委可能提出的、关于事故影响和风险管控的尖锐问题。
出发前夜,又是一个忙碌到深夜的日子。林溪在办公室做最后的检查。沈砚舟走了进来,手里没有保温桶,却拿着一张折叠的纸。
“还没走?”他问,语气自然。
“马上就好,沈书记。”林溪抬头,看到是他,心弦微动。
沈砚舟走到她桌前,将那张纸放下:“看看这个。”
林溪疑惑地打开,是一份打印出来的、来自省城某权威建筑结构检测机构的联系方式和资质证明。
“这是?”林溪不解。
“省创投上会前,你抽时间去一趟这家机构。”沈砚舟的声音低沉而冷静,“把我们核心研发中心的设计图纸(尤其是事故后重新审核过的)、以及我们拟选用的新设计院(经过严格招标筛选)的方案,请他们做一次独立的、背对背的技术评估。费用走指挥部的特批通道。”
林溪瞬间明白了他的用意!这是要给省创投,也是给所有人,再上一道绝对权威的“保险”!用独立第三方的专业背书,彻底打消对设计质量和安全性的最后一丝疑虑!这份心思之缜密,考虑之深远,让林溪佩服不已。
“沈书记,您考虑得太周到了!我明天一早就联系!”林溪由衷地说。
“嗯。”沈砚舟应了一声,目光落在她脸上。昏黄的灯光下,她专注而充满生机的脸庞,与不久前的苍白脆弱判若两人。他心中微动,那份在风暴中滋生的、难以言喻的情愫,在危机暂缓的此刻,悄然涌动得更加清晰。
他伸出手,似乎想像上次那样……但手指在空中停顿了一瞬,最终只是轻轻拍了拍她放在桌上的文件夹,动作极其克制。
“这次,辛苦了。”他的声音比平时柔和许多,带着一种不易察觉的……温柔?
林溪的心跳骤然漏了一拍。她清晰地捕捉到了他动作的停顿和那语气里微妙的变化。一股暖流夹杂着悸动瞬间涌遍全身。她抬起头,勇敢地迎上他的目光,清澈的眼底映着灯光,也映着他的身影。
“不辛苦,”她声音轻柔,却带着力量,“为了云川,值得。”
四目相对,空气中弥漫着无声的电流。办公室的灯光似乎都变得暧昧起来。那层薄纱,在经历了生死与共、并肩扛过风暴后,已变得近乎透明。只需一个契机,便能彻底揭开。
沈砚舟喉结微动,深邃的眼眸中翻涌着复杂的情绪,有欣赏,有疼惜,还有一种被极力压抑的渴望。他最终只是深深看了她一眼,留下一句:“早点休息,明天……我让司机送你。” 说完,便转身离开了,背影依旧挺拔,却似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仓促。
林溪站在原地,指尖轻轻拂过他刚才拍过的文件夹,仿佛还能感受到那转瞬即逝的温度和触碰。窗外,城市的灯火璀璨如星河。省城的战役在即,云川的曙光初现,而她和沈砚舟之间,那汹涌的暗流,正蓄势待发,即将冲破最后的堤坝。
她知道,当她再次从省城凯旋之时,等待她的,将不仅仅是事业的新起点,更可能是……人生的新篇章。然而,她并未察觉,在指挥部走廊的阴影里,刚刚被边缘化、眼神阴鸷的钱卫东,正死死地盯着沈砚舟办公室的方向,手里紧紧攥着一个未署名的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内容只有一句话:
> **“想翻身吗?他们得意不了多久。”**
新的暗流,已在平静的水面下悄然涌动。
喜欢他的指尖江山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他的指尖江山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