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湾村的“废品”在几天内被搜刮一空,那可怜的资源增长如同滴水入海,几乎看不到涟漪。林烽知道,困守一隅无异于坐以待毙。必须将目光投向更广阔、也更危险的地域。他将目标锁定在了一个地方——位于鬼湾村西北方向约十五里外,一处名为“死人沟”的山谷。据老赵回忆和零星传闻,大约半年前,一支奉命阻击日军推进的国军部队,在那里与日军一个中队爆发过一场极其惨烈的战斗,最终几乎全军覆没。那里,无疑是一座尚未开发的“金属矿藏”。
这个决定让老赵皱紧了眉头。“林小子,那地方邪性得很。”他吐出一口辛辣的旱烟,烟雾缭绕中眼神凝重,“仗打得惨,死人堆成了山,半年过去,怕是只剩白骨了。而且那种地方,阴气重,野兽盘踞,说不准还有鬼子留下的诡雷(地雷)或者没炸的炮弹。风险太大。”
“赵叔,风险大,收获可能也大。”林烽目光坚定,“咱们现在缺的就是硬家伙。那里是战场遗址,遗弃的武器弹药、装备零件肯定比村里多得多。再危险,也得去闯一闯。”
铁柱等人听说要去真正的战场遗址,既有些害怕,又按捺不住兴奋。最终,林烽决定带领老赵、铁柱、大牛以及另外两名体力较好的本地青年,组成一支六人精干小队,携带武器和必要的绳索、麻袋,在天亮前出发,力争一天内往返。
路途比预想的更难行。根本没有路,只能在乱石和荆棘丛中艰难跋涉。深秋的清晨寒气逼人,露水打湿了裤腿,冰冷刺骨。随着逐渐接近“死人沟”,空气中的气氛似乎都变得异样起来,连鸟鸣声都稀少了许多。
当小队终于攀上一处高地,俯瞰下方那条狭窄、幽深的谷地时,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得屏住了呼吸。
惨烈! 这是唯一能形容的词语。
整个山谷仿佛被巨人的犁铧狠狠犁过,地面布满弹坑和焦黑的痕迹。废弃的战壕纵横交错,如同大地狰狞的伤疤。随处可见散落的白骨,有些还保持着挣扎的姿势,半埋在泥土里。锈蚀的步枪、破碎的钢盔、炸断的刺刀、空瘪的子弹带……各种战争遗物散落得到处都是,在初升的阳光下反射着冰冷死寂的光泽。一股混合着泥土、锈蚀和若有若无的腐败气息,随风飘来,令人作呕。
“妈的……”铁柱低声咒骂了一句,脸色有些发白。大牛更是下意识地咽了口唾沫,握枪的手微微发抖。就连久经沙场的老赵,脸色也异常凝重。这里无声地诉说着半年前那场战斗的残酷,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理压力笼罩了每个人。
“抓紧时间,分散搜索!两人一组,互相照应!眼睛放亮,脚下留神!千万别碰圆不溜秋的铁疙瘩!”林烽压下心中的不适,果断下令。时间紧迫,必须趁白天完成搜索。
搜索过程充满了危险。坍塌的战壕随时可能再次塌方,必须小心翼翼。老赵眼尖,及时拉住了差点踩进一个伪装巧妙的散兵坑的大牛。在翻动一具半埋在土里的骸骨时,铁柱险些碰到骸骨身下压着的一枚日式九七式手榴弹,引信虽锈蚀,但依然危险,吓得他冷汗直流。
就在林烽从一具穿着破烂国军军服的骸骨旁,费力拔出一支枪栓已经锈死的中正式步枪,并卸下其钢制枪机时,一阵低沉而充满威胁的呜咽声从侧前方的乱石堆后传来。
嗖嗖嗖—— 几条黑影猛地窜出!是野狗!而且不是一两条,是足足七八条组成的野狗群!它们体型瘦削,肋骨清晰可见,但眼神却闪烁着饥饿和凶残的光芒,嘴角流着涎水。显然,它们将这片死亡谷地当成了自己的领地,而林烽这些不速之客,在它们眼中既是入侵者,也可能是……食物。
“小心!”老赵低喝一声,迅速端枪。铁柱和大牛也慌忙举起枪,但面对高速移动且分散的野狗,射击并无把握。
野狗群呈扇形围了上来,发出威胁性的低吼,目标直指队员们刚刚搜集到的、那些还带着些许残留气味的金属物品,特别是从骸骨上取下的皮带扣、纽扣等。
