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临时营地的路,林烽走得异常缓慢而沉重。每一步都仿佛踩在棉花上,又像是背负着千钧重担。动员兵一号沉默地跟在他身后一步之遥,脚步轻捷得几乎听不到声音,但那存在感却如同实质的山岳,压得林烽几乎喘不过气。他脑子里飞速旋转,编织着各种解释,却又被自己一一推翻。任何谎言在经验丰富的老赵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拨开岩缝入口的伪装藤蔓,篝火的光亮和暖意扑面而来。大牛正就着火光擦拭那杆老旧的“汉阳造”,顺子蜷在火堆旁打盹,狗蛋依偎在老赵身边,老赵则一如既往地擦拭着他那杆宝贝三八大盖,眼神警惕地扫过洞口。
当林烽的身影出现时,众人下意识地松了口气。但紧接着,看到他身后那个悄无声息、全副武装、面容陌生的士兵时,所有的动作和表情都瞬间凝固了。
时间仿佛停滞了。
大牛手中的擦枪布掉在地上,张大了嘴巴,眼睛瞪得像铜铃。顺子猛地惊醒,看到动员兵的一刹那,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惊叫一声缩到岩壁角落,浑身发抖。狗蛋吓得往老赵怀里钻,小脸煞白。就连老赵,这个见惯了风浪的老兵,握着枪的手也骤然收紧,指关节发白,浑浊的眼睛里爆射出极度震惊和难以置信的光芒,随即转化为深不见底的警惕和审视。他几乎是本能地,将枪口微微下沉,身体侧移,挡在了狗蛋身前。
空气死寂,只有篝火燃烧的噼啪声,衬得气氛更加诡异。
“林…林哥…这…这位是?”大牛结结巴巴地开口,声音都在发颤。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烽身上,充满了疑问、恐惧和一丝被隐瞒的受伤。
林烽喉咙发干,他知道这一刻无法回避。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用尽量平稳的语气开口,事先想好的蹩脚借口在嘴边转了一圈,最终还是咽了回去。面对老赵那双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眼睛,谎言毫无意义。
“他…是来帮我们的。”林烽选择了一个模糊但接近事实的说法,目光直视老赵,“我用了一种…特殊的方法,找到了他。”他刻意加重了“特殊”二字,暗示其中非同寻常。
老赵没有说话,只是死死地盯着动员兵一号。他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扫过对方身上那套从未见过的制式军服,扫过那支造型独特的波波沙冲锋枪,扫过对方标准到刻板的军姿,最后,定格在那双空洞、毫无生气,却精准锁定林烽、仿佛林烽就是唯一坐标的眼睛上。
没有久别重逢的激动,没有找到组织的欣喜,甚至没有一丝一毫人类该有的好奇或疲惫。只有一种绝对的、冰冷的、非人的服从。
这绝不是任何一支他见过的中国军队的士兵!甚至不像是正常人!
“特殊的方法?”老赵终于开口,声音沙哑低沉,带着一种压抑到极致的风暴前的平静,“林小子,你跟我说实话,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人…他是什么来路?”他的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要剖开林烽的内心。
林烽感到头皮发麻。他知道,必须给出一个至少能暂时取信于老赵的解释,否则团队瞬间就会分崩离析。他深吸一口气,迎着老赵的目光,半真半假地低声道:“赵叔,有些事…我现在没法说清楚。你只需要知道,我有我的…奇遇。这个人,他绝对服从我的命令,是我们的战友,是打鬼子的力量!我可以用性命担保!”
