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轧钢厂铸钢车间军工任务的快速推进成,为轧钢厂里赢得了宝贵的荣誉和时间。李怀德也受到他的靠山,也是岳父的赞赏,他心情大好。这天下午,他特意让秘书将林墨请到了自己宽敞明亮的办公室。
“林墨同志,来,坐!”李怀德笑容满面,亲自给林墨倒了杯茶,态度比上次借调时更加热络,“这次我们的军工任务,你们木模组,尤其是你,立了大功啊!张主任可是把你夸成了一朵花,说你那个定位卡板的点子,解决了大问题!效率、精度都上去了!”
“李厂长过奖了,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主要还是邱组长和各位老师傅经验丰富,带领得好。”林墨态度谦逊,不卑不亢。
“哈哈哈,年轻人,有能力还谦虚,难得!”李怀德显然很满意林墨的态度,他从抽屉里拿出两张印刷精美、盖着红章的票证——一张是“上海牌”全钢防震手表的购买票,另一张则是“红星牌”电子管收音机的购买票!
推到林墨面前,“任务完成得好,厂里自然要有表示。这是厂里对你个人突出贡献的一点心意,拿着!”
这两样东西,在六十年代初,绝对是身份和实力的象征,是无数家庭梦寐以求的“大件”!尤其是手表票,极其紧俏。
“这...李厂长,太贵重了!”林墨确实有些意外。他知道自己贡献不小,但没想到李怀德出手如此大方。
“贵重什么?”李怀德大手一挥,显得豪爽又亲民,“你给厂里解决的是大问题,创造的价值远不止这点东西!再说了,你现在是技术骨干,没块像样的表看时间怎么行?这收音机,工作之余听听新闻、学学知识,也是必要的嘛!收着!这是你应得的!”
话说到这份上,林墨也不再推辞,诚恳道谢:“谢谢李厂长的关怀和信任!我一定继续努力。”
“嗯,这就对了。”李怀德点点头,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变得语重心长起来,“小林啊,我看你是个有想法、肯钻研的好苗子。技术好,是立身之本,这没错。但要想走得更远,看得更高,光靠手上的技术还不够啊。”他准备给这个年轻人点一下前面的路,看看这个小兄弟后续能走多远。
他指了指自己的脑袋:“思想,眼界,理论水平,这些软实力同样重要!特别是在我们这样的国营厂,未来想承担更重要的责任,没有相应的文化基础是不行的。”
林墨心中一动,认真倾听。
“你现在是三级工待遇,但我知道你实际水平不止于此。”李怀德目光如炬,“我听你们聂厂长提过,你在龙成那边学得很快,潜力很大。但是,小林啊,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学历,是个短板?”
林墨坦然承认:“是的,李厂长。我初中毕业就工作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家里生活的压力太大了。”这是原主林墨的客观情况。
“所以啊!”李怀德一拍沙发扶手,“我建议你,趁年轻,去报个夜校!系统地学习一下高中课程!把文凭拿到手!街道的公会那边就办的有职工夜校,师资力量还不错,针对的就是你们这样有技术、有潜力但学历需要提升的青年骨干。”
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继续道:“有了高中文凭,意义可不一样。从长远看,这是也是你进步的台阶。将来无论是评更高的技术职称,还是有机会转管理岗、技术干部,这文凭都是硬杠杠!现在国家提倡‘又红又专’,你这个‘专’已经有了基础,再把‘红’的理论基础和文化水平提上去,前途不可限量啊!”
李怀德的话,句句说在点子上,既点明了现实的利益,又契合了时代的要求,更暗含了对林墨未来发展的期许和投资。这份眼光和手腕,让林墨不得不佩服这位李副厂长的“会做人”和深谋远虑。
“李厂长,您说得太对了!”林墨脸上露出感激和深受启发的神情,“以前光顾着学手艺,确实忽略了文化课的重要性。谢谢您的提醒和指点!我回去就打听夜校报名的事,一定把高中文凭拿下来!”
“好!有志气!”李怀德开怀大笑,对林墨的“上道”非常满意,“有什么困难,比如时间安排、学费问题,我给你们龙成厂的聂厂长打过招呼,你好好学,我看好你!”
