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坡的晨雾被爆炸声撕碎。
王二蛋攥着刚从流水线抽出的手榴弹,弹体上1945·太行的钢印在晨曦中泛着冷光。他身后是五十名突击队员,每个人腰间都别着五枚墨绿色弹体——这是根据地第一代标准化手榴弹,弹柄上还残留着车床加工的新鲜木屑。
三、二、一,投!
随着赵大柱的吼声,第一枚手榴弹在空中划出抛物线。栓子眯眼看着那道弧线,突然想起三天前苏工演示车床加工弹体螺纹的场景:螺纹深浅误差必须控制在±0.1毫米,否则引信卡槽会卡弹!
土坯垒成的碉堡模型在爆炸中崩塌。
烟尘散去时,栓子看到半面夯土墙像融化的奶酪般坍塌,飞溅的碎砖在二十米外的树干上凿出碗口大的窟窿。王二蛋的秒表停在5.3秒——比老式手榴弹的4.8秒延时更长,破片覆盖范围足足扩大了三米。
比老张的甜瓜雷还带劲!栓子抹了把脸上的烟灰,他爷爷正是当年在黄崖洞兵工厂造出第一枚无名式马步枪的老兵。
钱工蹲在硝烟弥漫的弹坑旁,用镊子夹起块暗红色结晶:硝酸钾残留量超标0.7%,导致爆炸速度降低0.3秒。他转头对苏工喊:得把硫磺比例从30%提到35%!
临时搭建的测试场摆满数据板:
杀伤半径:老式5米 vs 新式8米
破片数量:30片 vs 80片
投掷距离:28米木柄粗糙 vs 31米防滑纹
第47枚哑火!通讯兵突然高喊。
众人冲向未爆弹,发现引信卡槽里卡着半片树皮——这是装药组新来的学徒工手抖洒落的木屑。苏工抓起块铁砧砸向哑弹,飞溅的碎片中突然迸出火星:见鬼!雷管装反了!
钱工的钢笔在记录本上疾书:装药环节误差率12.7%,需加装双保险核对机制。他抬头望向正在拆卸设备的铣床,那些还沾着铁屑的德国机床部件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防滑纹能增加握持摩擦力?苏工盯着弹体上的螺纹,突然抓起块砂纸在车床上打磨。
栓子递过刚脱模的弹体:苏工,您看这纹路深浅不一。
老工程师的瞳孔骤然收缩。他掏出千分尺测量沟壑,发现手工打磨的螺纹粗糙度Ra值高达6.3μm,而车床加工的仅1.6μm。当第一枚带标准螺纹的弹体脱手飞出时,所有人看到弹道划出的弧线比之前平直了五度。
苏工扯开领带,把防滑纹深度统一到0.3毫米,间距1.5毫米。他抓起系统面板调出三维模型,车床加工时用百分表校准主轴跳动!
黄昏的厂房亮如白昼。
五台车床同时轰鸣,车刀与铁锭摩擦的火花在防爆灯下连成金色瀑布。王二蛋捧着刚下线的第五百枚手榴弹,弹柄上的防滑纹在灯光下泛着细密的光泽:支队长,日产量突破150枚了!
林烽却盯着系统面板上的红色提示:【工序衔接损耗率18%】。他望向堆积如山的铁屑——那些本该回收的金属碎屑里,混着三枚因润滑不足报废的弹体。
通知各村,明天开始征集钟表匠。他摸了摸腰间的勃朗宁,枪柄上刻着的1937南京字样硌着掌心,我们要造的不仅是手榴弹……
话音未落,西边山梁突然传来密集的枪声。侦察兵滚鞍下马,马鞍上还挂着半截染血的皮带:报告!鬼子运输队往黄崖洞方向去了!
林烽的瞳孔骤然收缩。他抓起车床旁的钢制弹壳,在铁砧上重重一敲——清脆的金属颤音惊飞了岩缝里的山雀。
传令!全军向黄崖洞集结!
晨风卷着铁屑掠过厂房,那些在月光下泛着银辉的机床,此刻正发出饥饿的轰鸣。而系统面板上的任务进度条,已悄然爬过90%的刻度。
喜欢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