他无法解释系统,只能将其归结为无法言说的“奇遇”,并用“打鬼子”这个共同目标和自己的信誉来捆绑。
老赵死死盯着林烽的眼睛,似乎想从中找出欺骗的痕迹。他看到的是紧张,是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和一丝难以言喻的底气。他又看向那个如同木偶般站立、对周围一切漠不关心的“士兵”,眉头拧成了疙瘩。多年的行伍经验告诉他,这个人极度危险,但也极度…“可靠”,如果命令来源正确的话。
长时间的沉默。空气几乎要凝固。大牛和顺子大气不敢出,狗蛋小声啜泣起来。
最终,老赵缓缓吐出一口浊气,紧绷的肩膀稍微放松了一些。他移开了目光,不再逼问,但语气依旧凝重:“林小子,我信你这一次。但这个人…太邪性了。你最好能完全掌控住他。” 这是基于现实利益的妥协,也是对林烽能力的最后一次试探。
危机暂时解除。林烽暗暗松了口气,感觉后背已经被冷汗湿透。
他转向依旧惊恐的大牛和顺子,尽量用轻松的语气说:“别怕,这是…这是咱们的新兄弟,叫…一号。他话少,但枪法好,能打鬼子!以后咱们的日子能好过点。”
大牛和顺子将信将疑,但看到老赵似乎默认了,又见那陌生士兵对林烽确实俯首帖耳,心中的恐惧渐渐被一种混杂着好奇和依赖的情绪取代。尤其是当他们看到动员兵一号身上那支崭新的冲锋枪和充足的弹药时,求生的本能让他们选择了接受这个“邪性”的帮手。林烽在他们心中的形象,瞬间蒙上了一层“神秘莫测”、“神通广大”的光环。
初步的震惊和质疑过后,艰难的磨合开始了。
林烽开始尝试以“指挥官”的身份下达指令。
“一号,把背包放下,休息。”林烽指着火堆旁的空地。
动员兵一号立刻执行,动作标准地将背包和冲锋枪放在指定位置,然后以标准跨立姿势站立,目光平视,如同雕塑。让他“坐下休息”,他才以一种极其规范的姿势坐下,腰背挺直,双手放在膝上,依旧保持警惕。
林烽让他演示射击。走到岩缝外,对准远处一棵枯树。动员兵一号端枪、瞄准、击发,动作流畅如机械,砰!砰!砰! 三发点射,子弹几乎打在同一个点上!精准得令人咋舌!这枪法,远超老赵,更是大牛顺子无法想象的。
投掷手榴弹,距离、弧线、落地位置,分毫不差。
基础的战术动作,如匍匐、跃进、寻找掩护,完成得无可挑剔。
优点暴露无遗: 这是一个完美的战斗机器。绝对服从,军事技能顶尖,不畏生死。有他在,小队的正面战斗力飙升。
但缺点也同样致命。
林烽尝试下达复杂指令:“一号,你假装受伤,倒在路边,等鬼子靠近再突然袭击。”
动员兵一号面无表情地看着他,毫无反应。过了几秒,才用平板的声音回答:“无法理解指令。请明确战斗任务:伏击地点、敌人数量、开火时机。”
他无法理解“假装”这个概念,无法进行任何欺骗或临场应变。他的思维是线性的,指令必须清晰、直接、可执行。
一次,一只野兔突然从草丛窜出,从动员兵一号脚边跑过。大牛和顺子都下意识地惊动了一下,而动员兵一号连眼珠都没有转动一下,仿佛那只是一块滚动的石头。他对与战斗无关的一切,完全漠视。
还有一次,林烽让他去溪边取水,特意嘱咐“注意隐蔽,观察有无敌人”。结果他直接沿着最短直线路径走到溪边,打完水又原路返回,期间完全没有利用地形隐蔽的意识,除非林烽明确指令“利用岩石掩护行进”。
他严重缺乏自主性和应变能力,如同一台需要精细输入指令的电脑,一旦程序之外的情况发生,就会陷入僵局。
林烽逐渐明白了系统的限制。动员兵是强大的工具,但绝非有独立思想的战友。他必须学会像玩游戏一样进行“微操”,预判各种情况,下达精确到细节的命令。这对他的指挥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老赵在一旁冷眼旁观,脸上的凝重之色稍缓,但疑虑未消。他看出了这个“一号”的巨大价值,也看清了他的致命缺陷。他私下对林烽说:“这小子是个好枪手,但脑子是死的。打仗不能光靠他,得靠咱们活人随机应变。”
林烽深以为然。
新的平衡在磨合中逐渐形成。林烽是核心决策者和指挥官,负责制定计划和大方向指令。老赵是经验顾问和精准射手,提供战术建议,并在关键时刻查漏补缺。动员兵一号是主力突击手和火力支柱,负责执行最危险的正面攻坚任务。大牛和顺子则承担辅助、后勤、警戒等任务,并开始向老赵和林烽学习基本的战斗技能。狗蛋是被保护的核心。
一种带有超自然色彩的、全新的权力结构和作战模式,在这个偏远的岩缝里悄然诞生。最初的震撼逐渐平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合着不安、期待和强大依赖感的复杂情绪。林烽知道,他开启了一扇通往力量的大门,但也释放了一个需要他全力掌控的、沉默的巨人。未来的路,将因这个沉默战士的加入,而走向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
喜欢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