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深,天空变得高远而澄澈。婚后的生活,在日复一日的相互陪伴与共同成长中,如同被时光精心打磨的玉石,光泽愈发温润内敛。沈星宇和映真开始偶尔,并且是极其自然地,谈及一个更为长远的未来——一个关于“我们”将如何延续的、温柔而郑重的议题。
这个话题的开启,往往并非源于刻意的讨论,而是潜藏在某些不经意的瞬间。
一个周末,他们去朋友家做客。朋友家刚满周岁的宝宝,像个软糯的小团子,咿咿呀呀地在铺着软垫的地板上探索世界,黑葡萄似的大眼睛充满了对周围一切的好奇。映真下意识地蹲下身,用手指轻轻碰了碰宝宝藕节般的小胳膊,宝宝抓住她的手指,咯咯地笑起来,那笑容纯粹而富有感染力,瞬间击中了她的心。
回去的车上,映真望着窗外流转的灯火,忽然轻声说:“那个宝宝,笑起来眼睛弯弯的,真可爱。”
正在开车的沈星宇侧头快速看了她一眼,她脸上带着一种他未曾见过的、混合着柔软与憧憬的神情。他心领神会,握住她放在膝上的手,指尖在她无名指的戒指上轻轻摩挲,语气平和而带着笑意:“嗯,是很可爱。看来沈太太是有点羡慕了?”
映真被他点破心思,耳根微热,却没有否认,只是将他的手握得更紧了些,低声道:“只是觉得,如果有一个融合了我们两人血脉的小生命,看着他慢慢长大,应该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
她没有说更多,但沈星宇已然听懂了她话语里那份小心翼翼的、关于未来的试探与向往。他沉吟片刻,并非犹豫,而是以一种极其负责的态度回应:“我也想过。”他的声音沉稳,“但不是现在。”
他顿了顿,解释道:“‘晨曦计划’刚步入正轨,你那个关于算法公平性的新论文也正在关键阶段。而我这边,联盟下一个五年的战略布局也到了紧要关口。我想,等我们都为这个小生命的到来,准备好了更充分的时间、精力和更从容的心态时,再迎接他\/她。我们要做的,是负责任的父母。”
他的理性分析与她的感性憧憬并不矛盾,反而形成了一种互补的踏实感。映真点了点头,心中那点模糊的期待,被他清晰而负责任的规划勾勒出了更具体的形状。是啊,爱一个孩子,不仅仅是生物的本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们希望给予孩子的,是一个真正准备好迎接他\/她的、稳定而充满爱的环境。
这次交谈之后,“孩子”这个话题,就像一颗被悄然种下的种子,虽然没有被频繁提及,却开始在他们的生活中投下隐约而温暖的影子。
他们开始更留意彼此的健康。沈星宇会督促映真不要再熬夜,甚至定下了晚上十一点必须离开书房的“家规”;映真则开始研究营养学,家里的餐桌上出现了更多适合备孕的食材。他们一起预约了全面的身体检查,像对待一个重要项目一样,严谨地评估着自身的状态。
一次,他们路过一家高端婴童店,橱窗里展示着一套极其柔软舒适的婴儿寝具。两人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看了好一会儿。
“这个颜色很柔和。”映真指着那套淡云杉绿的寝具说。
“嗯,不分男女,都可以用。”沈星宇附和道,目光落在旁边一个造型憨态可掬的木质摇铃上,唇角不自觉地扬起,“这个也挺有趣。”
他们没有进去,只是隔着橱窗分享着这一刻无声的默契与对未来的想象。那种感觉,不是急切的渴望,而是一种充满耐心的、美好的等待。
与此同时,他们也在各自的事业上,为这个模糊而清晰的未来,铺垫着更坚实的基础。
映真在学术上的追求更加笃定。她深知,一个情绪稳定、拥有自我价值和独立事业的母亲,本身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她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团队里的年轻研究员,希望将来即使因为家庭暂时分散精力,她所热爱的事业也能良好地运转下去。
沈星宇则在进行着更深远的布局。他推动联盟设立了面向青年科学家的长期资助基金,关注那些需要“慢火慢炖”的基础研究领域。他希望在孩子长大的世界里,科技不仅仅是效率的工具,更是推动社会公平、守护人类价值的温暖力量。这种超越个人商业利益的情怀,也包含着他对未来一代的责任感。
夜晚的书房,灯光依旧明亮。有时,沈星宇处理完工作,会走到映真身边,看着她专注的侧影,忽然觉得,此刻为了更从容的未来而共同努力的他们,本身就是一个无比美好的画面。
“累了就休息。”他会轻声说。
映真抬起头,回给他一个安心的微笑:“马上就好。”
他们都知道,那个关于“我们仨”(或者更多)的未来,正在由当下每一个踏实、认真、相互扶持的日子一步步构建。它不急不缓,如同等待一朵花的自然绽放,需要阳光、雨露、时间和耐心的守候。
河流与河床,在共同憧憬着汇入更广阔水域的同时,也正悄然为自己未来的支流,积蓄着最丰沛、最清澈的水源。这份对未来的期许,让他们的爱情在当下的沉淀中,孕育出了更深刻、更绵长的韵味。前路可期,而他们,正携手走在通往那里的、最坚实的道路上。
喜欢他的指尖江山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他的指尖江山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