离开李怀德办公室,握着手中沉甸甸的两张票证,林墨心中感慨。李怀德此人,精明、务实、善于笼络人心,更懂得投资未来。这张手表票和收音机票是实打实的奖励,而夜校的建议,则是一份指向更长远未来的“礼物”。
军工任务的出色表现,同样引起了厂长杨卫国的注意。
这天,杨厂长在技术科科长和铸钢车间张主任的陪同下,亲自来到了略显嘈杂的木模工棚。
“杨厂长!”工人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
杨厂长微笑着摆摆手:“大家辛苦了,继续忙,我就是来看看。”他的目光扫过工棚,最终落在正在指导一位年轻工人使用新制定位卡板的林墨身上。
“小林同志,忙呢?”杨厂长和蔼地问道。
“杨厂长好!”林墨连忙起身。
“坐,坐。”杨厂长示意他不用拘束,“这次的军工任务,你们木模组功不可没,尤其是你那个小发明,效果显着啊。张主任跟我汇报,木模组里有你参与的项目所有问题都是迎刃而解”
“是的,杨厂长。”张主任接口道,“小林同志这套辅助定位的方法,对提升整体效率和培养新人很有帮助。”
杨厂长赞许地点点头:“嗯,很好!技术革新就是要这样,不仅要解决眼前问题,更要着眼长远,能推广、能传承,提升整体战斗力!小林啊,你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有没有什么心得或者建议,可以让我们整个木模组乃至厂里其他类似工种的效率再上一层楼?”
这是一个展现价值的机会。林墨略一沉吟,结合《鲁班经》中的古老智慧、工坊里的模拟经验以及这段时间的实际观察,提出了三条切实可行的建议:
“杨厂长,我发现很多复杂重复的曲面或异形部件,每次做新模都需要重新放样、刮削,效率低且一致性难保证。我建议,对常用的、标准化的关键曲面,由技术科牵头,用硬木或金属制作高精度的‘母样板’。木模组制作时,只需按‘母样板’复制‘子样板’用于定位或检验,能极大减少重复劳动和人为误差。” 这其实是《鲁班经》中“规矩方圆”思想的现代应用。
“一些大型复杂木模,其实可以拆解成多个相对标准的‘模块’。如果预先制作好一批不同规格、精度达标的通用模块存放。接到新任务时,只需根据图纸选用合适的模块进行组合,再重点加工非标部分,能大幅缩短生产周期。” 这类似于现代工业的预制件思想。
“张主任和邱师傅他们经验丰富,手里都有很多提高效率、保证质量的小技巧、小窍门,比如某种特殊榫卯的快速制作法、某种木材的简易处理技巧。建议组里每周或每两周抽个把小时,请一位老师傅或做得好的青工,专门讲解演示一个实用的小技巧。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也能避免好经验失传。” 这是林墨从鲁班工坊“传承之径”得到的启发,知识需要流动。
杨厂长听着,眼睛越来越亮。林墨的建议没有空话套话,条条切中要害,可操作性强!第一条是基础保障,第二条是效率革命,第三条是人才培养!尤其是“小窍门”分享这个提议,看似简单,却直指技术传承的核心——经验显性化。
“好!非常好!小林同志,你这三条建议,条条是金玉良言啊!”杨厂长非常高兴,对旁边的技术科长和张主任说,“听到了吗?立刻着手落实!样板库、模块化,技术科牵头调研,尽快拿出方案。技能交流这个,张主任,你们木模组下周就开始试行!要在全厂推广这种‘传帮带’、‘经验共享’的好风气!”
“是!厂长!”技术科长和张主任连忙应下。
接着,在杨厂长和众人的关注下,林墨也兑现了他“共同提高”的承诺。他没有藏私,而是将自己在工坊中通过《鲁班经》领悟并实践、又在军工任务中证明有效的几项提升木模精度和效率的关键技巧,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了木模组的同仁们。这些技巧,有的他们没听过,有的则是对传统方法的精妙改良,听得在场的老师傅们都频频点头,年轻工人更是如获至宝,纷纷记录。
杨厂长全程观看,脸上的赞赏之色毫不掩饰。分享结束后,他走到林墨面前,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洪亮而充满勉励:
“小林同志!今天你让我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觉悟高!技术精湛,更难能可贵的是胸襟开阔,懂得分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你不仅自己是个好渔夫,还愿意把打渔的本事教给大家!这很好!非常好!”
杨厂长的目光扫过整个木模组,语气铿锵:“我们搞建设,需要技术,更需要像林墨同志这样,既有高超技术,又有大局观、懂得带动集体共同进步的模范!厂里需要你这样的青年骨干!有没有留下来的想法”
林墨斟酌了一下说道“谢谢杨厂长夸奖,不过我师父还在龙成,我还没出师呢,要回去跟师父学手艺”
他心里则是想着,这个家伙连个能落实的承诺都没有,怪不得在剧里被李怀德一下就弄去扫地去了。
林墨清晰地感受到了李怀德与杨卫国两位领导风格的不同:一个精明务实,善于用看得见的利益激励和笼络人才,为未来布局;一个则更看重集体进步和技术传承,用荣誉和期许来树立榜样,激励人心。但是对在后世已经吃过很多领导画的大饼的林墨,他更喜欢李怀德的风格,有好处就明明白白地摆出来,那些虚东西还不知道能不能变现呢。
杨厂长笑着说“年轻人学手艺最重要,很好,轧钢厂的大门一直为你敞开,等你学成后考虑一下”
“谢谢杨厂长的鼓励!我一定牢记您的教导,继续学习,努力工作,和同志们一起进步!”林墨的回答掷地有声。
喜欢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