对峙一触即发!就在这时,跟在林烽身边的那条从王老汉家带来的土狗“大黑”(非系统军犬),虽然害怕得夹着尾巴,却勇敢地挡在林烽身前,龇牙发出咆哮,试图威慑同类。
“别开枪!枪声会引来麻烦!”林烽冷静制止。他示意大家缓缓后退,集中靠拢,用枪托和石块驱赶。老赵经验丰富,瞅准时机,用精准的手法投出一块石头,狠狠砸中领头最大那条野狗的鼻子。那野狗吃痛,呜咽一声,攻势一滞。其他野狗见状,也产生了犹豫。
趁此机会,林烽让大家一边大声呵斥,一边慢慢退出野狗群的领地范围。野狗们追逐了一段距离,最终在头狗的带领下,不甘地退回了乱石堆后,但绿油油的眼睛依旧死死盯着他们。
虚惊一场,但每个人都惊出了一身冷汗。这只是第一波“竞争者”。
随后,在搜索一挺被炸毁的捷克式轻机枪残骸时(林烽看中了其精密的枪机和零件),另一批“竞争者”出现了。那是三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男人,看打扮像是逃难的农民,但眼神却带着一股亡命之徒的狠厉。他们手中拿着棍棒和柴刀,也盯上了那挺机枪的残骸,显然是想拆走金属去换粮食。
双方在废墟上相遇,气氛瞬间紧张到极点。
“滚开!这玩意儿是我们先看到的!”对方为首的一个刀疤脸汉子恶狠狠地喊道,举起了柴刀。
铁柱立刻端起步枪:“放屁!谁拿到是谁的!”
双方剑拔弩张,眼看就要爆发冲突。林烽仔细观察对方,发现他们虽然凶狠,但脚步虚浮,显然也是饥饿难耐。他按住铁柱的枪口,上前一步,沉声道:“兄弟,都是为了口吃的,没必要拼命。这铁疙瘩你们拿走也换不了几个大子儿。我们这有点干粮,跟你们换,怎么样?”
说着,他让大牛拿出随身带的几个杂粮饼子。看到食物,那三个男人的眼神立刻变了,贪婪地盯着饼子,喉结上下滚动。刀疤脸犹豫了一下,看了看林烽等人手中的枪,又看了看能救命的粮食,最终哑着嗓子道:“……行!饼子拿来,这堆破烂归你们!”
一场可能的流血冲突,用少量食物化解了。交换完成后,那三人拿着饼子迅速消失在废墟中。看着他们的背影,林烽心中五味杂陈。这就是乱世,为了活下去,人性可以扭曲到什么程度。
尽管波折不断,收获却也实实在在。林烽特别注意对比不同来源物品的“品质”。他发现,从相对精良的日式三八式步枪上拆下的枪机和防尘盖,感觉上就比一些粗糙的国造“老套筒”零件更有“价值”。在一个炸塌的日军机枪阵地旁,他幸运地发现了一个半埋在土里的皮质望远镜盒,打开后,里面竟是一具完好的、黄铜材质、带刻度的日军望远镜!这让他心跳加速。
更令人震惊的发现来自一具相对完整的、穿着日军军官皮鞋的骸骨。林烽在其肋骨下方,摸到了一个硬物,掏出来一看,竟然是一枚沉甸甸、边缘有齿、刻着“袁大头”的银元!
夕阳西下,小队带着满满的收获(几个塞满了各种金属零件的麻袋)和一身疲惫,踏上了归途。路上有人不小心崴了脚,幸好伤得不重。
回到鬼湾村那个隐蔽的地窖,林烽迫不及待地开始“献祭”。
* 普通铁片、锈蚀枪管:+0.01 ~ +0.05
* 中正式步枪枪机:+0.3
* 日军三八式步枪枪机:+0.5
* 日军望远镜:+0.8!
* 那枚袁大头银元:+1.5!
当所有物品转化完毕,系统界面上的数字变成了:【标准资源】:3.2 \/ 1000】。
从1.4到3.2,是一次巨大的飞跃!虽然距离目标依然遥远,但希望之火已经熊熊燃烧起来。
林烽抚摸着手中已经失去光泽的银元,眼中闪烁着明悟的光芒。他总结出了清晰的规律:工业制成品 > 粗加工金属;贵金属 > 普通金属。 下一步的目标非常明确:寻找更多精良的制式装备,以及……价值连城的贵金属物品。
前路依然漫长而危险,但方向,从未如此清晰。废墟上的争夺,不仅让他收获了宝贵的资源,更让他看清了这个残酷世界的生存法则,以及通往力量的路径。
喜欢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