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入冬,寒风料峭,距离林墨从档案室学习工程管理开始,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水木大学内的科研热情却并未减退。
保密项目在经历了前期的理论攻坚与关键验证后,重心已逐渐转移。这个阶段需要林墨参与的工作逐渐变少,难度却在慢慢上升。对林墨而言,他在项目中的角色也随之更加清晰和纯粹——高精度、特殊要求的木质模具与工装夹具的制作师。
钱研究员再次找到他时,带来的图纸要求愈发苛刻。有时是需要模拟极端环境下材料变形行为的微型承压腔体模具,内部流道光洁度要求近乎镜面;
有时是用于测试新型传感器性能的异形安装基座,公差带控制在微米级,且对不同木材的谐振频率都有隐性要求。
然而,这些在常人看来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于刚刚在木工技艺上突破瓶颈、对手指力道和精度控制迈入全新领域的林墨而言,虽具挑战,却已非不可逾越的天堑。
他的工作台前,灯光下,刻刀、刨刃、特制砂纸依次排开。面对一块质地坚硬的紫檀或黄杨木料,他手指拂过木纹,便能感知到材料内部的应力走向与潜在变形趋势。下刀时,手腕稳如磐石,力道吞吐精微,仿佛不是在切削,而是在引导木材本身呈现出最理想的形态。
【上肢九式】与【指掌九式】的深层运用,让他对肌肉纤维的震颤控制达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处理那些复杂曲面时,他甚至不再完全依赖测量工具反复校验,指尖拂过,便能感知到0.1毫米级别的细微凹凸,手下随之进行近乎本能的精妙调整。
制作出的模具,不仅完美符合图纸标注的冰冷数据,甚至常常在钱研究员进行上机测试时,展现出超越预期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林墨同志的手,简直是精密的化身。”一位机械系的副教授在验收一套用于流体实验的复合曲面模具后,忍不住对钱研究员感叹。
“很多金属加工都难以保证的形位公差和动态平衡,他用木头做出来了!这已经不是手艺,而是艺术,是人与材料共鸣的境界。”
当第一场细雪悄然覆盖水木园的屋顶时,林墨在基建处档案室的“深造”的申请时间渐渐到了。
近三个月的潜心研读,数十斤重的档案资料,从泛黄的立项报告到墨迹清晰的竣工图,他如同一个耐心的考古学家,将一座座建筑从蓝图到实体的“生命历程”彻底梳理了一遍。
不仅仅是汽车工程实验楼,他还涉猎了图书馆配楼、新建的学生食堂等多个不同类型的项目档案。
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知识堆积。他像是在脑海中构建一个庞大的、多维的数据库。
立项决策的经济社会背景、设计阶段的多方案比选与权衡、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与应急处理、成本控制的精细核算、各专业工种的协作与冲突……所有这些曾经孤立或模糊的概念。
在具体而微的档案记录中,变得鲜活、立体,并相互关联起来。
他不再仅仅看到一根梁、一块板,而是看到了这根梁在整体结构体系中的受力角色,看到了这块板在施工流水段中的安装顺序和对后续工序的影响,看到了它们背后的材料成本、人工投入和时间窗口。
一种宏观的、系统性的工程思维,如同建筑的钢筋骨架,在他原有的知识血肉中悄然植入、生长、固化。
他初步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关于现代建筑项目从策划、设计、施工到运维的全生命周期认知框架。这个框架或许还不够完善,但结构已然清晰,为他日后应对更复杂的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合上最后一卷档案,林墨走出档案室,冬日清冷的空气扑面而来,他却感到内心一片澄明与充实。回首望去,那栋存放着无数建设记忆的老楼,在他眼中已不再只是砖石构筑,而是承载着智慧、汗水与时代印记的宝库。
有了档案室打下的坚实基础,林墨在“虚实建造场”中的练习,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更具野心的阶段。
他再次单一建筑到集群建筑开始练习设计。他的目光投向了更广阔、更复杂的领域。
他选择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建筑结构形式——框架剪力墙结构、钢结构场馆、大跨度预应力结构——分别选取其在档案中研读过的真实案例,在建造场中进行一比一的精确复现。
【虚实建造场中】从地基处理开始,到主体施工,再到设备管线安装、内外装修,他严格遵循档案中记录的工艺流程和参数,全方位地模拟整个建造过程。这是对档案知识的消化吸收。
在成功复现了数栋真实存在的建筑后,林墨开始尝试自主“设计”并虚拟建造高层建筑。
他设定虚拟的用地条件、功能需求和规范限制,运用所学的结构知识、档案中汲取的经验以及日益增长的统筹能力,进行方案构思、结构选型、施工图设计,然后投入模拟建造。
他遭遇了更多的问题:风荷载下的摆动控制、核心筒与外围框架的协同工作、超高层泵送混凝土的技术难点、复杂的垂直交通组织……每一个问题的发现与解决都让他对高层建筑的理解深刻一分。
当单一高层的虚拟建造逐渐得心应手后,林墨将目标进一步提升至小型建筑集群的统筹规划。他尝试在虚拟场地中,同时安排一栋主楼、几栋配楼以及相关的道路、绿化和地下管网。
他需要考量建筑之间的间距、日照影响、交通流线、管线综合、分期建设的可能性以及整体投资估算。这对他刚刚建立起来的宏观框架提出了严峻考验,需要他在更复杂的系统中进行资源调配和矛盾协调。
【虚实建造场】中,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有时稳固矗立,有时也会因设计或施工的考虑不周而崩塌。但每一次失败,都化为宝贵的经验,驱动着林墨在“致广大”的道路上艰难而坚定地前行。
《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