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的春天,在激昂的口号中,带着不同寻常的热度席卷了京城。这股热潮,也真切地涌入了南锣鼓巷95号院的日常生活。
三月,街道办的广播和宣传栏开始大力宣扬“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新思想。居委会积极组织起来,将部分家庭妇女动员走出家门,参与到街道兴办的小型集体生产中。前院、中院、后院,不少大妈小媳妇都领到了任务,有的在街道缝纫组加工劳保手套、口罩;有的在简易的“小五金厂”里给螺丝钉套垫片、给铁皮桶敲铆钉。
虽然报酬微薄,但能凭自己双手挣点钱补贴家用,还能得到“先进生产者”的表扬,不少妇女都干劲十足。
贾家也迎来了变化。秦淮茹坐完了月子,小当在襁褓中咿咿呀呀。秦淮茹看着家里多了一张嘴,丈夫贾东旭在易中海的严苛督促下苦练钳工技术,压力巨大,婆婆贾张氏依旧只拿着那双包浆的鞋在纳鞋底,在院子里家长里短。
她咬了咬牙,主动去街道领了缝纫组的活计,家里的缝纫机是结婚的时候唯一的大件,因为定量的问题贾家一直也不敢再添置大件物品,虽然贾家的底子比四合院很多人都要厚。
白天照顾孩子、做饭洗衣,晚上等孩子睡了,就在昏黄的灯光下踩着缝纫机,哒哒哒地赶制手套,常常熬到深夜。贾张氏对此撇撇嘴,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儿媳妇挣来的“外快”,自己却以“年纪大、要带两个孩子”为由,拒绝参加街道劳动。
傻柱的副业也迎来了“春天”。街道响应号召,将个人的手艺特长纳入管理,组织成立了“便民喜宴服务队”。傻柱这轧钢厂大厨自然成了队里的金字招牌!除了继续接轧钢厂工友的婚丧嫁娶宴席,他的名声在街道辖区也越来越响亮。
谁家想办事又想省点钱,都会托关系找街道预约傻柱。傻柱忙得脚不沾地,腰包也以“合法合规”的方式鼓了起来,脸上的得意劲儿藏都藏不住,当然赵山河的私活现在也被纳入了统一管理。
五月,更猛烈的浪潮拍岸而来——全民大炼钢铁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街道办、居委会的干部们挨家挨户动员,宣传“钢铁产能赶超而奋斗”的伟大意义。院子里很快架起了简易的土高炉,浓烟滚滚,火光映红了半边天。各家各户被要求将“闲置无用”的铁器贡献出来,支援国家建设。
一时间,四合院里叮叮当当响成一片。家家都在翻箱倒柜:
“老刘家的,你这破铁锅还不交上去?”
“哎,这废铁门栓多少年了,拆了拆了!”
“妈,我那铁环玩具...”
“交!都交!支援国家建设要紧!”
易中海带头捐出了家里几件旧铁器。刘海中为了表现积极,把家里一个还能用的铁皮水桶都交了上去。闫埠贵心疼得直抽抽,在三大妈的掩护下,偷偷藏起了一小把好铁钉和门上的一个小铁环,只交了些破铜烂铁糊弄。许大茂象征性地交了点废铁丝。
贾张氏在易中海的“榜样”压力和街道干部的催促下,骂骂咧咧地把家里一口旧铁锅和一个破脸盆交了出去。秦淮茹看着家里仅剩的一口小锅,忧心忡忡。
林家也接到了通知。程秀英看着家里崭新的铁锅、水桶和工具,心疼不已。林墨早有准备,他平静地拿出之前从废品站淘换来的那几件破旧铁器——豁口的旧铁锅、弯曲的铁管和一些零碎铁片。
“妈,这些是没用的废铁,交这些就行。”林墨指着墙角,“新买的锅和桶咱还得用呢,跟街道干部解释清楚,这是必要的生活生产用具。”
程秀英看着那些真正的废铁,恍然大悟,连连点头。
六月,盛夏的蝉鸣声中,一个巨大的喜讯传遍了四合院,也暂时冲淡了炼钢的喧嚣——林贤中考成绩出来了!他考上了北京电力学校!
消息是林贤的班主任亲自送到林家的。这个年代,能考上中专,就意味着端上了“铁饭碗”,成了国家干部培养对象!远比上高中然后等待未知的分配要强得多!
“程大姐!恭喜啊!林贤这孩子争气!考上了电力学校!这可是好学校,毕业了就是电力系统的技术员!”班主任老师满脸笑容。
程秀英拿着录取通知书,手都在抖,眼泪瞬间涌了出来:“好...好...谢谢老师!谢谢老师!” 她拉着林贤,激动得说不出话。
林贤清秀的脸上也满是兴奋和自豪。
林墨用力拍了拍弟弟的肩膀:“好样的!石头!” 心中无比欣慰。
这个消息如同在平静的院里投下了一块巨石!
“电力学校?我的天!那可是中专!毕业就是干部!”
“林家这是要出人才了!林墨进厂当了木工,林贤又考上中专,程秀英好福气啊!”
“啧啧,以前看林家孤儿寡母的,没想到两个孩子都这么出息!”
羡慕、赞叹、甚至些许嫉妒的目光聚焦在西厢房。闫埠贵推着眼镜,心里飞快地计算着林贤未来的工资待遇,酸溜溜地对三大妈说:“这读书...还真能读出金饭碗?”
刘海中更是严厉训斥刘光天、刘光福:“看看人家林贤!再看看你们!不争气的东西!” 刘海中带着复杂的心情向程秀英道贺,毕竟林贤跟他大儿子一样上了中专,毕业出来就跟他的大儿子一样是干部了,看着林家蒸蒸日上,心中五味杂陈。
面对众多道贺,林墨除了恭喜弟弟外,私下还根据后世的经验给林贤交代了几句。
“石头,电力学校很好。哥想给你个建议,”林墨看着弟弟,语气认真,“进去之后,除了学好课本知识,多关注发电、输电、配电这些实际应用技术,特别是设备维护和安全规程。未来,电力就是国家的血脉,掌握这门技术,走遍天下都不怕。眼光放长远些。”
林贤虽然不太完全明白哥哥话里的深意,但对大哥的见识深信不疑,用力点头:“哥,我记住了!”
何雨水也上了城西一所不错的初中,开始住校生活。中院何家,常常只剩下傻柱一人,他也开始感到孤独,常常一个人就着从厂里带回来的剩菜自饮自酌,易中海看到后经常让他帮着院子里的人一些需要壮体力去干的活。每次傻柱去帮忙的时候大家都把他捧起来,他听得也很开心。
林墨有时候看到的时候也没多说什么,那是人家傻柱乐意的事情也不到他去劝,而且这还是街道一直在宣传的邻里互助,当然傻柱也知道大家就是哄着他帮干活,他只是觉得大家各取所需也没什么,单亲家庭成长起来的人更加害怕寂寞。
喜欢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